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戎氏:从神话般的传说,到余姚慈溪现实中的名门望族

余慈姚江 2025-01-22 14:34:36

在浙江余姚慈溪一带,流传着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从前慈北洋山殿戎家有兄弟俩,哥哥是个为富不仁的财主,弟弟则靠下海捕鱼虾为生。一日,弟弟在浅海捕鱼时,捕到一条金黄色的小鲤鱼,见小鲤鱼眼中落泪,心中不忍便将其放生。小鲤鱼三次跃出水面,似是感激。不久,弟弟在沙滩上捡到一面狗叫锣,耳边响起一个姑娘的声音,称这面锣是龙王三公主为报恩所赠,敲锣时说出想要的东西,便能如愿以偿。弟弟用这面锣获得了许多鱼虾,生活逐渐富裕起来,还盖了新房。哥哥心生嫉妒,偷走了锣,然而当他敲锣索要金银时,却引来了无数大海参、大淡菜,甚至引发大火,最终自食恶果。这个故事为戎氏家族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让人不禁好奇,在余姚慈溪这片土地上,戎氏究竟有着怎样的渊源和故事呢?

戎氏姓氏的神秘起源

戎氏,作为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其起源充满了神秘色彩,犹如一幅绚丽多彩的历史画卷,在岁月的长河中缓缓展开。

商朝末年,獯鬻族中一位女子所生之子,在跟随族人出征中原时,受到周太王古公亶父的真诚相待,遂归附周太王。因当时中原地区称西域为戎,周太王便赐其姓氏为戎氏,这便是 “獯鬻戎” 的由来。此后,獯鬻族中的允姓山戎移居于燕北地区,其后代子孙中不少人以族名为姓氏,使戎氏这一血脉得以延续 。

西周初期,有一个东夷民族建立的古戎国,它在姜太公立国后成为齐国的附庸,后被齐国吞并。然而,古戎国的王族后裔并没有忘记自己的根源,他们以国名为姓氏,继续传承着戎氏的香火,为戎氏家族增添了独特的分支 。

追溯至上古帝君少昊之后的狁戎氏部落,他们是少昊金天氏之孙尢格的后裔,也是西羌部族的先祖。西周末年,周王室内乱,狁戎氏部落趁机脱离周王朝的统治,在周幽王姬宫涅十年正式建立方国,即义渠戎。此后,义渠戎不断发展壮大,吞并了诸多周边部落,如彭卢戎、郁郅戎、朐衍戎、鸟氏戎等,势力范围逐渐扩大。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义渠戎族与其他民族相互交融,最终在战国末期被秦国所灭,融入汉族。在这个过程中,不少族人以部族或民族称谓为姓氏,经过省文简化,成为了戎氏的一部分 。

周朝时期,朝廷设立了一个重要的官职 ——“戎右”,专门负责主管兵器,护佑君王安全。这一官职在各诸侯国中也有类似的设置,如 “车右”,位在上大夫之列。戎右的后代子孙,为了纪念祖先的荣耀,便以官职作为姓氏,世代相传,戎氏家族因此又增添了一支源自官职的血脉 。

此外,还有一支戎氏源自子姓。上古周朝时期,周成王姬诵在周公等大夫的辅佐下平定了武庚叛乱后,将商王朝的旧都城周围地区分封给商纣王的庶兄微子启,定国号为宋,建都于商丘。在微子启的后世子孙中,有一部分人以戎为姓,这便是史称的戎氏正宗,且望族出自江陵郡 。

而在战国时期,楚国大夫火正戎律移居至湖北江陵,他的后裔子孙为了铭记祖先,以先祖名字为姓氏,也称戎氏,使得戎氏家族的源流更加丰富多元 。

从历史深处走来的戎氏

先秦至秦汉:崭露头角

在先秦的历史舞台上,戎氏族人已在不同部落中崭露头角。商朝的贵族戎胥轩,身为东夷族首领伯益的第 8 代世孙,肩负起守护西部边陲的重任,为秦国和赵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春秋时期,姜戎首领戎子吾离附庸于晋国,在晋国南部定居下来。他的族孙戎津担任晋国车右大夫,在公元前 619 年于山西临猗(令狐)击败秦军,展现出非凡的军事才能,为戎氏家族赢得了荣誉 。

时光流转至秦末汉初,一位名叫戎赐的英雄人物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他最初以连敖的身份在薛地追随刘邦,后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以二队将的身份加入汉军。在波澜壮阔的战争中,戎赐跟随刘邦平定三秦,又以都尉的身份大破项羽的军队,战功赫赫。因其卓越的功勋,他被刘邦封为柳丘侯,食邑达八千户 。戎赐不仅为汉室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也为戎氏家族的发展开辟了新的篇章,成为戎氏家族中备受尊崇的人物,他的事迹激励着后世的戎氏子孙不断进取 。

唐宋元明清:持续发展

唐朝,是中国古代文化繁荣的黄金时期,戎氏家族也涌现出了一位杰出的文人 —— 戎昱。他出生于荆州(今湖北江陵),年少时便立志科举,却在进士之路上历经坎坷,多次落第。然而,挫折并未磨灭他的意志,反而促使他纵情游历名都山川,开阔了眼界,丰富了人生阅历 。

在长期的游历中,戎昱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创作了大量优秀的诗歌作品。他的诗作以现实主义风格为主,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和人民的疾苦。《苦哉行》描绘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令人痛心疾首;《咏史》则对当时的政治局势进行了深刻的思考,抒发了自己的见解和感慨 。

戎昱的才华得到了荆南节度使卫伯玉的赏识,被辟为从事。在官场中,戎昱始终坚守自己的原则,不为权贵所屈。当时,京兆尹李鸾欲将女儿许配给他,并要求他改姓,但戎昱坚决拒绝,他视改姓为亡命之举,坚守着自己的姓氏和尊严 。

此后,戎昱历任辰、楚二州刺史,在任期间,他关心百姓疾苦,致力于地方的治理和发展,为百姓做了许多实事,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 。戎昱存诗 125 首,明人将其诗作辑成《戎昱诗集》,他的诗歌风格清丽婉朴,意境悲气纵横,在中唐诗歌史上留下了独特的印记 。

到了宋朝,戎元龙以其卓越的才能和高尚的品德在政治舞台上崭露头角。他进士出身,凭借着深厚的学识和敏锐的洞察力,一路升迁至监察御史中丞,并被赠金紫光禄大夫 。在任期间,戎元龙秉持公正,敢于直言进谏,对朝廷的政治事务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为维护朝廷的稳定和公正发挥了重要作用 。

戎益同样是宋朝时期戎氏家族的杰出代表。他在绍兴年间担任平江知府,当时正值灾荒饥馑,百姓生活困苦。戎益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积极劝率上户,筹集到了 ***** 余斤米,及时救济了受灾的百姓,使众多百姓得以保全性命 。他的善举不仅展现了戎氏家族的仁爱之心,也为当地的社会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

元朝末年,社会动荡不安,倭寇频繁侵扰沿海地区,给百姓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戎才贵挺身而出,毅然投身到抗击倭寇的战斗中。他率领着当地的民众,与倭寇展开了英勇无畏的斗争 。在战斗中,戎才贵身先士卒,勇猛顽强,多次击退倭寇的进攻,保卫了家乡的安全和百姓的生命财产 。他的英勇事迹在当地广为流传,成为了戎氏家族的骄傲,激励着后世子孙在面对困难和外敌入侵时,要勇敢地挺身而出,保卫家园 。

明朝时期,戎洵以刚正不阿的为官之道闻名于世。他在担任官职期间,始终坚守清正廉洁的原则,不畏权贵,敢于与贪污腐败的行为作斗争 。无论面对何种压力和诱惑,戎洵都不为所动,一心只为百姓谋福祉,为社会的公平正义而努力 。他的清廉和正直,赢得了百姓的广泛赞誉和尊敬,为戎氏家族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

清朝,戎月三担任荣禄大夫左都督,负责管理广东潮州镇标中军游击署总兵管事。他在军事管理方面展现出了卓越的才能,精心训练士兵,加强军事防御,为维护当地的社会治安和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戎月三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才华,在清朝的军事领域中占据了一席之地,为戎氏家族增添了新的荣耀 。

余姚慈溪戎氏的迁徙与扎根

宋室南渡:初至浙东

在历史的长河中,宋室南渡是一个影响深远的重大事件,它不仅改变了政治格局,也促使众多家族开启了新的迁徙篇章,戎氏家族便是其中之一 。

北宋末年,金兵的铁蹄无情地践踏中原大地,靖康之耻犹如一道沉重的伤疤,刻在了宋朝的历史上。宋徽宗、宋钦宗被金兵掳走,北宋宣告灭亡,整个国家陷入了动荡与混乱之中 。在这危急存亡的时刻,康王赵构在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是为宋高宗,随后他一路难逃,最终定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建立了南宋政权 。

宋高宗建炎初年,为了躲避战乱,寻求新的生存之地,戎汝兴公偕同昆季辈七人,毅然决然地从河南踏上了南迁的征程。他们一路追随宋高宗的脚步,来到了临安 。临安,这座有着秀丽山水和繁华市井的城市,虽然给他们带来了暂时的安宁,但他们并未就此停下脚步 。不久之后,他们散处浙东,各自寻找适合定居的地方 。

戎汝兴公最初选择在鹤皋(今慈溪观海卫鸣鹤)居住下来。鹤皋,这片充满诗意的土地,山水相依,风景如画。这里的山水滋养着戎汝兴公,也为戎氏家族的繁衍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而戎汝美的弟弟戎汝兴,与汝兴公同怀弟兄,他则选择了镇邑海甸(今慈溪龙山镇海甸戎)作为自己的安身之所 。镇邑海甸,靠近大海,有着丰富的渔业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环境,为戎汝美及其后代的生活和发展提供了别样的机遇 。

定居与繁衍:枝繁叶茂

戎氏家族在余姚、慈溪等地定居下来后,犹如一颗种子在肥沃的土地上扎下了根,开始茁壮成长,逐渐枝繁叶茂 。

在慈溪,戎氏家族不断发展壮大,人口数量持续增加。他们辛勤劳作,开垦农田,发展农业生产,为家族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同时,家族成员之间相互扶持,团结友爱,形成了良好的家族氛围 。在这种氛围的熏陶下,戎氏家族的文化传承也得以顺利进行 。他们注重教育,鼓励子弟读书学习,培养出了许多优秀的人才 。

随着时间的推移,戎氏家族在慈溪开枝散叶,形成了多个分支 。其中,掌起镇戎家村的戎氏家族便是一支重要的分支 。据《慈北古窑戎明德堂子派龙望堂家谱》记载,宋南渡时,始祖徙居宁波,分支到鸣鹤场,传三代后,至明弘治(1488—1505)年间,明五公(名朝凤)迁居古窑(今掌起戎家),成为古窑戎姓的鼻祖 。此后,经过八世的繁衍,这里的戎氏家族人丁兴旺,人烟渐盛 。

在余姚,戎氏家族同样落地生根,不断发展 。他们积极融入当地的社会生活,与当地居民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推动了当地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戎氏家族在余姚的一些村落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聚居地,他们修建房屋、祠堂,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家族社区 。在这些聚居地中,戎氏家族传承着自己的家族文化和传统,举行各种祭祀、庆典活动,增强了家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

随着家族的不断壮大,戎氏家族在余姚、慈溪等地的影响力也日益扩大 。他们积极参与当地的公益事业,为百姓谋福祉,赢得了当地百姓的尊重和赞誉 。在文化方面,戎氏家族也有着独特的贡献 。他们传承和发扬了家族的文化传统,如诗词、书法、绘画等,为当地的文化繁荣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

戎氏文化:传承的精神纽带

独特的家族排行

在戎氏家族的文化传承中,家族排行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浙江慈北戎氏的排行字辈别具特色,其前排行为 “百千万亿,元亨利贞,森荣孝儒,端杲福寿,仁义礼智,文行忠信”,后排行为 “正谊明道,立德存诚,敦伦饬纪,显棠怀清,诵芬詠烈,克振家声” 。这些字辈不仅是家族成员的标识,更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元亨利贞” 出自《易经》,代表着天地万物运行的规律,寓意着家族的发展顺应自然,繁荣昌盛;“仁义礼智,文行忠信” 则体现了儒家的核心价值观,教导家族成员要具备仁爱、正义、礼貌、智慧等品德,注重文化修养和言行诚信 。

而后排行中的 “正谊明道,立德存诚”,强调了为人处世要秉持正义,追求真理,注重品德修养,保持真诚之心。这些字辈一代一代传承下来,成为了戎氏家族成员行为的准则和道德的规范,使得家族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 。

通过家族排行,戎氏家族成员能够清晰地了解自己在家族中的辈分和地位,增强了家族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在家族聚会、祭祀等活动中,按照排行相互称呼,长幼有序,彰显出家族的秩序和传统。这种家族排行的方式,就像一条无形的纽带,将戎氏家族的成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无论身在何处,都能感受到家族的温暖和力量 。

古老的《祀祖歌》

戎氏家族的《祀祖歌》,宛如一首穿越时空的乐章,承载着家族的起源、迁徙和发展的厚重历史 。“溯吾戎氏系,允姓四岳苗裔”,开篇便点明了戎氏家族的起源,追溯到了上古时期的允姓四岳苗裔,展现出家族源远流长的历史渊源 。

“建炎间,初首河南来徙”,简洁而有力地描述了宋室南渡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对戎氏家族的影响。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戎氏家族为了躲避战乱,毅然从河南迁徙而来,踏上了新的征程 。这不仅是一次地理位置的迁移,更是家族命运的转折,为家族在浙东地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鹤皋几传,卜居古窑浦边,馀昆季,散处浙东若地,有海甸,姚属孝义与龙泉”,详细地描绘了戎氏家族在浙东地区的迁徙和分布情况 。戎氏家族的成员们在鹤皋等地经过几代人的繁衍后,逐渐分散到古窑浦边、海甸、余姚孝义以及龙泉等地,在不同的地方落地生根,开枝散叶 。

“子孙繁衍,甬上分派志乘显,愿后起,维世代有荣誉”,表达了对家族子孙繁衍昌盛的美好祝愿,以及希望后世子孙能够继承家族的荣耀,将家族的优良传统代代相传的殷切期望 。这首《祀祖歌》,通过简洁而富有韵律的语言,将戎氏家族的历史生动地展现出来,成为了家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在祭祀等重要场合,家族成员们吟唱着《祀祖歌》,仿佛穿越时空,与祖先进行对话,感受着家族的历史脉搏,传承着家族的精神基因 。

戎氏名人:闪耀的家族之星

在余姚慈溪的戎氏家族中,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人物,他们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星辰,在各自的领域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

现代的戎渭泗,现任慈溪市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 。他在工作中展现出了卓越的领导才能和专业素养,致力于保障当地的安全生产和社会稳定。在面对各种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时,戎渭泗总是能够迅速做出决策,组织有效的救援和应对措施,为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的工作态度和专业精神,赢得了同事和群众的广泛赞誉,成为了戎氏家族在当代的杰出代表之一 。

戎建平同样是一位值得称赞的人物,现任慈溪市新市民服务中心副局级干部 。他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积极协助分管副主任做好融合组织建设等相关工作。他深知新市民对于城市发展的重要性,因此致力于为新市民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会 。戎建平通过组织各种活动和项目,促进了新市民与本地居民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为构建和谐的社会环境付出了努力 。他的奉献精神和工作成果,不仅为新市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也为戎氏家族增光添彩 。

此外,在历史的长河中,余姚慈溪戎氏家族还走出了许多在其他领域有着卓越成就的人物。他们有的在学术研究上取得了突破,为推动知识的进步贡献了力量;有的在商业领域崭露头角,创造了辉煌的业绩;还有的在文化艺术方面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为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做出了贡献 。这些戎氏名人,无论是在过去还是现在,都以自己的努力和成就,诠释着戎氏家族的优秀品质和精神内涵,成为了家族的骄傲和榜样,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戎氏子孙奋勇前行 。

0 阅读:1

余慈姚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