2023年8月5日
今天,再次开启我的边境自驾之旅。一坐到驾驶座上,我就觉得自己精神焕发。在城市里憋久了,奔向大自然,感觉天是那么高,云是那么白,心情是那么爽。在车上,看经过的那些有意思的地名,也是一大乐事。看,这里叫做富裕地。
第一站,先去看喀喇沁亲王府。这个亲王府,坐落于赤峰市王爷府镇,始建于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其建筑规模之大,为内蒙古49旗蒙古王府之首,是内蒙古地区尚存的建造年代最早、封爵等级最高、建筑规模最大、至今保存最好的清代蒙古亲王府邸。
数数王府的大门上,各有横7纵9六十三颗门钉,按《大清会典》,这正是亲王品级的规格。
整个王府严格按照亲王规格建造,气势恢宏,殿宇森严,布局严谨,规模宏大,院落宽阔,草木森森。清王朝对蒙古王公一向采取"重归附,厚赏赐"的政策,亲王府是封爵制度的产物,也是清代官式建筑典章制度的代表性实例,现在辟为中国清代蒙古王府博物馆。非常值得一看。
王府建筑以中轴线上的建筑为重点,前后共有五进院落。从府门开始,经过仪门,是面阔三间的轿厅。轿厅中现存有之前的轿、车各一。轿子上的木刻很是精致,车轮厚重扎实,轮上敷有铁胎。
很遗憾的是,我们去时正好赶上王府修缮,中轴线的主要建筑回事处、议事厅(银安殿)都被圈起来了,房屋搭着架子、围着围挡,地上到处摆着拆下的瓦、木等材料。这两重建筑是亲王办理公务的地方。
中轴线上的最后一层建筑是承庆楼,是王府古建筑群中唯一一座楼式建筑。楼上原来是佛堂,供奉千手千眼佛。楼下是祠堂,供奉王府12位札萨克郡王、亲王的画像。这个院子中的所有房屋都挂着匾额、对联,很有文人气息。
中轴线外东西各有跨院,承担不同的功能。东跨院是生活住宅区,有戏楼、书房、膳房、碾房、磨房、马厩等。碾子巨大,可见当时人口众多。
西跨院原有有孔庙、关庙等。现在能看到的是两重四合院。靠北的大院子,是最后一代亲王贡桑诺尔布兴办崇正学堂的燕贻堂。贡王爷是个开明王爷,文武兼备,通晓蒙、满、汉、藏等语言,被称为蒙古族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家,回事处前的院子中有他的塑像。他先后在这里办过崇正学堂、武备学堂,教授日文、算数等现代课程,还创办了毓正女子学堂,由他的福晋亲自主持。福晋校长在开学典礼上的讲话讲得真好。贡王爷1912年到北京任北洋政府蒙藏事务局总裁,又开办了蒙藏学校。蒙藏学校创造了中国历史上的好多个第一。
靠南的小院子,精巧别致,典雅玲珑。院内苍松翠杉,满圃花草。这里是小王爷的书塾,房前有贡王爷在崇正学堂开学时所题名联:“崇武尚文,无非赖尔多士;正风移俗,是所望于群公。”书房内文房四宝陈设雅致,墙上挂有孔子像和制于同治年间的四屏木刻《朱伯庐治家格言》,体现出浓厚的儒学文化氛围。塾师住的西厢房里陈设清雅,看得出塾师的情趣和在王府受到的礼遇。
王府建筑的后身,是一个很大的花园,园中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假山奇石,布置井然。
王府是典型的清代建筑群,无论是门窗的样式,还是屋中的陈设,都是我们在北京见惯了的样式。在此塞外之地,游走在王府院中,恍惚感觉是在北京老城的某胡同深处。
王府建成后300多年间,一直是历代郡王、亲王的府邸,先后住过十二代喀喇沁蒙古王爷。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科学价值,2001年被国务院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王府的文物藏品也很丰富,仅明清时期的文物就有1400多件。目前有不少展览和陈列值得一看,比如蒙藏学校主题展、蒙文铅印术发明展览等,都让人开了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