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际合作的版图上又添几笔引人瞩目的色彩。泰国那边,好消息不断传来。泰国政府发言人吉拉育站在新闻发布台前,一脸喜色地宣布泰国内阁通过了泰中两国合作开发高铁系统的第二阶段项目决议。
此时,泰国总理佩通坦正在中国访问,听闻此消息,即刻指示泰交通部紧密跟进项目进度。这一系列动作,就像一场精心编排的舞蹈,节奏紧凑又充满活力。
随着项目获批,招标程序也如箭在弦,蓄势待发。泰国交通部更是摩拳擦掌,计划年内就让二期项目破土动工,盼着到 2031 年能实现通车运营。为啥泰国对中泰高铁二期项目如此上心呢?道理很简单,在如今的区域发展浪潮中,“要想富,先修路” 已经成了大家的共识。
中泰高铁,也就是 “曼谷-廊开高铁”,它分两段工程。第一段从曼谷到呵叻,全长 253 公里;第二段从呵叻至廊开,有 356 公里。这高铁一旦建成,对泰国来说,就像打开了财富之门。从曼谷到廊开沿线,将形成一片广袤的经济发展带,不仅如此,就连老挝的首都万象也能跟着享受交通带来的福利。
而对中国而言,中泰铁路能让 “一带一路” 倡议在东南亚地区的影响力如虎添翼,还能推动东南亚地区的经贸一体化进程,为区域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就在泰国积极推进高铁项目时,中国与泰国还共同发布了一份意义非凡的《联合声明》,全称为《关于面向未来、以人民为中心,加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推进更为稳定、更加繁荣、更可持续的中泰命运共同体建设的联合声明》。
光看这名字,就能感受到两国携手共进的坚定决心。这份声明就像一座灯塔,为中泰关系的未来发展照亮方向,也为地区乃至全球的繁荣稳定添砖加瓦。中泰两国人民对高铁项目充满期待,这高铁不仅是交通的变革,更是两国友谊的象征,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说到这高铁项目,就不得不提泰国总理佩通坦。她在其中扮演了关键角色,无论是项目筹备时的精心谋划,还是两国沟通协作中的积极推动,都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她就像一位指挥家,让整个项目有条不紊地进行。
泰国这边和中国合作得风生水起,咱们的另一个邻居蒙古国坐不住了。就在佩通坦抵达中国的同一天,蒙古国议会迅速批准了嘎顺苏海图 - 甘其毛都口岸跨境铁路项目以及塔温陶勒盖煤矿扩产项目,目的很明确,就是要进一步扩大与中国的煤炭交易。
紧接着,蒙古国政府放出消息,蒙总理奥云额尔登不久后将访华,亲自与中方商讨并敲定相关合作协议,其中包括煤炭销售和采购协议。数据显示,去年蒙古国可是中国的第四大外国煤炭供应国。
前些年,蒙古国推行 “第三邻国政策”,与美西方越走越近,特别是和北约眉来眼去,这让周边国家心里很不是滋味。但蒙古国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想撇开中俄搞合作发展,那就是不切实际的幻想。美国承诺的那些好处,到头来不过是镜花水月。随着拜登政府下台,蒙古国高层也算明白了,要想真正发展,还得靠身边的大国。
蒙古国是个内陆国,被中国和俄罗斯紧紧包围,出海机会少之又少。当年是俄罗斯扶持它独立,军事上也依赖俄罗斯。如今想绕开俄罗斯发展经济,中国自然成了重要选择。但由于历史原因,加上俄罗斯和美国的影响,蒙古国对中国的态度一直比较复杂。
曾经,蒙古国与美国签署开放天空协定,试图绕过中俄采购资源,可时间一长,发现美国根本无法提供实质性帮助。现在蒙古国的转变,表明地缘战略的重要性,与近在咫尺的大国合作,才是发展的硬道理。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蒙古国要放弃与美国的外交关系,毕竟外交需要平衡。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例行记者会上,面对外媒记者关于蒙古国总理访华及签署协议的提问,回应称中国和蒙古国是友好邻邦,一直保持密切交往,致力于加强互联互通与各领域合作。具体消息会及时发布。
对中国来说,蒙古国寻求合作是好事。战略上,能维护边疆稳定;经济上,蒙古国的资源有助于保障中国工业的资源供应。但也要看到,蒙古国经济稳定性欠佳,给合作带来一定风险。所以,在合作过程中,中国需要全面评估,谨慎行事,确保自身利益不受损。
在当下中美俄大国博弈的关键时期,中国绝不会允许美国利用蒙古破坏中俄关系。如果蒙古总理想在访华时取得成果,就必须从实际出发,摒弃不切实际的幻想。只有这样,双方才能实现真正的合作共赢。
此次合作,机遇与挑战并存。合作成功,中国能源进口渠道拓宽,能源安全更有保障;但面对蒙古国经济的不确定性,中国需谨慎权衡。只有秉持合作共赢理念,明确合作条款,才能实现长期稳定合作,推动双方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