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大多数17岁的少年还在为高考奋斗时,陈舒音已经站在了攻读博士学位的起跑线上。这位来自广东湛江的"神童"用六年时间走完常人十二年的求学之路:7岁上初中,9岁参加中考,12岁考入浙大。但这个看似开了挂的人生轨迹背后,究竟藏着怎样鲜为人知的故事?在广东湛江一个普通的家庭里,陈舒音的故事从一本童话书开始。
还记得那是她五岁那年的春天,小小的她总是缠着爸妈讲故事。那会儿父母工作忙,妈妈就教她认识拼音和查字典,没想到这一学就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在书本的世界里,这个小女孩如鱼得水,惊人的学习能力开始展露。有趣的是,她不光爱看书,还特别喜欢刨根问底。遇到不懂的问题,她总是追着大人问个不停,直到弄明白为止。
家里的儿童读物很快就满足不了她的求知欲了。在她五岁时,主动向父亲陈威提出想上小学的请求。这个想法可把爸妈吓了一跳,同龄的孩子还在上幼儿园呢。但看到女儿认真的样子,他们决定买来小学各科教材试试看。没想到小舒音抱着书本如获至宝,一学就是三四个小时停不下来。
短短不到一年,她就自学完成了小学大部分课程内容。这让从南工大毕业的陈威夫妇惊喜又担忧。他们发现女儿确实与常人不同,但又害怕她会因为起步太快而透支。经过慎重考虑,他们还是支持了女儿的选择。在老师们的系统讲解下,陈舒音如同一块海绵,迅速吸收着知识。
有意思的是,这个"别人家的孩子"其实过着和普通孩子一样的生活。课间和同学一起玩耍,参加班级活动,没有任何"天才"的架子。令人惊叹的是,她仅用了一年时间,就完成了小学六年的课程。班主任评价说,她不仅学习好,还特别懂事,经常帮助同学。"学霸"的光环并没有让她骄傲自满,反而养成了一丝不苟的好习惯。
每天按计划学习,遇到不懂的就马上问老师或查资料。就这样,一个学期接一个学期,她像开了加速器一样,迅速掌握着小学所有知识。陈威夫妇经常感叹,女儿的成长轨迹完全打破了他们对教育的认知。老师们也说,这样的学习能力在教学生涯中非常罕见。不知不觉中,六岁的陈舒音就完成了小学全部课程。
这时候,一个更大的挑战摆在了全家人面前——要不要让她直接考初中?在老师的建议和家长的支持下,陈舒音参加了升学考试。考试成绩出来的那天,全校沸腾了——这个小不点居然考上了湛江二中。从此,一个7岁的初中生的传奇故事,正式开始了。2012年的那个秋天,7岁的陈舒音背着比自己还高的书包,迈进了湛江二中的校门。
刚进校门的那一刻,整个校园的目光都聚焦在这个小不点身上。说实话,这场景还真有点像动漫里的剧情 —— 一个小学生闯进了巨人国。初来乍到,课堂上的情况并不如想象中顺利。第一次月考,陈舒音只排到了年级300多名,这个成绩着实让不少人"松了一口气"。有人开始质疑:这个"神童"是不是被吹过头了?
面对突如其来的质疑声,小小年纪的她却出乎意料地冷静。她明白,自己只是对初中的知识结构还不熟悉,需要时间适应。而不是像有些人说的那样"超越年龄学习有风险"。课后,她开始研究每一科的特点,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即便生病了,她也坚持来上课,生怕错过任何知识点。
老师们都被这个"小豆丁"的坚持打动了。课间休息时,总能看到她抱着课本追着老师问问题。慢慢地,她的努力开始有了回报,成绩开始稳步提升。从年级200多名,到100多名,再到前30名。这个进步速度,让那些质疑的声音渐渐消失了。
班上的同学们也被她的拼劲儿感染,纷纷埋头苦学。有趣的是,她并不是那种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呆子"。班级活动从来不缺席,运动会也积极参加。虽然个子小,但打篮球的热情一点不输给大哥哥大姐姐们。老师们常开玩笑说:"上课时她是个小学霸,下课后就是个快乐的小精灵。"
就这样,陈舒音用实力证明了自己的选择没有错。两年后,9岁的她参加了中考,考出了全市第13名的好成绩。这个成绩不仅让质疑者闭嘴,也给其他学生上了一课。原来,所谓的"神童",其实也是靠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从此,学校里再也没人把她当"特殊人物"看待。
在大家眼里,她就是一个比较小的学姐,恰好比别人学习快了一点而已。对陈舒音来说,这种被当作"普通学生"的感觉,反而让她更自在。她说:"我不是什么天才,只是把老师布置的作业认真完成而已。"这种朴实的话语,让人感受到她超乎年龄的成熟。而更让人佩服的是,她从不因为自己年纪小就对自己降低要求。
相反,她给自己制定的目标都比别人要高。每天早上第一个到教室,晚上最后一个离开。即便遇到不会的题目,也从不轻易放弃。这种韧劲儿,连老师们都自叹不如。一位老师感慨道:"她不是天生就会所有知识,而是比别人更努力。"
这样的评价,或许才是对这个"小小少年"最好的肯定。就这样,她用两年时间,完成了别人三年的学习任务。回首这段经历,陈舒音说这是她最珍贵的成长礼物。因为她明白了一个道理:与其在意别人的眼光,不如专注做好自己。2017年的夏天,12岁的陈舒音迎来了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高考。
这个年龄,大多数孩子还在读小学呢,她却已经站在了人生的重要关口。虽然之前成绩一直很稳定,但面对这场重要考试,她也难免有些紧张。妈妈看出了女儿的情绪波动,温柔地说:"只是一次考试,这次不行,我们下次再来。"这句朴实的话,让陈舒音瞬间轻松了不少。考试那天,她带着平常心走进了考场。
最后一场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她走出校门,看到等候已久的父母,露出了轻松的笑容。那一刻,父母并没有着急询问考试情况。而她也像往常一样,继续投入到新一轮的学习中。等到高考成绩公布,陈舒音考出了620分的好成绩,超过理科一本线整整135分。这个成绩连她的老师都感到意外,说她平时模拟考都能考到650分。
620分已经算是"发挥失常"了,这话让周围的人都笑了。随后,陈舒音收到了浙江大学医学实验班的录取通知书。面对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她早早就开始规划。暑假期间就开始预习《医传学》等专业书籍,为自己选定了从医方向。报到那天,她顶着齐耳短发,个子小小的样子又一次成了焦点。
这一届,她刚过13岁生日没多久,是这批新生里年龄最小的一个。但在大学校园里,陈舒音展现出了与年龄不符的成熟。她没有因为自己的"神童"标签而特立独行。相反,她更享受普通大学生的生活。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和同学一起讨论问题。
有趣的是,她还特别注意避免被媒体采访,想过一个安静的大学生活。就这样,五年时光悄然流逝。17岁的陈舒音又一次站在了新的起点上。她获得了直接攻读博士的机会,即将和导师一起进行科研工作。在浙大的求学期间,她不仅学业优异,还积极参与各种实验研究。
教授们都说她思维敏捷,富有钻研精神。而同学们更喜欢她乐于助人、平易近人的性格。有人好奇她为什么总能保持这么好的状态。她的回答特别接地气:"我觉得自己和其他人没什么不同,只是提前开始了而已。"从一个7岁的"天才少女",到17岁的准博士生。
陈舒音用十年时间,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成长路。她的故事告诉我们,所谓天才,不仅是天赋,更需要坚持和正确的引导。这个来自广东湛江的女孩,没有被"神童"的光环束缚。她用自己的方式证明:人生可以有不同的精彩打开方式。而对于这个即将踏上博士征程的"天才少女"来说,新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让我们共同期待她未来的精彩故事。
虎父无犬子啊!哈工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