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活埋近5000名红军,却逃到国外安享晚年,如今竟然还有人歌颂他

虹摄库满天飞 2025-04-24 14:51:13

曾经让“马家军”威风扫地,被打得四处逃窜,然而,终究因为双方兵力差距太大,无奈只能在祁连山脉留下遗憾。

在我党的奋斗历程里,记载了一段令人动容的战斗哀歌。

西路军往西打的时候,差不多有1万2千多名战士被抓了。这些人被“马家军”狠狠地欺负和折磨,更惨的是,有5千人直接被“马家军”给活埋了!

马家军的人,那真的是让不少革命者流了不少血。

就是这么一支坏事做尽的反动队伍,他们的头头儿却在过了好几十年后,被人们吹捧成了所谓的“大英雄”“大圣人”,这到底是啥情况呢?

【一、“马氏集团”的发家史】

马家军的头头叫马步芳,这家伙在青海称霸了四十多年,是个地地道道的地方军阀。不仅如此,他还是个坏事干尽的土匪老大,烧杀抢掠,啥恶行都干得出来!

马步芳能在青海称霸,其实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祖宗打下的基础。

1900年,对中国而言,那可是个动荡不安的年头。

起初,义和团活动开始闹腾起来,“支持清朝,打击洋人”的口号广泛流传。

随后,八国联军大举进攻中国,他们的先进火器一路轰到了北京城门口。

慈禧太后赶忙拉上光绪皇帝,在夜里头匆匆往西边逃跑,大清朝两百多年的江山,差点儿就被那些洋鬼子给夺走了。

国家时运不济,但青海马家却借着这些乱世的机会,运势直线上升。

那时候,守护北京城的清军头头叫董福祥。

这家伙原本是个反叛分子,后来向清朝的刘松山部队投降了。刘松山觉得他有点勇气和智谋,就破例让他在自己手下当了个小兵头。

后来,董福祥多次打仗都立了大功,到了光绪十七年的时候,他终于当上了乌鲁木齐的提督,成了一省之内手握重兵的大元帅。

董福祥的手底下,有这么一位老资格的大将,他叫马海晏。

这个人的故事和董福祥很像,他也是从造反起家,最终让清政府给收编了。

说不定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董福祥对马海晏特别关照。

他被调到了京城,负责守卫工作。慈禧太后和皇上逃往西方后,他就被指派为太后和皇上的“安全负责人”。

这一路走来,七十多岁的马海晏真的是忙前忙后,使出了浑身解数。但最后,他因为太过辛苦,倒在了保护大家的途中,再也没有起来。

后来,慈禧太后想到马海晏保护她有大功劳,就专门给马海晏的大儿子马麒一个恩赐,让他继承老爸原来的官职。

后来跟西方国家的谈判里,董福祥带领的甘军成了洋人特别讨厌的对象。清政府没办法,只能把董福祥的部队打发回西北去,董福祥自己也被慈禧太后给撤了职,还要查办他。

董福祥卸任之后,马麒身边那位有势力的马安良,很自然地接手了甘军的领导位置,成了新的头头。

马麒作为得力的助手,后来获得了在青海独立发展的机会。

辛亥革命一闹起来,清政府实在没办法,就被逼得对西北那块的军队管得松了。他们让西北的那些军阀大佬可以招兵买马,把军队给壮大起来。

清政府原本打算利用西北的武装队伍去平息陕西和宁夏的革命军动乱,但没想到这反而给马麒等西北的军阀提供了壮大自己、抢夺财富的大好时机。

那时候,马麒和他的弟弟马麟在循化掌权,他们在周边地区广招回族勇士。很快,他们就集结了七千多名壮士。

不仅如此,马氏兄弟又想了个新招,叫“家属随行”,就是让那些士兵的亲人也跟着军队一起走。

说起来是“跟着部队走”,其实就是“候补战士”。

另外,每当马家军攻占一座城池,他们必定会大肆抢夺一番。

马氏两兄弟打着“借钱处理后续事宜”的旗号,在当地对老百姓大肆压榨,他们把搜刮来的财物,全都悄悄地运回了河州的老家。

马麒和马麟就是用这种方法,在打仗那会儿,很快就把自己的队伍给壮大了,同时也给以后的发展打下了物质基础。

清政府倒台之后,马氏两兄弟瞅准时机,趁着局势动荡不安,一个劲儿地增强自己的势力。

之后,北洋政府想要拉拢各方力量,就给马麒封了个“甘边宁海地区总负责”的官职。

尽管那时候青海地方还归甘肃管,可实际上,“青海马氏”已经成了那里的老大,“马氏势力”就这样在青海地区政治圈里站稳了脚跟。

过了好些年,马麒离世了,他的儿子马步芳慢慢接替了老爸的位置,当上了新的“青海老大”。

就在这个时候,马步芳万万没想到的一件事,把他的全盘计划给搅得一塌糊涂。

【二、马家军残害红军战俘】

马步芳当上了青海省的代主席,心里头那叫一个得意。

然而,这份喜悦没多久就被突如其来的变故彻底冲散了。

1935年8月份,红军成功穿越了白河与黑河,他们继续朝着川北偏南方向的苟日德和麦仓挺进。

在阿木渠河和知科那片地方,我们成功突破了藏族土司唐隆古哇和麦仓的头头杨松扎西的阻拦,到了28号那天,就把麦仓给拿下来了。

麦仓这个地方,现在大家都管它叫阿坝,它是去果洛的必经之路。

现在,红军已经成功打破了大家口中的青南首要防线。

情况紧急,马步芳连忙调动青海南部守备区的骑兵第一旅,也就是马彪的部队,连夜抄小路绕过南山脚下,直扑麦仓发动突袭。

红军改变方向,朝东行进,没管麦仓那块地方。马彪旅的先锋队扑了个空,他们抓到了红军留下的一千多伤病员,结果这些人全都被残忍杀害了。

根据统计结果,西路军在向西挺进的全部路程里,被抓的战士大概有一万两千多人,这个数目在我们党的革命历程里极为罕见。

那为啥西路军被抓住的人会那么多呢?

首先,西路军是一队深入到敌军心脏地带的孤胆部队。

既没有新士兵加入,也没有粮食、子弹、药品这些后勤东西支援,简直就是“死一个人就少一个人,打一发子弹就少一发子弹”。

长时间的打仗过程中,受伤的人没法赶紧得到治疗,结果只好被敌人抓住。

再者,那时候,西北的老百姓对红军知之甚少。

西路军抵达这儿前,这儿的大多数老百姓压根没听说过共产党是啥。

他们的情报大多是从马氏集团那里得到的,马氏集团却把红军说成了像土匪一样的人,结果当地的老百姓根本不敢给红军伤员治病,甚至私下里收留他们都感到害怕。

前面已经说过,马步芳的老爸原来是个靠抢劫杀人起家的土匪老大,而他这个儿子马步芳,心比老爸还要狠。

他让手下的士兵去处理那些红军俘虏,不过特别叮嘱“别弄出太大声响”,免得在社会上引起风波。

因此,马家军的凶手采用了诸如挖心、割断喉咙、斩首、直接活埋等手段,以极为狠毒的方式处死了红军战士们。

从马家军刽子手后来被挖出的档案里了解到,那时候,他们为了不被别人发现,经常编造各种借口,比如给红军治病啊,或者让红军回家探亲之类的,然后把红军俘虏骗到一个人烟稀少的地方,最后偷偷地杀掉。

1937年春天,马家军手底下的一个队伍,打算把抓到的红军战士整合进他们的“增援队”里。

在“补充团”刚组建的那天,指挥官马腾把全团的士兵都聚到一块儿,跟大家说了几句话。说话间,他让队伍里那些身体不太好、年纪大或者有点残疾的人站出来,然后告诉他们,马家军会给他们一些钱,让他们回家去。

那时候,五百多名红军战士勇敢地站了出来,结果就在那晚,这五百多人被马家军的凶手们残忍地活埋了。

马氏集团的狠劲儿可不止这点儿。

在青海地区,马步芳的亲弟弟马步瀛,曾经下达过一个残忍的命令,他让人把三十多位红军战士的胆给摘了,说是要拿去做眼药的材料。

这种极端又扭曲的做法,真的让人难以想象和理解。

后来有专家研究,觉得马步芳兄弟可能小时候没咋读书,学问和见识都不太高。

由于住在相对闭塞的西北地区,这里的人们思想还很传统、很老旧,仍然深信不疑地认为“吃人胆能治好眼病”“通过杀人能练出手艺”这类说法。

另外,西路军的行动给马家军带来了特别大的打击,让他们伤亡惨重,这直接动摇了马氏集团在西北的根基。

因此,马步芳等人对红军怀有强烈的敌意,心里满是想报复的念头。在这种心态的推动下,马家军变得更加凶狠,采用了越发残忍的方式来对待被俘的红军战士。

根据数据,西路军被俘的人里,差不多有6000多人被马家军残忍杀害,这里面,大概5000多人竟被直接活埋了!

马步芳身为马家军的头头,他是这些可怕事件背后的主要推手。

【三、荒淫无度闹丑闻】

解放战争一开始,马步芳就看出来国民党已经不行了。

发现自己手头的兵力挡不住西北的局势,他二话不说,带上这些年积攒的金银财宝和200多口家人,脚底抹油就奔向了沙特阿拉伯。

尽管马步芳对阿拉伯语一窍不通,但他凭借着强大的经济实力,在外国生活的那段时光还是过得相当舒服。

他不仅购置了几辆小车,让日常出行变得更方便,而且为了防止钱花光,他还特地买了几块地皮,建起了酒店跟舞厅来运营。

马步芳后来通过各种不正当的方式,比如送礼行贿,居然给自己搞到了一个外交“大使”的头衔。

生活平静之后,马步芳那恶劣的本性又一次暴露无遗。

做了几十年的“青海王”,马步芳过上了极度奢侈放纵的生活,他甚至说过“除了生我的和我生的,其他女人我无不占有”这种嚣张的话。

史料显示,马步芳行为恶劣,他不仅强行占有手下和亲戚的老婆,就连自己外孙女的清白也不顾,两人还有了一个儿子。

马步芳为了不被别人发现,竟然狠心地亲手结束了那个男婴的生命!这足以说明,他心里压根儿就没啥道德伦理。

1961年秋天,台湾传出个大新闻,说是以前的沙特“大使”马步芳,硬逼着他18岁的侄女,娶她当了自己的第五个老婆!

这条消息传开后,台湾岛上立马炸了锅。

有些台湾媒体直接用“马步芳家里美人多,侄女也被拉去凑数”做标题,发文指责他干的那些离谱事儿。

其实,马步芳的五姨太真实姓名是马月兰,她老爸和马步芳是同一个家族的兄弟。

马步芳带着一家老小逃到沙特阿拉伯那会儿,马月兰仅仅是个8岁的小姑娘。

十年光阴匆匆流逝,马月兰已出落得亭亭玉立,成了个大姑娘。这让马步芳心里头起了歪念,他开始耍尽手段,又是恐吓又是诱惑,硬是把马月兰逼成了自己的小老婆。

这事儿从一开始就显得特别离谱。

真没想到,马步芳后来居然又打起了马月兰的母亲和妹妹的主意,一心要把她们母女几个都搞到手。

马月兰心里头一百个不乐意,她硬气地跟马步芳唱反调,但这下可好,铁定得挨马步芳一顿狠揍和折磨。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台湾那边给沙特派了个外交人员,巧的是,这人被安排到了马步芳上班的那个“大使馆”里。

这位外交官的另一半是个外籍人士,她想法开放,对马月兰的遭遇感到非常心疼。

所以就自发地协助马月兰摆脱马步芳的束缚,还把她安顿在了自家屋里头。

之后,有了那位外国朋友的帮忙,马月兰三番五次地给外面寄去了申诉信。

真没想到,事情还没等到那些相关部门动手处理,台湾媒体就已经抢先一步,把这事传得满城风雨了。

这桩丑闻让马步芳丢尽了脸面,为了挽回不良影响,“台湾方面”干脆直接撤销了他的“大使”头衔。

没有了外交官这个特殊保护层,马步芳心里直打鼓,生怕哪天就被逮回台湾去接受审判。

于是,他动手给沙特当时的国王写了封信,利用自己是穆斯林这一点,成功搞到了一个沙特国籍。

马步芳这个作恶多端的家伙,最终在沙特悠哉游哉地度过了他的日子,一直到1975年才去世。

【小结】

马步芳手上满是共产党人和无辜百姓的血,他就是个实实在在的刽子手,战争罪犯。

这么个杀人如麻、坏事做尽的歹徒,到了老年竟然过得非常悠闲自在,真是让人感叹不已。

近些年来,不管是老百姓私下聊天还是电影电视剧里,都冒出不少想给马步芳“翻案”的说法。

#百家说史品书季#

0 阅读:0

虹摄库满天飞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