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商场关门,为什么我们都不愿意逛商场了?真相扎心了!

恨玉社会经济 2025-04-22 20:09:00

编辑|pt世界

曾几何时,商场可是热闹非凡的存在,是人们休闲购物的首选之地。1990 年北京国贸商城开业,那场面,人山人海,资本看到商机纷纷入场,商场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

到 2003 年后,超市行业更是迎来黄金时代。大量商场关门,2024 年全国超 1.2 万家实体店关停。这不禁让人想问,曾经辉煌一时的商场,为何如今这般落寞?

曾经人潮涌动的商场,现在好多都冷冷清清,空置率直线上升。想想当年那些大超市、大品牌,像大润发、沃尔玛、星巴克,纷纷撤场,多让人唏嘘。这背后原因可不少,电商崛起是重要一环。2010 年淘宝“双十一”购物节,吸引几百万顾客,带火了电商。

电商没高额房租、人工成本,价格优势明显,同样商品网购能便宜好多,还能方便地货比三家、看评价,甚至享受“次日达”。这让传统商场的“货架模式”显得又笨又没吸引力。商场自身也有大问题。

全国 80%的购物中心业态差不多,一楼化妆品、二楼女装、三楼亲子、顶楼餐饮,多年不变,消费者早没了逛的兴趣,都感叹逛一家就像逛遍全城。加上整体消费疲软,人工、水电成本上升,更是雪上加霜,永辉超市 2024 年就关店 85 家。

消费者需求变了,从单纯购物转向“社交 + 体验”,可多数商场还停留在“卖货”思维。也有商场在转型。河南许昌“胖东来”靠超预期服务赢得顾客,合肥百盛变“二次元圣地”客流量大增,上海静安大悦城靠主题快闪店收入可观。

商场的兴衰起伏,宛如时代巨轮下的一曲乐章,曾经的繁华已成过往,当下的转型则奏响新的旋律。这不仅仅是商业领域的变革,更是社会发展、人们需求变化的一个缩影。曾经冰冷的买卖场所,正逐渐转变成充满温度与活力的社交体验空间。

这启示着我们,无论是个人、企业还是社会,都要顺应时代潮流,勇于创新、敢于变革。只有如此,才能在千变万化的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在岁月的长河中绽放光彩。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1 阅读:33

恨玉社会经济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