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婆媳关系”正在流行:婆婆不受气,儿媳不委屈,老公不为难

我是棉花糖妈妈 2025-04-04 03:18:32

听过这样一句话:母女是血缘关系,婆媳是社会关系。

这句话看似有些不近人情,却真实道出了婆媳关系的真相。

朋友华华曾给我吐槽她婆婆:

家里公公婆婆我老公和我一起吃早饭,我婆婆只煮2个鸡蛋,把两个煮鸡蛋分别放在我老公和我公公跟前,意思只给男人吃。

我一拍大腿:艾玛那你赶紧煎上2个金光灿烂的荷包蛋,滴上生抽老醋,当他们面自己一个人吃!

鸡蛋又不是什么金贵的东西?这年头连一个鸡蛋都吃不起吗?

你看,婆媳矛盾就是这么来的。

这个世界遇到百般挑剔的婆婆是一件悲剧,但是遇到那种什么都没有主见,不懂得协调婆媳关系的废物儿子,那才是踩到狗屎的晦气。

与其渴望与婆婆亲密无间,不如放下过高的期待,以相敬如宾的态度相处。做好本分,再谈情分。

发现一种“新型婆媳关系”正在流行:婆婆不受气,儿媳不委屈,老公不为难。

婆婆、媳妇、儿子不能生活在一条直线上,只有保持距离,各占一点,才可以形成一个三角形。无论是何种形态的三角形都具有一个特点,就是稳定性。

婆婆有边界感

我家小区里有一位60多岁阿姨,她有一句让我觉得很通透:

我儿子成家了,儿媳妇是唯一的女主人,我闪一边。有需要我帮忙的时候我出现,不需要的话我闪退。

阿姨表示:我做了7年的婆婆,关系还算健康。没生孙女之前,和小两口分开住,他们一个月回来一次。

生娃后,我和亲家轮流去他们小家庭带两个月的娃。

在小家庭里,儿子工作忙不顾事,家中大小事儿媳妇作主。我反正是啥事都不做主,有事多汇报,中餐简单点,晚餐要丰盛(儿子儿媳妇下班了)。

边界感认清楚,关系就好相处了。

深以为然。

我是支持结婚了就是组建了新的家庭,双方父母都应该认同并接受这个观点,并且让小家庭学会独立,和子女保持距离才是最好的。

必须明白一点:你将孩子带到这个世界,是让他(她)成为独立的个体,而不是谁的附庸。

小家庭不在大家庭的内环,是能单独运转的集体。

婆婆不是妈,儿媳也不是女儿,婆媳本来就是婚姻的副产品,两个人只有利害关系,没有直接关系。

可能很多婆婆都说过:放心吧,我把好(儿媳)当闺女一样对待。

我婆婆从来没有说过这句话,大概她是理科女的原因。

在外人看来,我们俩关系很好,回家我们各自很清楚:我们都是彼此的客人。

结婚8年,婆婆跟我们住了大概5年,4年带娃,一年帮我调理身体做家务。

外人看着我们关系很好,像母女。其实内心里,她没有把我当女儿,我也没有把她当亲妈,该有的距离感还是有。

我觉得,我们更像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她对我好了,她儿子才会好过。我对她好了,我的孩子才会好过。

做母亲的,只有孩子好了才会好。

所以,到最后大家都通透了,不必要争吵,没必要闹矛盾,因为闹到最后受伤的是整个家庭,包括自己。

现在我跟婆婆的关系是合作关系,一起合适把家里打理得更好,这是我们的共同目标。

相敬如宾,找到适合的平衡点才是最重要的。

老人有老人的生活习惯,年轻人有年轻人想要的生活方式。

老人和年轻人在一起生活,一定要把握住尺度,大事不糊涂,小事越糊涂越好,用自己的德行去影响下一代人,比说教更有意义。

相处有分寸,保持“一碗汤”的距离,近了太烫,远了太凉,恰到好处彼此才舒服。

老公拎得清

我有个朋友,她婆婆也是偏心儿子,坐月子的时候,朋友老公不在家吃饭,就随随便便做两个菜。

朋友老公回来就一桌子菜,还说她儿子是一家之主。

月子结束,朋友老公就把婆婆送走了,这样脑子不清楚的婆婆,是没办法和儿媳妇好好相处的。

老公是婆媳相处中特别重要的一个角色,老公也是最好的润滑剂。

如果对婆婆不满的话,不要直接说,可通过老公的协调,婆婆也会更愿意接受儿子的解释。

同时自己也都冷静下来,也有情绪缓冲的时候,问题就好解决了。

人生就好比一场戏,演好自己的角色才是成功的关键。

老公很重要,我俩结婚这么多年了,到目前为止,我没听到我婆婆说我的闲言碎语,老公都帮我挡了。

只要老公给力,生活就会顺心很多。

夫妻间吵架是很正常的事,如果父母什么事都掺和进来,并时刻偏袒自己的孩子,只会另一方不满,把关系推向更糟糕的境地。

一个家庭想要过得好,靠得是彼此之间的真诚、体谅,是少点算计,是多点包容,是在面临家庭困境时,有人愿意多承担一点,有人懂得多感恩一点。

一个家庭想要过得好,靠得从来不是什么赤裸的威胁、警告,也不是“我有我怕谁”的蛮横和一次次的嘴皮子功夫。

一家人最好的状态莫过于:父母有父母的天地,子女有子女的幸福。

常常探望,相亲相爱;彼此挂念,互不干涉。

0 阅读:0

我是棉花糖妈妈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