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砖小伙”林万东:高考713分,被嘲考上清华也没用,现在咋样

墨香飘逸情难舍 2025-02-19 15:39:54

林万东从清华毕业成为选调生,回到家乡基层工作。谁能想到,4年前他还是个每天要搬运15000斤沙土的"工地少年"。2019年,当他以713分的高分被清华录取时,却遭遇网暴:"考上清华就以为进天堂了?"

"这有什么好吹的,真是废物男。命运的转折远不止于此。想知道这个被群嘲的"搬砖boy",最后是如何用实力反击的吗?彼时的云南,骄阳似火。2019年的那个夏天,一个特殊的场景在高考考场外演绎。

当其他考生都在和家长热烈拥抱时,林万东却显得格格不入。他背着那个破旧得几乎看不出原色的书包,踩着厚重的工地靴,匆匆离开了考场。"今天工地要卸水泥,我得赶紧过去。"这就是他的答复。没人知道,这个背影将会在互联网上掀起怎样的波澜。几天后,林万东又一次踏着晨光来到工地。

工友们都习惯了这个"书生"的身影,却没想到今天会不一样。邮递员举着一封信,穿过坑坑洼洼的工地,寻找着什么。"请问林万东在哪?这是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正在搬运沙土的林万东愣住了,汗水顺着脸颊滑落。这一刻,他仿佛忘记了身上的疲惫,那个堆满沙土的工地似乎也变得明亮起来。

每天,他都要搬运15000斤沙土,还有300块水泥板。这个消息很快被媒体报道,在网络上引发了轩然大波。有人感动于他的坚韧不拔,但也有不少争议声。"清华大学的学生还要搬砖?这不是哗众取宠吗?""天天炒作寒门学子的故事,烦不烦啊?"

"考上清华有什么了不起,还不是个搬砖的。面对纷至沓来的质疑声,林万东沉默着。他依旧每天准时出现在工地,继续着日复一日的搬运工作。工友们都劝他:"都考上清华了,别来干这个了。"但林万东笑着说:"趁暑假多赚点钱,开学要用呢。"

媒体记者想采访他对网络质疑的看法。他只是擦了擦额头的汗水,继续搬起了水泥板。"靠自己的双手赚钱,有什么好解释的?"这句话,让那些键盘侠一时语塞。工地上,林万东的身影依旧坚毅。

他知道,前方还有更远的路要走。清华园的校门尚未打开,但生活的重担不会因为一纸录取通知书就变轻。夕阳下,他的影子被拉得很长。那道影子里,藏着一个少年最朴实的梦想。就这样,质疑声中,一个平凡的"搬砖少年",用行动诠释着自己的坚持。

林万东的故事要从一个偏僻的山村说起。这是云南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山村。说是村子,其实也就零零散散的几户人家。林万东的家就在村子最偏僻的角落。一栋坐北朝南的土砖房,门前晒着几把花生。

这就是他们一家五口的家。姐姐和弟弟还在读书,父亲重病在床,一家人的重担全压在母亲肩上。说起来,他们家曾经也算得上村里的"中等水平"。父亲虽然没什么文化,但一直勤勤恳恳种地。母亲也会去镇上的小店打零工,日子虽然清贫但也过得去。

父亲常说:"咱家虽然穷,但孩子们的书不能停。"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成了林万东从小就记在心里的座右铭。生活的转折来得猝不及防。那年冬天,父亲突然病倒了。一场重病,几乎掏空了这个本就不富裕的家庭。

为了给父亲治病,家里能卖的都卖了。但命运似乎总爱和穷人开玩笑。父亲的病情越来越重,医药费像个无底洞。那段时间,母亲瘦得只剩一把骨头。但她从来不在孩子们面前掉眼泪。

为了供三个孩子上学,母亲开始到工地打工。每天天不亮就要出门,直到星星挂满天际才回家。工地上的活最苦最累,但工资却最高。母亲的手磨出了厚厚的茧,背也慢慢驼了。但她总说:"没事,妈妈还能干。"

林万东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开始在放学后去工地帮母亲。母亲总是拦着他:"你的任务就是把书读好。""妈,我力气大,多搬几趟水泥没问题的。"就这样,这对母子在工地上忙进忙出。

书包里的课本沾满了灰尘,手上的茧子越来越厚。但林万东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老师们都说:"这孩子,有股子拼劲。"每天晚上,他都要点着煤油灯学到很晚。家里经常停电,但他的学习从未停止。

姐姐和弟弟也跟着他的步伐,努力学习。这个贫困的家庭,似乎总能爆发出惊人的能量。母亲常说:"再苦再累,也要让你们好好读书。"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工地的搬运工作虽然辛苦,但换来的是三个孩子的学费。

林万东的成绩也越来越好,在学校里已经是老师们的骄傲。他知道,自己不能辜负母亲的期望。每一块搬起的水泥板,都是通向未来的基石。每一滴洒下的汗水,都在为梦想浇灌。村里人都说林家有福气。

"你看那三个娃,个个都争气。可只有林万东知道,这背后付出了多少艰辛。踏入清华园的那一刻,林万东的心情格外复杂。从云南山村到北京清华,这条路,他走了整整十八年。新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没有人指导,凭着对"热门"的理解,他选择了自动化专业。第一节课上,满黑板的专业术语就让他有点懵。但这个习惯了搬砖的小伙子,从不轻言放弃。白天上课认真记笔记,晚上就泡在图书馆查资料。慢慢地,他发现自己对信息管理专业更感兴趣。

专业教授了解情况后,也建议他转专业。"既然找到了兴趣所在,就大胆去追求。"大二时,他做出了转专业的决定。这意味着要补修大量的专业课程。但对林万东来说,这根本不算什么。

工地上搬了那么多水泥,还怕啃不下几本教材?图书馆成了他的第二个家。清早第一个来,晚上最后一个走。宿舍室友都说他是"卷王本卷"。但林万东知道,自己不是在卷,而是在追梦。

功夫不负有心人。很快,他就把落下的课程都补齐了。不仅如此,他还成了班上的学霸。2020年,他报名参加了清华的"春雨支教助学活动"。"我就是从大山里走出来的,最懂那些孩子的心。"

支教的经历让他对教育有了更深的感悟。原来知识的力量,不仅在于改变自己,更在于帮助他人。就这样,曾经的"搬砖boy",在清华园里绽放出不一样的光彩。学业优异、热心公益,他用实力证明了自己的价值。2023年,毕业季来临。

面对众多选择,他却有了意想不到的决定。"我要回到基层,当一名选调生。"这个决定让很多同学惊讶。但林万东心意已决。"我要把知识的种子,撒回那片培养我的土地。"

从"搬砖小伙"到清华学子,再到选调生。林万东的故事,是一个现实版的"灰姑娘"。只不过,他不需要什么仙女教母。他有比魔法更强大的力量——知识与坚持。那些曾经的质疑声,早已被时间证明是多么荒谬。

此刻的他,正在用实际行动回报家乡。就像他说的:"知识改变命运不是一句空话,关键是用它来回报社会。"这或许就是最完美的"反转"结局。青春作答,初心不改。这,才是最大的成功。

59 阅读:19272
评论列表
  • 2025-03-01 17:26

    一群连大学都没正经上过的人嘲笑人家清华北大的学生,人家只是看不上四五千的工作,不是人家找不到工作,同样毕业的本科学生,用人单位闭着眼睛也会选清华北大的,聪明智商高是一方面,没有严格自律精神和自我要求的学生更不可能考得上,我们大家骂清华北大不是因为人家不行,是因为人家太行但是出国发展了,每年毕业不到万把人的清华依旧是中国最高等级的学府,里面更是藏龙卧虎,有大气运的人都在里面,兜里没有五毛钱的人嘲笑人家自带光环buff含着金汤匙的人,不觉得可笑吗?

    凹凸屎密斯 回复:
    实际上当初林万东收到的都是鼓励跟祝福,小编为了形成反差博取眼球,故意说受到网暴和贬低(实际没有根据可查)然后让正义的网友激昂愤慨的发声博取流量
    用户10xxx63 回复:
    太对了[点赞][点赞][点赞]
  • 2025-02-21 15:34

    以后不可限量!

  • 2025-02-21 02:55

    走上仕途

  • 2025-02-21 21:09

    大学毕业都差不了

  • 2025-02-24 11:55

    但是如果你考不上只会在原地踏步。一个清华不一定比得过三代人的奋斗,但就因为这个起点,你已经脱离了原来的环境,后面的后代越过越好,为自己的孩子打下好的基础。网上那些喷子,可能就是因为自己出来工作早,从农村出来在城里工作就是新市民了,实际上根基没一点,过的压抑的很,酸到了就嘲讽别人。那些没有涵养的基层民众,得了点小势走出来骂自己阶层的更狠。

  • 2025-02-23 07:12

    很不幸,被人言中了

    李栋明 回复:
    你认为人家做了选调生是因为找不到能赚钱的你眼里的好工作吗?
    烟雨寒蒙 回复:
    知道什么是中央选调生吗?在古代那就是天子门生!
  • 2025-02-21 19:57

    没有背景,清华在仕途面前也没前途。

    孙海川 回复:
    清华大学就是人家背景。
    无爱之士 回复:
    至少家庭命运改变了,只要不出错处级是稳得,后续要看他自己的造化了
  • 2025-02-21 19:21

    中国应该给寒门学子希望

    用户13xxx99 回复:
    你都知道说应该给,但最后很多的都是不应该
  • 2025-02-23 00:26

    贫寒学子入仕途,最怕的就是能不能经得起诱惑。

  • 2025-02-26 23:53

    愿这孩子永远保持平常心,也要爱护自己身体,这样才能更多回报家乡及全社会——为祖国健康服务至少五十年[点赞]

  • 2025-03-29 10:17

    这句话谁说的,小编,别造谣,拿出证据来!

  • 2025-03-28 11:08

    你的基层和他的基层能一样吗?我们县七八年前来了第一个清北的(北大),县里直接分了一套房子给他,还介绍了女朋友。

  • 2025-02-21 20:05

    穷人家的孩子还是走仕途最保险!

  • 2025-02-23 21:50

    废物具然说人才是废物!仔细一想,也能理解!

  • 2025-02-24 17:10

    进公司多好,挣大钱

  • 2025-02-24 19:38

    信球

  • 2025-03-01 21:36

    选调归来直接科级起步

  • 2025-03-06 16:49

    这个时代再笑话读书无用的都是苦逼白痴[得瑟]

  • 2025-03-08 11:28

    都好酸啊

  • 2025-02-22 20:21

    不要轻易被负面言论诱导。

  • 2025-03-06 19:45

    只能说牛逼[鼓掌]

  • 2025-03-10 11:03

    从他这一代起,家族后边三代的命运扭转,一个破败的家族要有一个超前意识之流与善成去扭转衰败之局面。

  • 2025-03-11 16:07

    昆明周边的选调生,不犯错,前途无量

  • 2025-03-16 21:48

    清华的选调生还是有机会的。

    石老五 回复:
    前途无量,在不发达地区晋升会更快
  • 2025-03-30 20:20

    我情愿天天搬砖我儿子考清华

  • 2025-02-26 13:35

    真是个笑贫不笑娼的年代[大哭]

  • 2025-03-15 16:20

    嘲讽的一般是无脑底层人士,这种人不知道清华的分量。但凡高考过都知道713意味着什么

  • 2025-03-16 09:14

    到底是谁在一天到晚的宣传读书无用论[抠鼻]

  • 2025-03-30 12:58

    大多数人是根本无法成为选调生的!这个学生是清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