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革命女英雄秋瑾的一张老照片,大概拍于1907年,有人讲这是她生前的最后一张留影。那年7月15日,她在绍兴轩亭口英勇就义,当时才32岁。照片里,她穿着男装,头发高高梳起,个子高挑,手里还撑着一把油纸伞。她的眼睛特别亮,看起来特别有精神,真的是满腔正义,骨头硬得很。
秋瑾,老家在浙江绍兴,生在一个官宦世家,从小就泡在书堆里。但她可没被那些老旧的封建规矩给绑住,对那些东西根本看不上眼。她心里头啊,一直想要自由,盼着社会能往前发展。到了1904年,秋瑾才19岁,就狠下心扔下老公孩子,把自己的嫁妆都给卖了,跑到日本去上学。到了那边,她算是开了眼了,见识到了更大的天地和不一样的想法,这让她革命的心更铁了。
1905年那会儿,秋瑾加入了中国同盟会,铁了心要当革命者。她心里明白,想让国家有出息,得先叫醒那些还睡着的老百姓。所以,她毅然回国,开了女校,还创办了女报。她拿起笔,张开嘴,替女人们说话,给革命加油打气。她说的话一针见血,做事也是雷厉风行,整个人就像那个时代最亮眼的符号。
但是,搞革命从来都不是件容易的事儿。1907年7月,徐锡林在安庆发动起义,结果失败了,他自己也壮烈牺牲。这事儿就像晴天霹雳一样,给所有的革命者心里都震了一下。
仅仅隔了三天,秋瑾也遭到了逮捕,被关进了牢里。敌人对她又是严刑拷打,又是好言好语诱惑,但她丝毫不为所动,表现得十分硬气。据说,在敌人强迫她签一份所谓的“认罪书”时,她干脆在空白的纸上,大笔一挥,写下了“秋风秋雨愁煞人”七个字,以此抒发自己心里头说不尽的悲伤和没有办法的感受。
民国建立以后,孙中山特地下令把秋瑾葬在了杭州西湖边,还亲手写了“剑湖女侠”这四个大字给她当墓碑。这四个字,简直就是对秋瑾最好的也是最高的称赞。
她是历史上女性豪杰的典范,是近现代推动女性权益的领头人,也是中华民族坚韧不拔、敢于斗争的标志。她给世人留下的,不光有英勇斗争的事迹,更关键的是,她的精神力量到今天还在鼓舞着数不清的后来人不断前进。
#百家说史品书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