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兰妈谈育儿
听过一句感触很深的话:“一个满眼都是孩子缺点的父母,往往教育不出一个满身都是优点的孩子”
是呀,孩子的每一份自信、和优点,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取决于父母的影响力
以前的兰妈,和很多人一样,经常会为了孩子的缺点、还有学习大发雷霆,甚至还故意用缺点去刺激孩子,希望激发孩子潜意识里要取得成绩的打脸决心
可真正实践了一段时间后,我始终低估了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长期的负面语言打击,也导致她们要么叛逆反抗、要么害怕地躲在一边瑟瑟发抖
直到某一天,性格腼腆的小女儿拿着奖状回家说“妈妈,你可不可以夸夸我”时,才知道过去那段时间对孩子的心理打压有多深
一个孩子最希望看到的也是被父母发现优点的认可、还有踏实感,那也是他们持续获得动力的能量源泉
这也是性格倔强的大女所说,她还告诉我说:
“妈妈,你不要总是揪着我们的缺点不放嘛,我和妹妹也有各自的优点,如果你总是看不到我们表现好的一面,那我们还那么努力干什么,反正你也看不到,反正你还是会继续打压我、批评我”
所以,我们父母真正爱孩子的做法,应该是善于捕捉孩子的“闪光点”,然后再放大、赏识这些优点
比如,以下几种闪光点捕捉,对孩子的自信成长就大有帮助01
勤快
经常帮忙做家务活
孩子成长的路上不止是作业、书本,家务活也是一大生活本领
如果孩子从小就有一双勤劳的双手,那在有自力更生意识的情况下,就可以体会父母的辛苦,学会承担、并懂得感恩
勤劳,也应该是孩子需要从小养成的好习惯
认识一个男孩,早年前被母亲抛弃不管,父亲又另娶重新组建了新的家庭
没办法,男孩只好和总是疾病缠身的奶奶相依为命,奶奶好不容易攒下的一些积蓄,也基本上都用来看病花光了
所以,在别人家孩子想吃什么就能买、想玩什么玩具张嘴也能得到的情况下,奶奶对这个孙子是多少存在一些亏欠的
为了弥补,奶奶能做的就是把最好的东西都省给孩子,尽量不让孩子干活,自己则承担着家庭大大小小的事务
甚至到了初中时男孩因为洗脚洗不干净,奶奶还蹲着身子帮忙洗脚
直到,男孩彻底迷上了游戏,玩游戏甚至玩到废寝忘食时,奶奶看着男孩才不禁为了未来感到堪忧,整天更是把“天天就知道玩游戏,不知道帮家里做点家务活”挂嘴边
可男孩呢,根本不服气,对奶奶的唠叨抱怨每次都回应5个字:“你烦不烦呀”
...
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得出,家务活应当是从小就形成的好习惯
如果孩子小时候就把劳作当成日常生活的一种常态,那长大后不需要家长催促,也会知道主动承担起该承担的责任
反之,如果孩子从小就没有做过家务活儿,那长大后自然不会有干活的念头,对于家里人所安排的劳作更是充满不服、和排斥
还认识一个妈妈,她和丈夫从小就让儿子参与劳作,爸爸修空调的时候会喊儿子扶梯子、爸爸修灯具的时候会喊儿子递工具,爸爸做家务活儿的时候也会喊来儿子帮忙...
于是,多年之后,儿子每次读大学回家后的第一句话就是:“老爸,老妈,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
那种不需要分配就需要参与劳作的精神,恰恰就是从小建立起的家务活概念,小时候的每一次帮忙和生活体验,也养出现在的担当、还有感恩精神
正如,也应了那句话“每个孩子身上都有闪光点”,学霸如何、学渣又怎样,就凭孩子能顶着炎热的夏天、寒冷的冬天做家务,就能配得上“闪光点”三个字
02
细心
遇到事情懂得分析
都说细节决定成败,一个孩子心细,并且在遇到事情的时候懂得分析,那这个孩子在将来基本上就不会混得太差
这一点,可不要忽略了,也是孩子身上需要被发掘出来的闪光点
小区里有一个男孩,是一个人见人爱的小绅士,生活细节更是处处体现着礼貌
有一次回家高峰期,电梯基本上次次都是满员,在等候电梯的过程中,我发现男孩每一次都是有意无意地把他自己靠前的位置,让给有带孩子的爷爷奶奶、或者阿姨们
看到那一幕,我从心底认可这个孩子,为了和他多聊聊天,我还特意退到后面和他同乘电梯
从进入电梯开始,男孩也耐心地一个个问候大家去哪一个楼层,然后一一把对应楼层的按钮按亮
遇到电梯没停稳就着急的人,会轻声安慰说:“不要着急,安全最重要,等电梯停稳再下,来得及的”
遇到有带小宝宝坐电梯的,还会提前在电梯门口的防夹处做好预防,生怕小朋友会出现危险
最后,等他到了自己所在的楼层时,还甜甜给电梯里的所有人说:“叔叔阿姨、爷爷奶奶,再见,我先回家了”
讲真的,这样的小孩,走到哪里都宛如一缕阳光一样照射在人们的心中,能给人带来温暖,也能轻易抚平那颗烦躁的心
回家后,再看看遇到事情动不动就情绪上头的女儿,包括自己也会因为一件小事就唠叨不止的嘴巴,似乎瞬间就意识到了悬差:缺乏遇事认真分析的细心能力
是的,每个人的人生都会遇到大大小小的不同挑战,你是镇定自若地迎接、还是暴跳如雷地怨天尤人,最终所形成的结果都是完全不相同的
想要把孩子养得如电梯里的小朋友一样出色绅士,那发现孩子身上的分析、思考能力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比如,你问孩子中午吃什么饭,孩子想到面条,考虑天气热会又烫又热,孩子想到米饭,考虑中午作为正餐下午又容易口渴
这个时候千万不要觉得孩子挑三拣四,多征求问问孩子的意见:“那你的想法是什么?有什么好的建议呢”
你会发现孩子经过深思熟虑后,会选择一个既符合季节味蕾、又不会让下午感到口渴的正餐
兰妈女儿之前有次就是如此,一顿饭纠结十几分钟后,她突然给我打电话说:
“妈妈,我想吃南瓜煮稀饭,你可以提前半小时煮饭,然后再断电半小时放在那里,等到我们吃饭的时候就可以抱起碗就喝,也不会感觉烫、下午更不会口渴了”
这就是耐心、细心、还有等待,做好这三方面,孩子身上的细心和分析能力就会慢慢显现出来了
03
善良
喜欢帮助弱小群体
演员陶虹在一期综艺节目中曾说:“如果连妈妈都不能包容孩子的错误,那这个世界上还有谁能包容他呢?妈妈的最高职责也是给孩子安全感”
是的,不管我们的孩子是优秀、还是普通,只要妈妈相信孩子能变好、能优秀,那孩子就能真正优秀强大起来
有一个女孩,因为性格胆小,不善于交谈,身边基本上就没什么朋友
别看她平时干什么都是孤零零的一个人,但从她的内心深处来说,一直都渴望拥有一个真心相待的朋友
可性格太软弱的原因,每次新交的朋友,都在尝到权利的味道后不断向她索取,直到被习惯使唤地呼之则来、挥之则去
妈妈看到女儿太弱,又日渐一日闷闷不乐的样子,她就带领着女儿去投喂小区的流浪猫
刚开始的时候,流浪小猫、和小狗都表现得特别警惕,一靠近就一溜烟的功夫跑不见了,女儿也曾沮丧过,可每次得知它们可能没食物吃之后,就按时按点地在固定的地方投放食物
直到,小猫小狗有了安全感、也有了小主人的感觉后,女孩出去玩的所到之处,都能看到几只小猫咪主动跑过来撒娇、再蹭一蹭衣袖
那种以一己之力就可以号召小猫的神力,在小朋友群很快就传开了,大家对女孩羡慕不已,每次看到后都想跟在身后看看,看看究竟有怎么样的魔力才会让小猫咪都甘拜下风
看吧,这其实就是你付出、才会收获对应结果的道理
如果孩子太弱了,交朋友都是喜欢踩低捧高的毒友谊,那不要也罢
如果实在是太孤独了、渴望有朋友,不妨如例子里的妈妈一样,可以带孩子去接济街边的流浪猫狗
也就是说,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孩子喜欢和动物交朋友就支持吧
人类也好、动物也罢,只要是能给孩子带来积极能量的,都应该是一种被托举的闪光点
特别是善良的小朋友,在帮助弱小群体的过程中,是一种善良美德,也是孩子凸显孩子光芒的一道闪光点
发现它,并承认孩子的优点,你会发现孩子会成长得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有光芒
04
守诺
答应的事一定做到
古人言:“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是强调一个人说话算数、言而有信的人品问题
与此同时,一个信守承诺,答应别人事一定会做到的人,在未来基本上就不会混得太差
反之,如果你所有说出去的话,只是油嘴滑舌地为了达到当前目的,那基本上就是属于一次性社交了,下一次谁还敢相信你的承诺呢
认识一个朋友,刚开始那会儿,觉得特别投缘,也觉得她就是我寻觅已久的理想闺蜜样子
因此,当她提出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二话没说就答应了,当得知需要帮助的事情是借钱后,也没有片刻犹豫,把自己兜里所剩无几的钱都借给她了
当时,她借钱的时候承诺说“月底就还”
可结果呢,月底到了,杳无音信,几个月过去了,还是没有消息
好不容易等到年底,本以为她会主动还给我,再带着关心的口吻找她聊聊天,没想对方竟然直接玩消失、不理人了...
意识到对方可能不想还钱后,我曾郁闷了许久,也给我留下了不小的心理阴影,特别是那件事之后,我对交朋友的欲望降到谷底,对外界的人和事都会刻意保持距离、和防备
与此同时,经历这件事后,兰妈本身也特别痛恨那些言而无信的人,为了女儿将来不会成为这样的人,我对她的要求也是做到绝对的“言而有信”,只要是承诺的事情就绝对要做到,如果实在是有事耽误了,也要及时取得联系告知对方实情,然后再做出一个新的承诺
也就是说,假如你的孩子答应同学什么,回家着急地连饭都顾不上吃,千万不要批评他们
做到及时发现这是一种闪光点,称赞孩子信守承诺的坚定信念,然后再多关心孩子的社交、和心理健康情况,你会发现在闪光点中成长的孩子,他们身上的光芒、阳光、还有对生活的积极向上精神,都会变得越来越明媚醒目
05
积极
喜欢的事全力以赴
你会遇到那种为了喜欢的事情拼尽全力、输了还哭得泪如雨下的孩子吗?这不是玻璃心,而是孩子重感情的一种表现
千万不要忽略了,也不要把这种行为贴上爱哭、脆弱、不坚强的标签
认识一位妈妈,她家有两个女儿:
大女儿脾气有些犟,就是属于传统的不到黄河心不死,做什么都要一门心思跑到头的性格,遇到喜欢的事情更是全力以赴,可如果输了、没有把事情做好,也会崩溃地难以承受
小女儿性格柔和,基本上很少和爸爸妈妈有过面对面的争执对抗,哪怕是不愿意、不喜欢的事情,也只是嘀咕几声后就按照指令去完成
一直以来,爸爸妈妈都觉得按照性格发展来说,小女儿更应该偏向小棉袄的温暖、感性、还有孝顺
可结果呢,长大后回家次数最少的,就属当初那个性格柔和的小女儿了
反倒是从小犟嘴、遇到事情就咋咋呼呼的大女儿,会经常拎着东西常回家看望爸爸妈妈
而再看向大女儿脸上的倔强、性子急躁,父母却在那么一瞬间突然明白一件事:太在意一件事,那是重感情的表现呀
是的,孩子明明很积极、做事情也全力以赴,但失败就是承受不了,这难道不是正常的心理表现吗
对结果的期待太高,也是太在意这件事,自然也会投入不小的经历、心思、还有感情
而我们家长要做的,应该是接受并理解孩子遇事崩溃是属于重感情的一个闪光点
认可并鼓励孩子:
“宝贝,看得出,你真的很在乎这件事,可你今天没把这件事做好,并不是你不够优秀,也不是没有付出足够多的努力,而是人生的每一步都是通过经验去不断积累出的结果,我们还没有达到理想期望,也是因为我们的经验还积累得不够多,坚持下去,再多一些勇气和耐心,你会发现自己会成长得越来越优秀哦”
如此,当孩子觉得失败、没有达到期待效果、崩溃大哭并不丢人,而是看重结果的一种闪光点后,他们的心态变了,对待事件本身的上进心自然也会爆发出洪荒之力了
那么,关于爱孩子就要善于捕捉孩子身上闪光点这件事,大家还有哪些不一样的建议与看法呢?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