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季节蔬菜是指在本无法正常栽培的季节内,利用特殊环境资源或采取保护性设施进行生产的蔬菜。
这种蔬菜也不是我们现代才有的产物,最早在《诗经》中就有记载,作为祭品的韭菜,就是中国最早的反季节蔬菜。
哪些是反季节蔬菜?
1
大棚蔬菜
这其实是我们最容易碰到的一类,尤其是那些顶着“本地出产”名号的大棚菜,就是名副其实的反季节蔬菜了。不过反季节蔬菜由来已久,也不是我们现代才特有的。
秦汉时期就出现了温室栽培,汉代人卫宏记载,秦始皇曾秘密派人在骊山附近找一片有温泉流经的山谷,种上甜瓜。地下有温泉的地方,冬季地面温度显著高于周围地区,甜瓜们以为春天到了,纷纷发芽生长、结出果实。
(宋人《秋瓜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西汉的皇家菜园——太官园,为了让皇帝在冬天也能吃到新鲜蔬菜,特意在菜地里盖起了房子,在房子里种上葱、韭等,并日夜不停地烧着不起焰的炭火,把房里烘得暖暖的。
代王祯的《农书》则叙述了另一种反季节蔬菜——韭黄的栽培方法:冬天来临的时候,把韭根移植到地窖里,用马粪培育。因为动物粪便内所含的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发酵、分解,会产生热量,有效提高地面温度。
2
从南方运往北方的蔬菜
我们把云南和海南出产的应季辣椒、番茄等蔬菜运到北方,来缓解北方冬季蔬果匮乏的情况,也算一种反季节蔬菜。
3
冷库的应急储备蔬菜
从冷库里搬出来的应急储备,比如出镜频率极高的蒜薹。
反季节蔬菜能吃吗?
顾虑一:打了激素,会促性早熟?
出现这样的担心,主要是因为人们把植物激素和动物激素混为一谈,但其实这两者没什么关系。在适合植物生长的条件下,植物觉得很舒服,体内就会产生一些“激素”,告诉自己要茁壮生长。
所以不管是真实的自然环境还是模拟环境,植物产生的激素都是一样的。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杜鸿祎等人2011年发表在《中国妇幼保健》期刊上的反季节水果摄入与女童性早熟的关联性研究中,收集了105名性早熟女童病例和反季节水果摄入量,最后并未发现反季节水果与女童性早熟的关联性。
顾虑二:农药残留超标,有毒?
大棚种植的反季蔬菜,农残超标的问题相比应季蔬菜更加突出。这主要是因为,大棚中气温较高、湿度大,蔬菜病虫害比较严重,导致农药使用量加大。而大棚光照不强、通风不好,不利于农药降解,在超量使用的前提下,非常容易出现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的问题。
不过在大棚中使用农药也是无奈之举,只要农药用量合理适当,就不会出现安全问题。为尽量除去蔬菜上的农药残留,我们在烹调之前,蔬菜一定要洗净,至少洗4~5次,同时配合洗果蔬的洗涤剂效果更好。
顾虑三:口感不好还没营养?
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受到太阳光照、温度的影响。比如大棚西红柿的糖含量确实比较低,口感也没夏季田地里产出的西红柿甜,这是因为西红柿中糖储备跟温度有密切关系。
实验证明,在27℃左右条件下生长成熟的西红柿中的果糖和蔗糖含量要显著高于其他温度下生长的同类指标。除了含糖量,温度还会影响西红柿的特殊气味,一般成熟期要在20℃以上才能更好地积累香气物质。
显然,冬天的大棚大多不能完全满足西红柿对温暖的需求,自然会影响到果实的口感。
除了味道,营养也是考虑的因素。不过,相对于口感,这种营养的变化对我们的影响要小得多。维生素C只有10%的变化,100克黄瓜相差不到2毫克,如果觉得营养不足的话,多吃个橙子或者一两片大白菜就能补回来。
如何选购安全又有营养的蔬菜呢?
01
首选当季的新鲜蔬菜;秋冬等蔬菜较少时节,适当吃反季蔬菜总比没有蔬菜吃来得好。
02
优先选择本地出产的蔬菜。
03
尽量少买形状奇怪的蔬果,如尖长的西红柿、硕大的草莓。
04
不选颜色异常亮丽、味道异常甜蜜的水果。为了让水果看起来漂亮,吃起来很甜,有人会添加明矾、甜蜜素。这样既增加重量,又能使未成熟、味道酸涩的水果变得清脆香甜。
05
不买颜色不完整的蔬果。经过催熟的蔬果,果皮或其他地方会留下青涩的痕迹。
06
黄瓜尽量选弯的,而不要选直的。因为很多菜农会在黄瓜生长期时喷射激素以帮助它们长的又粗又直。
07
土豆不要买表面过于光滑整洁的。因为在土豆成熟的时候,地蚕会啃食土豆,但有些农民在种土豆前会把种子浸泡在福尔马林液里,经过这样处理的种子种出的土豆地蚕就不喜欢吃。所以有虫眼的土豆是更健康的土豆。
最后总结一下,反季节蔬菜虽然口感营养方面会打个折扣,但是只要激素、农药是在安全范围内的,还是可以吃的。
毕竟在我们没有应季蔬菜吃的时候,反季节蔬菜也是能补充膳食纤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