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0年之前,徐伟还是个事业有成的人,家庭也十分美满,妻子贤惠,龙凤双全,可以说,当时的他是不少人羡慕的对象。
然而,没过多久,他就站在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原因就是,只有高中学历的他,竟然私自制药,而且还成功了,不仅如此,他竟然还获得了云南药监局的特赦。
那么,在这件事的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徐伟出生在云南昆明,高中上完就选择打工,没过多久,他就赶上电商热潮,于是他毫不犹豫投身电商行业,凭借着自己的努力,收获了十分可观的收入。
他的家庭,曾经也是幸福美满,妻子温柔贤惠,女儿乖巧可爱,2019年6月,儿子徐颢洋的诞生,更是让这个家庭充满了新的希望。

起初,一切都如寻常家庭一般,小颢洋的到来,为家里增添了无数欢声笑语。
然而,没过多久,厄运悄然而至。

当小颢洋6个月大时,徐伟夫妇发现,别的孩子早已能熟练翻身、抬头,自家的孩子却毫无动静。
一开始,他们只是隐隐觉得有些不对劲,但也没太放在心上,只当是孩子发育稍慢些。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小颢洋的发育迟缓愈发明显,这让徐伟夫妇开始意识到,事情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心急如焚的他们,带着小颢洋跑遍了昆明的各大医院。
一系列的检查后,最终,经基因检测,小颢洋被确诊为Menkes综合征,也就是小儿铜缺乏症综合征,又称卷发综合征。
这是一种极为罕见的疾病,发病率约在五万分之一到三十六万分之一之间,而小颢洋,更是云南省首例。

这种病症,会导致铜代谢异常,目前在世界上的病例都非常少,更令人绝望的是,医学上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手段。
医生无奈地告知徐伟夫妇,患儿大概率活不过3岁,平均存活期仅仅19个月。

面对这样的噩耗,徐伟一家瞬间陷入了无尽的痛苦与绝望之中,想要维持小颢洋的生命,只能依靠药物。
可国内没有药企研发相关制剂,而国外的药物,又因疫情的影响,根本无法购买。

此时,妻子看着小颢洋在治疗中痛苦的模样,又深知这艰难的治疗或许也无法改变最终的结局,心中满是不忍,希望能让儿子不再痛苦地离开。
但徐伟,怎么也不愿意放弃自己的孩子,懂事的女儿,也站在了父亲这边,支持着拯救弟弟。
在这绝境之中,徐伟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自己制药,哪怕前路荆棘密布,他也绝不向命运低头。

当徐伟说出自己的想法时,家人的反应复杂而激烈。
妻子满脸泪痕,双手紧紧攥着衣角,声音颤抖地说:“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你又不是专业的,万一出了事怎么办?咱不能拿孩子的命冒险啊!”
这段时间孩子的病情已经让她心力交瘁,实在无法再承受更多未知的风险。

面对家人的反对,徐伟红着眼眶,声音坚定又略带哽咽:“我知道你们担心,可我是孩子的父亲,我不能眼睁睁看着他等死。哪怕只有一线希望,我也要试试。”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股不容置疑的坚毅,那是作为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与责任。
或许是徐伟对儿子的爱,最终冲破了一切阻碍,让家人选择了理解与支持。

决心已下,徐伟便一头扎进了制药的艰难征程,他深知,自己毫无医学背景,要想成功制药,谈何容易,但为了儿子,他没有退路。
徐伟先是在上海租下了一所公共实验室,这是他实现希望的起点。

可摆在眼前的难题一个接着一个,原材料的寻找和购买渠道的确定,就如同两座大山横亘在他面前。
他四处打听,联系了无数供应商,终于找到了制作“组氨酸铜”所需的原材料。

制药是一门复杂的学问,徐伟这个门外汉,必须恶补相关知识。
他通过翻译软件,一头扎进国外的相关文献中,那些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在他的反复钻研下,渐渐有了眉目。

短短时间内,他查阅了五六百篇论文,利用一切碎片化时间,自学化学、生物学、药理学等多学科知识。
到了深夜,他还在实验室里对着资料苦读,为的就是能离成功更近一步。

经过一个半月的不懈努力,徐伟终于制成了“组氨酸铜”。
然而,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药物是否有效,还需要经过严格的实验验证。
他先在兔子身上进行实验,可第一次实验的结果却如同一盆冷水,将希望浇灭——兔子死亡了。

那一刻,徐伟的内心充满了沮丧和挫败,但他骨子里的那股韧劲让他没有选择放弃。
他仔细分析实验过程,寻找可能出现问题的地方,不断调整实验方案,终于,在后续的实验中,兔子不再死亡。

但徐伟仍不放心,为了确保药物的安全性,他做出了一个令人敬佩的举动,他和妻子先给自己注射了药物,在确认身体无异常后,才小心翼翼地给儿子用药。
儿子用药后,血清和铜蓝蛋白指标逐渐恢复正常,这让徐伟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但他也清楚,药物只能暂时缓解病情,并不能彻底治愈。
而且,上海的公共实验室成本高昂,他还需要定期前往,这对于长期治疗来说,极为不便且难以持续。

为了降低成本,徐伟咬咬牙,将家里的杂物间改造成了简易实验室。
狭小的空间里,摆满了各种实验设备,这里,承载着他对儿子满满的爱与希望,他将继续在这条艰难的制药之路上,为儿子的生命而战。

2021年,徐伟为儿制药的事迹,竟被各大媒体纷纷报道,在了解到一家人的故事后,他被人们称为“药神父亲”。
爱心人士纷至沓来,社会各界力量也迅速汇聚,有人慷慨解囊,为他提供资金支持,有人凭借专业知识,为他出谋划策。
在众人的帮助下,徐伟拥有了更大、更专业的实验室。

这无疑是在他艰难的道路上,点亮了一盏温暖的灯。
在与病魔的长期斗争中,徐伟始终没有停止寻找治愈小颢洋的方法,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基因治疗方法。
于是,他果断与广州基因公司合作,全身心投入到基因治疗的研究与试验中。

2023年6月,小颢洋三岁生日前后,基因治疗迎来了关键的时刻,经过无数次的试验与调整,最后的基因治疗试验成功完成。
那一刻,徐伟悬着的心,稍稍放下了一些。
治疗后,小颢洋的变化让所有人都为之欣喜,他的活动能力和互动性明显提升,曾经黯淡的眼神里,渐渐有了光彩。

面对徐伟自制药的行为,云南药监局给出了明确回应:若自制药不是药品且无商用就不犯法,但并不鼓励这种行为。
昆明市卫健委也表示,单纯用于孩子治疗,不涉及贩卖,不构成犯法。

这一系列的官方回应,既体现了法律的严谨,也饱含着对徐伟无奈之举的理解。
如今,小颢洋已经5岁多了,他成功打破了活不过3岁的“魔咒”,尽管仍然长期卧床,但生命的奇迹正在延续。

徐伟深知,自己的经历只是罕见病群体中的一个缩影。
为了帮助更多像小颢洋一样的孩子,徐伟成立了小儿铜缺乏症综合征研究小组,将社会各界捐赠的善款,都用在了更多患病孩子的治疗上。

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一位父亲的担当,也为罕见病群体带来了无尽的希望。
在这条充满荆棘的道路上,徐伟从未停下脚步,他的坚持与爱,将继续照亮无数罕见病家庭前行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