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山东再次齐涨,这一次玉米是不是就要踏实起飞了?

银杏说国际 2025-03-17 21:24:39

果然,不出所料,山东跌了没两天,又再次“涨”声依旧了。

我们在前两天的文章里就说到,山东的下跌不用担心,因为虽然说山东依然是“看车下菜碟”,但是现在这个上量已经完全被贸易主体给拿捏了。。。

上量降价可以,但是只要降得太猛,降得低于心理预期,那么这个上量就像关水龙头的水一样,立马就能给你拧上。

所以我们说,山东下跌的时间不会太长,幅度也不会太大。甚至上量一降,深加工还得继续提价促粮,怎么跌回去的还得怎么涨回来。

这不,又重新涨回来了。

这是山东华北的情况。

而且呢,我们也要看到,在未来一段时间里,这种局面改变的几率不大。

为什么呢?

因为山东华北和东北不一样,山东华北是半产区产销区,本地的消耗就不小,所以本地粮的供应就比较吃紧。

本地粮供应吃紧,那么就得吸引外来的粮源,怎么吸引?

只能提价。

所以,山东华北的局面大致就是这样。

我们再说东北。

有人说,现在余粮也不多了,也就还有一两成,就算是集中上量,对玉米市场的冲击也小了,而随着这回山东玉米再次上涨,再次形成了山东、东北齐涨的局面。

而现在余粮已经见底,粮权也基本完成了从基层到贸易主体的转移,贸易主体看涨玉米的情绪又高,不太会轻易大量卖粮,所以这是不是意味着,玉米终于可以稳定而踏实地上涨了呢?

单从逻辑上看,确实是这样。

虽然说需求只是深加工一端在放量,饲料企业还是以观望居多,但是这并不影响玉米的看涨情绪。

而只要贸易主体看涨玉米,就会惜售,就不会轻易大量卖粮,那么理论上玉米就一直会处于供应偏紧的状态,也就是说,企业要收粮,就得提价。

而现在贸易主体也基本是这个心理,不着急卖粮,都等着深加工库存再消耗消耗,见底了,着急了,再继续提价,再卖粮。

而只要山东华北提价,东北想要留住玉米,就也得跟着提价,那是不是就意味着玉米只涨不跌了呢?

要说玉米易涨难跌,这个是成立的,但只涨不跌就不太正确了。并且,我们认为,玉米虽然走势偏强,但玉米要起飞大涨的几率却也并不高。

为什么?

有3个影响因素:(前两个简单说下,因为是常规因素,重点要说的是第三个)

一是小麦的替代。

小麦虽然也在上涨,但小麦的情况我们也分析过,比玉米要明朗得多。

虽然小麦在上涨,但是新季产情良好,意味着丰收几率很大,再加上余粮、结转,拍卖等全是供应端的压力,在这四大压力面前,小麦可蹦跶的空间不高。

所以随着玉米上涨,与小麦价差缩小后,小麦就会进入饲用领域,也就分流了玉米的需求。

二是部分贸易主体变现需求。

虽然贸易主体普遍看涨玉米,不会轻易大卖粮,但是随着玉米的上涨,肯定也有部分主体选择把部分玉米变现,落袋为安,毕竟动荡行情中拿到手里的钱才是真的钱。

第三,也是我们要说的重点,也是我们昨天文章重点提到的,要看政策给玉米的空间有多高。

玉米从年后一路上涨,涨到现在,肯定不是光靠着情绪和供需推涨的,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力量就是政策。

昨天我们分析了多方局面都需要玉米上涨,所以政策端对玉米的包容度增高,玉米的上行空间才被打开。

但是这个空间并不是完全开放的,一定是有限度的,所以这也就注定玉米不会像前两年那样动辄一块四、一块五地大涨,那么这个空间是多少?

可以参考小麦的空间然后倒推。

所以,玉米虽然看涨,但也要理性看涨。

本文完,欢迎关注并点赞,给个支持。

0 阅读:218

银杏说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