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元帅之才?
一是对国家的发展走向要有重大的贡献。因为我们要分清楚元帅和大将的区别:元帅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这是属于国家层级的荣耀,不仅仅只是指军事人才了;大将全称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指的仅仅是军事范畴的军衔。因此,元帅之才,不仅仅局限于军事,而是要在国家战略层次,付出自己的才智。
二是军事才能非常杰出。元帅毕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最高军衔,没有过人的军事才华,是不可能在军中立得住脚。由于解放战争结束得很快,其实有很多军事才能过人的将领,其才华并没有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三是具备长远的战略观。为将者可以只讲战术,为帅者必须要注重战略。济南战役,战术型上将许世友,就难以领悟元帅之才粟裕的战略意图,导致“歼灭一部分援敌”的目标没实现。
四是有独当一面的工作履历。例如三野离开粟裕后,指挥能力与粟裕存在一定差距,这就说明三野的很多将领缺乏独当一面的工作能力,如:宋时轮、叶飞等,虽然是猛将,但不能称之为“元帅之才”。叶飞独当一面打金门,打出了三野军事永远的疼;宋时轮独当一面打长津湖血战,但指挥调度不如粟裕精巧,三野将士伤亡代价大。
经过以上四个硬条件的筛选,虽然我军将星闪烁,能打的名将特别多,但真正具备元帅之才的人非常少。十大元帅自然是当之无愧的元帅之才,十大大将当中的粟裕、陈赓也是公认的元帅之才。但57名上将,其实也有三个人具备元帅之才,但因为资历、职位、战功等各种原因,无法评为元帅。
一、邓华,从带兵的好助手,到统帅百万志愿军的帅才邓华将军绝对可以称得上是智勇双全,具备元帅之才。彭德怀元帅曾说过:“邓华知识面广,头脑还很灵活,考虑问题眼光独到且周到,作战还有勇有谋,是个带兵的好助手。”
抗美援朝前期,邓华就以卓越的军事才华,力压陈赓、韩先楚等名将,成为志愿军第一副司令。到抗美援朝后期,邓华将军更是从“带兵的好助手”转化为独当一面的志愿军司令员,这其实在级别上就是元帅坐的位置了。
邓华在做志愿军司令员期间,展现了过人的军事才华和战略观,带领超过100万志愿军抗住以美帝为首的联合国军的各种挑衅,赢得了1952年秋季反击作战、上甘岭战役、1953年夏季反击战役和金城战役等一系列胜利,圆满收官抗美援朝。
抗美援朝的胜利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更为重要的一点是,自清朝丧失的大国地位得以恢复,中国至少在周边地区说话重新算数。从这一方面看,邓华将军在抗美援朝的贡献,对于国家未来的发展也是属于元帅级别的贡献。
二、韩先楚,一直处于重要战略位置,直接震慑苏联韩先楚具备敏锐的过人军事才华,相信没有人反对。57名上将,只有韩先楚,在建国后,一直处于重要战略位置,让他持续独当一面,发挥重要的军事震慑作用。
论对国家的发展走向有重大的贡献,韩先楚的解放海南岛之功,就是元帅级别的贡献。我们经常听到美国一直在说“南海自由航行”的问题,说我国过于霸道,掌控南海,影响了他们的自由航行。这说到底,其实就是妒忌我国对南海的实际海域控制权。之所以美国有这种妒忌,很大程度是韩先楚将军给我们带来的。如果不是韩先楚,海南岛就是二个台湾,我国将彻底失去南海主权;如果台湾、海南两大岛被切断,新中国将被堵在陆地上出不去,我国现在能否在“南海自由航行”都很难说了。
论具备长远的战略观, 抗美援朝第四次战役,先打砥平里还是先打横城?韩先楚展现了元帅级别的战略观。最终横城战役虽然打的好,也只是战术性的胜利,无损美军的实力;而砥平里在美军增援后,美军的战线就能连片,我军只能全线转入防御,这是战略上的失败;因此,在先打砥平里还是先打横城的选择上,韩先楚的战略眼光,还是稍微超前一些。
论独当一面的工作履历。韩先楚先是接替叶飞做福州军区司令员,专门负责台湾老蒋残余势力可能采取的军事行动;后续,中苏交恶,需要一位名将压阵,韩先楚担负更为重要的兰州军区司令员,镇守西北,威慑苏联。
可见,中央一直将韩先楚作为“帅才”在使用。
三、王震,做到“正国级”的上将元帅之才,不仅仅局限于军事,更在于政治,也就是说对国家的发展走向要有重大的贡献。王震上将是为数不多的在军政领域,都取得很大成就的开国上将,最后他甚至做到了“正国级”的上将。
王震在八路军时代开始,就长期军政一肩挑。八路军时期,担任八路军120师359旅副旅长,旅长兼政治委员等职;解放战争时期,担任第一兵团司令员兼政委。这些履历,让王震独当一面的军事指挥才能得到了很好的展示。
尤其王震的新疆建设兵团,既当战斗队,又当生产队和工作队,维护了边境的繁荣和稳定。一直持续到现在,新疆建设兵团作为唯一个兵团保留下来,并没有落后于时代的发展,至今仍然是我国最经济最稳妥的国防策略,发挥着保卫边疆的重要作用,这一巨大贡献,是其他任何上将都难以比肩的。
综上所述,邓华、韩先楚、王震虽然是位居上将,但他们都身具“元帅之才”,虽然在1955年授衔中没有被评为元帅,但在建国后,彻底释放出他们的才华,为国家做出了元帅级别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