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为救出钱学森,中国付出了多大筹码?大到让美国无法拒绝!

麒阁天下事 2024-02-06 06:58:09

文/麒阁史观

编辑/麒阁史观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1955年,在夜色的衬托下,一艘普通的邮轮缓缓的进入中国境内,迎接这艘邮轮的全部都是中央赫赫有名的人物。

坐在邮轮上的人并不是普通人,而是“钱学森先生”!

为了能让钱学森回国,我国和美国进行了多轮谈判,最终,中国付出的代价令美国政府根本无法拒绝。

那么,当年的中国到底付出了多大的代价?才让美国心甘情愿的让“抵得上五个师”的钱学森回国!

回国有多难

“家”是每一个在外漂泊游子最渴望回到的地方,普通人回趟家并不复杂,而钱学森回趟“家”却困难重重。

“我宁可把钱学森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在哪里,他都值5个师!”当时的美国海军部副部长甚至说过这样的话。

1950年8月23日,钱学森一家正准备登上回到中国的飞机时,美国联邦调查局的特工却将他堵在了机场里,他们只对钱学森说了一句话:“你不准离开美国”。

无奈之下,钱学森只能将机票给退了,然后带着家中静观局势的变化,同年的9月6日移民局的官员来到了钱学森的家中,他们早就拿出来准备好的逮捕令。

以“莫须有”的罪名将钱学森给逮捕,并关进了洛杉矶的监狱中。

由于钱学森在美国工作时期,不止一次的接触到了美国的涉密的研究,美国担心他是共产党员,因此在1949年时,美国国内对共产主义的恐惧进一步加深。

面对美国的阻挠,钱学森不止一次的说:“我宁愿回中国老家种苹果,也不愿在受人怀疑的情况下继续留在美国”。

钱学森之所以想要迫切的回到祖国,是因为当时的新中国正处于百废待兴的状态,而钱学森迫切的想要回到祖国,为国效力。

当钱学森被抓后,他的妻子蒋英立即联系钱学森在加州理工的同事,希望能帮助救出钱学森,最后他们找到了驻洛杉矶的检察长,并缴纳了1.5万的保释金后,才将钱学森救救了出来。

然而美国政府并不同意他回国,并且美国联邦调查局即便释放了钱学森,但还是会对他进行24小时的监控,美国之所以这样做就是想让钱学森留在美国效力。

而钱学森心中始终都装着自己的国家,那就是“中国”。

1935年,钱学森来到美国进行深造,最初来到麻省理工航天系,之后又转入到了加州理工航天系,而他的导师是著名的航天工业学家“冯·卡门”。

从加州理工毕业后,钱学森就在美国从事航天航空技术领域的研究,在钱学森留美期间,中国正值抗战和内战时期,每天他都心忧祖国,迫切的想回国看看。

他的导师告诉他,不要着急、埋头苦干,学成本领后再回到祖国去,在1945年底,冯·卡门团队编写了一份报告,这份报告对世界航天至关重要,而钱学森至少完成了其中五卷编写。

紧接着钱学森还撰写了800页的《喷气推进》和《超空气动力学及稀薄气体力学》,1947年钱学森成为麻省理工大学最年轻的终身教授之一。

并且钱学森还能参加最高军事机密的会议,能够随意进入五角大楼,钱学森在美国的社会地位非常高,不仅如此他的薪资水平也很高。

钱学森在美国期间,每个月都能拿到一万美元的薪水,如果再加上其他的补贴,一年的收入大概在15万美元左右,同时还有各种福利待遇。

可尽管如此,始终都没有动摇他回国的决心,他密切的关注着祖国的发展,当他得知新中国成立后,激动的流下了眼泪,心里不停的想,自己来美国学习这么多知识到底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回报祖国。

于是他就决定放弃在美国的一切优待,回到自己的祖国,在1954年软禁期间,钱学森还写了一本影响中国火箭腾飞的著作《工程控制论》,书中详细介绍了喷气发动机的控制和有时滞的线性系统。

从1950年到1955年,美国司法部举行四次“听证会”,主要是用来“审判”钱学森的罪行,然而不管检察官提出多么刁钻的问题,钱学森都能应答。

甚至连审判官也不得不承认,钱学森要比他们的脑袋聪明的多,就这样时间慢慢过去,直到1955年,钱学森再也无法忍受被长期监视的滋味,他决定冒险给钱家多年的好友、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陈叔通写信求助。

这份信在漂泊了大半个地球后就来到了陈叔通的手中,之后陈叔通将这份信递交给了周总理,周总理立马联系日内瓦参加中国大使王炳南,让他们对美国施压释放钱学森回国。

钱学森在美国很有地位,他们是不会轻易放他回国,王炳南深知让钱学森回国的难度,但他还是接下了这个任务。

中国谈判的筹码

1954年,以王炳南为代表的中国外交和以杜威廉为首的美国政府展开谈判,美国人罗列出了在华被困人员的名单,要求中方立即释放,中国也提出停止扣押在美留学生。

不过却遭到了美国的拒绝,最终谈判失败,虽然谈判未果但双方都不希望谈判就此结束,之后,周总理又命令王炳南在同年的7月22日在日内瓦举行领事级会谈。

这次会谈中美主要谈论“扣押人员”和“华侨问题”,这次会谈中中方做出了很大的让步,为了救钱学森回国,并且我方也提出释放阿诺维等十一名美国飞行员。

但美国却释放一批中国留学生,丝毫不提钱学森的事情,于是王炳南就询问有关钱学森回国的事情,然而对方却表示是他个人不愿意回国。

对面美方的咄咄逼人,我方只能拿出钱学森的信来作为铁证,当面揭穿他们的谎言,在铁证面前,美方代表百口莫辩。

时任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得知中国政府提前释放11名飞行员后,也同意了让钱学森回国,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一家终于登上了“克利夫兰总统号”邮轮,回到了朝思暮想的祖国。

中国人搞导弹这么不行?

1955年10月,钱学森一家历经千辛万苦回到了祖国的土地上,钱学森得到了毛主席、周总理的亲自接见,他们对于钱学森的安全十分看中,不仅贴心安排警卫保护,还为他准备轿车。

回国后钱学森为了摸清国内的工业建设水平,便提出了想要到东北重工业基地进行考察,等他考察完后,又到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看看。

当时这所学院的院长是陈赓大奖,陈赓见到钱学森后问道:“中国人搞导弹行不行?”

原本就在美国憋了一肚子火的钱学森,直接说到:“中国人搞导弹这么不行啊?外国人能搞的,难道中国人不能搞?中国人比他们矮一截?”

事实正如钱学森所说,中国人并不比他们差,不过当时尽管钱学森知识渊博,可让一个十分落后的国家,造出世界前列的导弹并不容易。

首先就是材料问题,制作导弹的材料方言全国没有一家工厂能生产出特殊材料,甚至连一个像样的大学研究所都没有。

钱学森带领一群比自己小的年轻学者,组成科学小组,这些人大多都是从苏联留学回来的,是祖国未来的重要脊梁,钱学森一边为国家的导弹事业做贡献,一边悉心培养国家未来人才。

1956年,钱学森给我军高级将领们上课,听课的人有陈毅、贺龙、聂荣臻和叶剑英,从中就能看出国家对于导弹的关注度

之后毛主席与钱学森见面了,在聊天当中毛主席表示中国要发展核武器,钱学森也表示了赞同,毛主席还对钱学森表示,国家会全力支持他的工作。

这次会谈后,钱学森也明白了自己身上的责任重大,1960年7月苏联政府单方面撕毁援助我们600多个项目,撤走了所有的专家。

然而在同年的11月5日,茫茫戈壁滩上,我国发射了第一颗国产近程导弹—东风一号,钱学森所带领的团队,成功研制出了中国第一代的导弹,并让中国成为了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掌握导弹技术的国家之一。

1964年6月29日,甘肃酒泉卫星发射场,国产导弹“东风二号”从此发射成功,准确命中两千里外的预设目标,我国从此迈入中近程弹道导弹俱乐部。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升空,钱学森一行科研工作者看到“蘑菇云”后,激动得难以言表。

这些都离不开钱学森的功劳,1991年,钱学森被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称号,直到今天获此殊荣的只有钱学森一个人。1999年9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对钱学森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总结

科学是没有国界的,但是当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无论我们身处何处,都要积极的响应国家的号召。祖国是养育我们的地方,血脉亲情永远不能够割舍,我们与祖国永远不能分割。

参考信息

澎湃官方《“我宁可把钱学森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

https://m.thepaper.cn/baijiahao_15158249

海峡新干线《1955年,为了营救钱学森回国,究竟付出了多大代价?原来,中方的筹码根本不容美方拒绝》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67756527719261886&wfr=spider&for=pc

2 阅读:630
评论列表
  • 2024-03-07 23:22

    这才是国之脊梁,崇拜的目标,没有老一辈科学家的艰辛付出,何来今日之中国?

麒阁天下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