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麒阁史观
编辑/麒阁史观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咸丰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拥有实权的皇帝,刚登基时他励精图治,发奋要改变清朝困局,破格重用曾国藩,企图挽大厦之将倾。

可在他执政后期,染上了四件不良恶习,逐渐搞垮身体年仅31岁就驾崩而亡。

作为清朝末期的少年皇帝,他是如何从曾经的意气风发到坠入谷底呢?他的四项恶习有多可怕呢?
江山动荡时继承王位咸丰帝个人的命运就如同清王朝的命运,前面一般辉煌不比,后面则无可救药,清朝最辉煌时是在乾隆时期。

乾隆带给了清朝最后的辉煌,从乾隆到嘉庆再到道光,清朝的实力也是越来越弱,尤其是到了道光时期,清朝面临着鸦片战争和外强侵略的局面。

道光也成为了中国古代史和近代史分水岭的皇帝,虽然他是一个励精图治、勤俭节约的皇帝,但面对千年未有之变局,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道光去世前将皇位传给了奕詝也就是咸丰皇帝,如果论能力的话,奕詝的弟弟奕訢更适合当皇帝,然而奕詝有着嫡长子的优势,靠着孝顺的名声成功上位。

公元1850年,奕詝继承皇位史称“咸丰帝”,或许刚刚登基的咸丰帝还没有意识到,清朝危机即将到来,自己肩上的责任有多重大!

刚刚登基的咸丰就像很多大学刚毕业的年轻人一样,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和激情,好高骛远的他认为自己一定能处理好道光时期遗留下来的问题。

咸丰登基后立即改变了用人制度,清朝之前的用人都是以“满人为主,汉人为辅”,他却大量重用汉人,不得不说咸丰帝的这一政策还是非常好的。

朝中大臣看到皇帝雄心壮志,也是信心满满的处理朝政,在他上位后面对的首个问题就是国库空虚,国家急需金钱,咸丰也是要求皇宫勤俭节约。

皇宫中的门坏了,他不准换而是要求修一修在用,他的衣服穿烂后则是让下人缝一缝补一补,然而朝廷中腐败的问题十分严重,有时一件小事就能花费上千两银子,大多都是被底下的人贪污了。

咸丰未为了警告下面的臣子,他斩杀了一品大臣,把整个满人贵族和爱新觉罗宗室给抄了几十家,惩罚了上百个官员,可即便如此挽救经济的计划依旧失败了。

贪污腐败在官员中是常有的现象,就算咸丰将所有的大臣都杀了,可新上任的大臣依旧会贪污腐败,这件事情也让他明白,皇帝并不是什么都说的算,很多事情都是无能为力的。
国门失守天子出逃在咸丰继位的第二天,朝廷就收到了广西巡抚郑发来的紧急奏报,说广西有人造反了,而且声势浩荡,咸丰得知后立即派军队进行镇压,很快就将其平定下来。

然而更大的风暴即将到来,那就是持续14年的太平天国运动,在太平天国刚刚爆发的时候咸丰的心态十分乐观,他召集军队前去广西镇压,可事情的严重性超乎他的想象。

尽管朝廷派去十万重兵进行镇压,花费数千银两,可换来的结果却是太平军越闹越大,还在南京设立京城,与北京政权形成对峙,太平军东征西讨一度威胁到京城。

如果不是曾国藩的出现,或许咸丰帝早就已经退居关外了,屋漏偏逢连夜雨,随着太平天国的影响各地的起义军也是纷纷加入进来,正当咸丰帝因为各地起义而感到头疼时,英法又来捣乱了。

咸丰八年,英法舰队攻入了大沽炮台进入天津,咸丰立即派使臣进行议和,与英、美、法、俄签订了《天津条约》,可列强并不满足,他们有意发动战争。

咸丰十年,英法组成抗华联军,大举入侵中国,当英法攻占天津后随机想北京进犯,为了明哲保身咸丰逃亡到了热河行宫,留下恭亲王奕訢主持和洋人谈判,这次逃亡也彻底击碎了咸丰的志气。

整个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咸丰对战局的分析出现了严重的失误,1860年英法联军第三次大沽口战役时,咸丰帝主站和主和上犹豫不定,没能做出明确的战略布局。

咸丰帝认为抗击英法联军的重点应该是保卫京城,而不是死守大沽口港口,而他并不知道的是大沽口才是整个战局的关键所在。

也正是由于咸丰帝的错误思想,导致了英法联军不费吹灰之力占领大沽口,大沽口失守后天津沦陷了,随后英法联军顺着天津打到北京,占领北京后防火烧了圆明园。

从此事就能看出咸丰并不具备敏锐的政治眼光,不能用开创性的思维去分析晚清复杂的政治格局和内忧外患的形式,尽管咸丰当时只有20多岁,根本就不具备成熟政治家的眼光和思维,但身为皇帝,每个命令都将关乎到数万百姓的生命和安危。

咸丰出逃是一个鲜明的标志,从而也意味着清王朝没有能力保卫国土,逃到热河后的他一开始还每天关心战局,可当他得知巨额赔偿时备受打击。
渐渐的咸丰帝开始躺平了,将国家大事都交给了恭亲王奕訢处理,他也不在乎起义军打到哪里,每天都是吃喝享乐,最终年仅31岁就驾鹤西去了。

后人对咸丰帝一生的功过看法不同,有人认为他是一个昏庸无道的皇帝,也有人认为咸丰如果出生在清朝初期一定会大有作为,为此我们不由的产生了一个疑问,为什么咸丰皇帝年纪轻轻就驾崩了?
咸丰帝的四个不良爱好咸丰帝本身他的身体就不好,他出生在圆明园,相传他的母亲全贵妃在怀孕期间,为了让孩子当时庶长子,于是就逼迫太医给自己下药,这也导致咸丰帝成为早产儿。

古代的医学并没有现代这么发达,早产的婴儿能够保住性命已经很不错了,如果护理不周就会留下疑难杂症,而咸丰从小就体弱多病,这和短寿有一定关系。
不过最终导致咸丰帝致命的还是四个还习惯,首先就是他吸食鸦片,清朝道光年间曾在各地举行浩浩荡荡的禁烟行动,而咸丰帝却违背了父亲道光皇帝的祖训,开始吸食鸦片。

鸦片这种毒品一旦吸上瘾后很难戒掉,这也导致了咸丰皇帝越吸越没有精神,鸦片是从西方传入清朝的,洋人的目的就是为了通过鸦片来磨灭人们的意志,以便更好的占领清朝土地。
不过堂堂一国之君,竟然迷恋上鸦片实在可悲!
咸丰帝第二个习惯就是贪恋美色,《清稗类钞》中记载:“文宗御宇时,体多疾,面常黄”,咸丰气色不好、身体虚弱,其实和他肾脏的功能弱有很大关系。

在清朝十二帝中,以乾隆、咸丰二人的后妃最多,乾隆妃子多最起码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可深处国破家亡的咸丰,妃子多就令人感到不解了。
咸丰从登基到去世一共册贵人以上有14人,在野史中还记载了咸丰很多的风流往事,他让太监从全国各地搜寻美女,将其中四位最美的女子给安排到圆明园居住。

这四名女子分别是“牡丹春、海棠春、杏花春和普罗春”,这四个虽然被咸丰予以厚爱但她们四人没有一个真相喜欢咸丰。
即位后的咸丰皇帝将好色的本性展露无疑,在继位之初虽然他励精图治,但还是会不厌其烦的翻牌子,沉默美色也让他的身体越来越差。

第三就是贪恋丝竹,丝竹就是听戏,咸丰帝非常喜欢听戏,他将一个戏班子搬到了承德避暑山庄,上午的时候叫“花唱”,而下午的时候叫“清唱”。
冬天天冷的时候就在屋子里听戏,夏天天热的时候就在外面听戏,每天咸丰帝都是乐不思蜀,丝毫不管国家大事。

最后一个癖好就是贪婪美酒,野史记载:
野史中记载:文宗嗜饮,每醉比盛怒;每怒必有一二内侍或宫女遭殃,其甚则虽所宠爱者,亦遭戮辱。幸免于死者,及醒而悔,必宠爱有加,多所赏赐。
咸丰帝喜欢喝酒,每次喝得烂醉如泥后,周围伺候得太监就会遭殃,甚至还会对身边的妃子进行辱骂,这四个习惯每一个都在消耗咸丰帝的健康。

据记载咸丰帝晚年由于贪恋美色,将自己的身体给掏空,每天都面黄肌瘦的经常咳嗽不止,太医告诉咸丰长期服用鹿血就能滋阴壮阳,听后咸丰帝就在京城养了上百条鹿,每天都要喝鹿血。

等到了热河行宫没有鹿后,咸丰又一次放纵自己的身体,很快身体就垮掉了。
咸丰在临终前,让儿子载淳立为皇帝,还托孤了八位心腹大臣,就这样年仅31岁的他病逝,留给载淳的是一个漏洞更大的王国。
总结回顾咸丰的一生,他从继位初的励精图治,可在太平天国运动、鸦片战争等一系列的打击后,他彻底丧失了整理朝纲的信心,沦为了贪图享乐的皇帝,然而留给后代却是一个更加风雨飘荡的清朝。
参考信息百家讲坛《苦命皇帝咸丰,命丧热河》
https://tv.cctv.cn/2009/12/03/VIDE1382083295772461.shtml
百度百科:爱新觉罗·奕詝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88%B1%E6%96%B0%E8%A7%89%E7%BD%97%C2%B7%E5%A5%95%E8%A9%9D/2162600?fromtitle=%E5%92%B8%E4%B8%B0%E7%9A%87%E5%B8%9D&fromid=178068&fr=aladdin
是个男人都喜欢这四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