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人拿着《三国演义》问我:要是五虎上将一个没死,全部跟着诸葛亮北伐,蜀汉是不是就能翻盘?这种问题就像是在问;给项羽配个坦克,能不能打赢刘邦,听着是很热血,仔细一想全是漏洞。
当年关羽在荆州干的那档子事,压根不是演义里吹的"威震华夏"那样。建安二十四年那会儿,他前脚刚水淹七军,后脚江陵城就被东吴摸了老窝。孙权派人提亲时,关羽那句;虎女不嫁犬子,听着倒是挺霸气,结果转头自家闺女真被东吴抓去当了俘虏。这事《江表传》写得明明白白,罗贯中都不敢这么编。就这政治水平,活到北伐也是给诸葛亮添堵的主。
再来说说老将军们的年纪,黄忠跟着刘备打益州都六十二了,到第一次北伐得七十八,真当他是天山童姥呢?《华阳国志》里记着,汉中之战打完,黄忠连庆功宴都没撑到就病倒了。
要说马超这哥们,是更让人唏嘘。当年西凉锦马超杀得曹操割须弃袍多威风,可自从投了刘备,整个人就跟泄了气的皮球似的。建安二十二年给刘备写请战书,手抖得连毛笔都抓不稳,最后还是让堂弟马岱代笔。这事《季汉辅臣赞》里写着呢。就这身子骨,你让他带兵去翻越秦岭?怕是刚到陇西就得躺担架了。更别说他在蜀汉混得还不如魏延,刘备封他当骠骑将军看着是挺风光,实际连个嫡系部队都没有,整天在成都当个吉祥物。
再看蜀汉的家底,那是更经不起折腾。建兴五年成都粮价暴涨三倍,百姓啃树皮的时候,诸葛亮还在筹备十万大军北伐,实际上能拉出去打仗的不到六万人。《汉晋春秋》爆过猛料,说蜀军士兵每天的口粮比曹魏少三分之一。就这条件,五虎将再能打,那也得是饿着肚子冲锋。
年轻人上不了位,才是真要命。看《魏略》就知道,魏延提出子午谷奇谋那年都五十了,在蜀汉还算"少壮派"。王平街亭之战前就是个管仓库的,姜维更惨,这会儿还在曹魏当基层军官。要是老将们全活着,这些苗子早被按死在基层了。后来邓艾偷渡阴平,成都连个能带兵的老将都没有,这不就是现世报?
在看曹魏那边,可是实打实的碾压局;景初元年人家户部统计四百多万人,顶蜀汉五个还拐弯。洛阳武库里屯着二十万领铁甲,诸葛亮到死都没见过这么多装备。《晋书》里说司马懿跟诸葛亮对峙,天天在营里开烧烤派对,为啥?人家耗得起啊!蜀军退兵不是因为打不过,是后勤彻底崩了。
最扎心的是蜀汉这招牌早就不灵了。曹丕搞禅让时玩得比王莽还专业,汉献帝活得好好的,刘备非要自己称帝。《傅子》里记着,连蜀中士族都觉得"汉室不可复兴"。诸葛亮在《出师表》里喊的"汉贼不两立",搁当时就跟现在喊"反清复明"差不多,纯粹自我感动。
说到底,老百姓爱听英雄传奇,可历史专治各种不服。成都武侯祠里香火旺了千百年,但真正该烧香的怕是都江堰,没有这个超级水利工程,蜀汉连三十年都撑不到。五虎上将活再久,也架不住益州就九十万人,要养十万大军。这数学题,比空城计难解多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