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问及《西游记》哪一章节最好看,恐怕很多读者都会脱口而出四个字:大闹天宫。
的确,作者吴承恩以他绝妙的想象力,在《西游记》的开篇详细描写了孙悟空如何拜师学艺、如何打进天庭的精彩故事。
明面上来看,孙悟空大闹天宫是为了坐上玉帝三界主宰的位置,但实际上孙悟空是无法参加蟠桃盛会,这才勃然大怒,闹出了后续一系列的风波变故。
孙悟空绞尽脑汁想参加天庭的蟠桃盛会,反观菩提祖师这边,神通广大的他为何却从不参加蟠桃盛会?
蟠桃盛会是天庭每隔五百年就举办一次的旷世盛宴,书中是这么写的, 七仙女对孙悟空说道:“上会自有旧规。请的是西天佛老、菩萨、罗汉,南方南极观音,东方崇恩圣帝,十洲三岛仙翁,北方北极玄灵,中央黄极黄角大仙,这个是五方五老。还有五斗星君,上八洞三清、四帝、太乙天仙等众,中八洞玉皇、九垒、海岳神仙,下八洞幽冥教主、注世地仙。各宫各殿大小尊神,俱一齐赴蟠桃嘉会……”
七仙女说得很清楚了,上至三清,下到没有官职的注世地仙,只要收到了邀请函,都能欣然赴宴,与玉帝、王母娘娘一同饮用御酒、享用蟠桃。
如果你是三界地位超然的大能者,甚至还能从太上老君那里得到一枚金丹。但不管是御酒、蟠桃,还是金光闪闪的仙丹,都能助赴宴者延年益寿,以此躲开500年一次的天灾。
原来在方寸山拜师学艺的时候,菩提祖师就曾对孙悟空说过,三界没有真真正正的长生不老,只因修仙者虽突破了寿元的瓶颈,却违背了大自然生老病死的规律,因而是天地不容,每隔五百年都会迎来三灾厉害。
可如果有缘喝下御酒、吃下金丹蟠桃,便能增添阳寿,无惧500年一次的天灾。
看到这里,就能理解没有收到邀请的孙悟空、青狮精,为何会怒火中烧、大闹天宫!
关于蟠桃盛会的好处,犹如洞内观火的菩提祖师自然知晓,可该如何解释菩提祖师从未出席天庭举办的旷世盛宴?
关于这一点,孙悟空也是成佛后才懂。
二、孙悟空成佛在《西游记》的第一百回里,孙悟空成功地将唐僧送进了雷音寺,完成了西天灵山托付的取经任务。
由于表现突出,孙悟空被如来大众封为了斗战胜佛,是唐僧座下唯一一个成佛的弟子。
尽管《西游记》的故事写到这里便戛然而止,但身为读者的我们很想知道孙悟空成佛之后的故事。
答案显而易见,以孙悟空的性格脾气来看,他成佛之后必然留在雷音寺里继续修行。孙悟空是天地所生的灵明石猴,任何艰涩难懂的法术都能一学就会、一会就精。
因而没过多久,在佛法的加持之下,斗战胜佛孙悟空就炼成了一双慧眼。
孙悟空的这双慧眼和如来佛祖一样,能洞察三界万事万物,任何人任何事在慧眼面前都没有奥秘可言。
一日,孙悟空睁开慧眼扫描三界,赫然发现菩提祖师不参加蟠桃盛会的真正原因。
三、真正原因原来孙悟空睁开慧眼一边扫描一边冥想,想到了多年前第一次来到方寸山的情景。
那时孙悟空在樵夫的指引之下寻到了菩提祖师的斜月三星洞。
孙悟空刚走到洞门口,就看到一个硕大的石碑,石碑上有一副对联,上联写着灵台方寸山,下联写着斜月三星洞。
无论是灵台方寸,还是斜月三星,都和“心”有关。等于说,关于菩提祖师的一切都和心灵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就能解释当时一心一意拜师学艺的孙悟空为何会被菩提祖师破例收下,也能解释孙悟空有了二心之后,为何立时被菩提祖师扫地出门。
有趣的是,在86版《西游记》里,编剧给菩提祖师的那一副对联增添了一个横批,即:天外仙宗。
笔者认为这个修改有画龙点睛之妙境。
“天外仙宗”一来暗示菩提祖师不像三界诸仙那般争权夺利、阳奉阴违,这也和对联的“心”遥相呼应,证明菩提祖师心如止水、超凡脱俗。
其次,“天外仙宗”还暗示菩提祖师已经超然于天庭之外,不但不接受玉帝的管辖,也不愿抛头露脸,与三界诸仙同朝为官。
既然是天外仙宗,就算玉帝、王母娘娘有心邀请菩提祖师参加蟠桃盛会,可菩提祖师如此这般超凡入圣的大能者,又怎么会委身赴宴?
恐怕就算是9000年一熟的大蟠桃、历经千锤百炼的金丹,也早被菩提祖师视为粪土,菩提祖师又怎么可能为了得到蟠桃金丹,特地跑到瑶池,和其他神仙一样对着玉帝三磕九跪、俯首称臣?
反观玉帝这一边,菩提祖师的清高与孤傲,就算是身为三界主宰的他也无可奈何,毕竟天外仙宗无与伦比、非同小可。
各位朋友,你们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