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山东齐落,玉米该不该慌?

银杏说国际 2025-03-25 21:26:52

终于,玉米结束了阶段性的涨势,重新又落回到了下跌的局面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

第一,年后玉米逐渐上涨,但经过一段时间的上涨后,上涨动力开始下降,然后玉米开始停留在一个位置来回徘徊。

当时我们也分析认为,玉米的阶段性高点已现。

第二,从售粮进度以及时间来看,玉米也开始进入到一个新阶段了。

首先是售粮基本达了尾声,粮权开始从基层转移到贸易主体手中,但同时政策端对玉米的提振也开始减弱。

所以,玉米必然要经历一个转换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中行情不可避免地出现震荡。

第三,东北、山东重现齐跌场面。

这可以说是一个非常明显的信号了,虽然之前也有过东北、山东齐跌,但是自年后以来并不多见,即便是出现也很短暂,且跌势也不大。

但这一次,山东上量持续猛增,价格下跌,而东北呢,也终于扛不住地挨个儿落价了。

我们认为,这也代表着,玉米阶段性高点结束,开始进入到了一个新的行情中。

那么,问题来了,山东、东北齐跌,玉米该不该慌?

或者说,玉米会不会大跌?

要回答玉米会不会大跌,就要先弄明白玉米为啥齐跌?

首先说山东。

山东玉米下跌就是上量又增加了,而这回增势有点猛,破千以后,玉米下跌,上量有所回落,但是没落多少,而且第二天马上又增上来了。

上量为啥增呢?

两方面原因:

一是余粮进入到了最后卖粮阶段,毕竟天气在回暖,潮粮也没必要再挺下去了。

二是贸易主体也看到玉米结束阶段性高点,且在已有利润的情况下,也考虑先把部分玉米出粮变现,落袋为安。

所以,上量增加,玉米自然要跌。

再说东北。

东北其实一直在硬挺。

为什么说是硬挺?

因为东北深加工因为要锁粮,所以被迫提价,但是经营压力也很大。

但现在随着天气回暖,最后这波地趴粮存不住了,而且再加上深加工释放信号,停收潮粮,这就更让市场坐不住了。

所以一时间,潮粮带动干粮,也开始下跌了。

但是我们认为,这波下跌只是玉米格局转变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震荡,既然是震荡,那就意味着波动不会太大。

且玉米有两个支撑:

一是政策大方向支撑。

虽然说随着售粮结束,政策端支撑下降,但其实是从显性支撑转到了隐性支撑,也就是说,虽然收储逐渐进入尾声,但政策对于玉米的调控仍在继续。

而调控的一个重点就是稳定行情。

一方面我们之前说过,在新一轮千亿斤粮食增产的任务中,玉米是重点增产对象,而玉米要增产,稳住玉米行情是第一要义。

另一方面,现在宏观大背景不景气,所以稳粮也更是第一要义。

第三是玉米一旦波动,不仅会影响玉米,还会影响其他谷物行情,比如小麦。

而我们之前分析,小麦供应过剩,是需要有一部分流入到饲用领域的,所以这也需要玉米来配合,这也是托住玉米的一个重要因素。

另一个支撑则是国际局面动荡。

前几天又有传出中美贸易摩擦有所缓和的消息,中国开始重新放宽对美玉米及大豆的进口,但这则消息没有得到证实,但也在市场上引起了一阵波澜。

但是这并不重要,因为中美贸易的摩擦不会是一个静态局面,而是一个动态局面,也就是说,今天这样,明天就可能那样,所以它依然是不稳定的。

国际局面动荡,这就更要求国内局面要稳定,尤其是粮食局面要稳定,更不宜出现大跌了。

所以我们依然认为,玉米的下跌意味着玉米开始进入到新的动荡阶段,但是大跌的几率不大,玉米的底部依然坚实。

本文完,欢迎关注并点赞,给个支持。

1 阅读:55

银杏说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