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峰山深处有条无名小溪,溪水清可见底,常年叮咚作响。溪畔有座茅屋,住着一位姓田的老者,村人皆唤他"田处士"。这田处士来历颇奇,原是江南富户子弟,年轻时中过举人,后因看透官场黑暗,散尽家财,独自隐居到这深山老林中来,算来已有二十余载。
田处士虽居山林,却不减风雅。茅屋前种着几丛瘦竹,檐下挂着自制风铃,山风过处,叮咚之声与溪水相和,别有一番清趣。这日清晨,田处士照例沿溪散步,忽见上游水光反射处,有一物半浸在水中,形貌奇特。
近前细看,竟是块天生奇石!那石长约五尺,高约三尺,通体青灰,形似一头卧地休息的毛驴。驴头微侧,似在聆听溪声;四腿蜷曲,仿佛随时准备起身;最妙的是臀部一道天然石纹,恰如驴尾轻甩。整块石头浑然天成,无半分人工雕琢痕迹。
田处士看得痴了,竟对着石头作了一揖:"石兄在此静卧多年,可是等候田某?"说罢自觉好笑,却又忍不住抚石感叹:"形神兼备,真乃造化神工!"
自此,田处士每日必来与石驴相伴。清晨携一壶山茶,对石品茗;午后带本闲书,倚石而读;傍晚时分,更会提一葫芦自酿的梅子酒,与这不会言语的知己对酌。说来也怪,每逢酒过三巡,田处士便觉石驴眼中似有灵光闪动,栩栩如生。
"石兄啊石兄,"田处士常醉醺醺地拍着石头说话,"你若有灵,当知我田某半生浮沉,如今只求这一溪一石,了此残生..."
山民们常见此景,起初觉得可笑,久而久之反生敬意,都说田处士已修成"物我两忘"的境界。那石驴被传得神乎其神,有人甚至专程前来焚香祭拜,求取"石驴仙"保佑。
这一日,田处士正在溪边为石驴梳理"鬃毛"——实则是清除石缝中的青苔。忽听得远处人声嘈杂,抬头望去,只见一队人马沿溪而来,为首的是个身着锦袍的胖子,骑着高头大马,正是山下镇上有名的富商贾万金。
这贾万金靠放印子钱起家,心黑手狠,人称"贾剥皮"。今日他带着家丁上山,说是要寻些奇花异草给知府老爷祝寿。远远看见田处士和石驴,贾万金眼前一亮,催马近前。
"好一块奇石!"贾万金滚鞍下马,围着石驴转了一圈,啧啧称奇,"这模样,这神韵,活脱脱就是头真驴!"
田处士见来人气势汹汹,心中不悦,却仍拱手为礼:"这位老爷,此石与老朽相伴多时,还望..."
"老头儿,"贾万金打断他,"这石头我要了!正好给知府大人作寿礼。"说罢挥手招呼家丁,"来人,给我搬上车!"
田处士大惊,扑在石驴上:"使不得!此石乃天地灵气所钟,强取必遭天谴!"
贾万金狞笑:"天谴?在这青峰山一带,我贾万金就是天!"喝令家丁,"把这老不死的拉开!"
四五个壮汉一拥而上,硬生生将田处士拖开。老人挣扎不脱,眼见家丁们用粗绳捆住石驴,用木杠抬起,急得双目赤红:"强盗!畜生!你们不得好死!"
石驴离地时,田处士分明看见驴眼中闪过一丝悲色,更听见一声若有若无的嘶鸣。他浑身一震,挣脱家丁,追着运送石驴的队伍跑了半里地,直到气力耗尽,跌坐在尘土中,眼睁睁看着石驴消失在山路拐角。
当夜,田处士高烧不退,满口呓语,只反复喊着"石兄"二字。村人请来郎中诊治,说是急火攻心,开了几副药,却不见效。老人日渐消瘦,眼看就要不行了。
再说那石驴被运到贾府后,贾万金命人用红绸包裹,摆在正厅中央,越看越爱,自以为这寿礼必能讨得知府欢心。谁知当夜三更,府中突然响起一声凄厉的驴叫,惊得全家老小从梦中跳起。
贾万金提着灯笼四处查看,发现声音竟来自石驴!那石头表面渗出细密水珠,在月光下如泪光闪烁。贾万金心中发毛,强自镇定:"必是石头受潮,风吹孔隙发声。"命人用厚布将石驴裹紧,又派家丁彻夜看守。
次日,贾万金迫不及待地将石驴送往知府衙门。知府李大人一见果然大喜,重赏了贾万金,命人将石驴安置在后花园的假山旁,供宾客赏玩。
当夜,更诡异的事发生了。子时刚过,知府内宅突然响起震耳欲聋的驴叫声,一声高过一声,如同厉鬼哀嚎。李知府从睡梦中惊醒,只见窗外石驴所在处青光冲天。他战战兢兢地推窗望去,差点吓晕过去——那石驴竟在园中来回走动,每一步都踏得地动山摇!
"妖...妖怪!"李知府瘫软在地,尿湿了裤子。
全府上下乱作一团,有胆大的家丁举着火把靠近,石驴却又恢复如常,一动不动。如此一连三夜,知府衙门被闹得鸡犬不宁。李知府疑是贾万金故意献妖物害他,将其抓来打了二十大板。贾万金百口莫辩,只好重金请来道士驱邪。
道士开坛作法,绕石驴走了三圈,突然脸色大变:"此物非妖非怪,乃山中灵物,与人有夙缘。强取豪夺,已触天怒!速速归还原主,否则大祸临头!"
李知府哪里肯信,反骂道士与贾万金串通骗人,将二人一起轰了出去。转眼到了知府五十大寿之日,衙门张灯结彩,宾客盈门。正当李知府得意洋洋地带着众人观赏石驴时,晴天一声霹雳,那石驴竟从内部爆裂开来!
碎石飞溅中,一块三尺高的石碑巍然矗立,上刻四个血红大字:"贪者必亡"!
李知府当场口吐白沫,昏死过去。三日后不治身亡。贾万金也遭了报应,家中接连失火,库房金银不翼而飞,不出半年便倾家荡产,沦为乞丐。
消息传到青峰山时,田处士已病入膏肓。村人正商议后事,忽有孩童跑来报信,说溪边出现了奇事。众人赶去一看,只见当初放置石驴的溪岸上,散落着无数碎石,形状竟与知府衙门爆裂的石驴碎片一模一样!
更奇的是,当村人们将碎石拼凑起来时,那些石块仿佛有灵性般自动吸附,不多时便恢复了石驴原貌,只是浑身布满裂纹,如一件修补过的瓷器。
村中老者叹道:"灵石有情,这是回来见田先生最后一面啊!"众人忙将石驴运回茅屋,安置在田处士床前。
昏迷多日的田处士似有所感,竟睁开了眼睛。看到石驴,他枯瘦的脸上浮现笑容,颤抖着伸手抚摸那些裂纹:"石兄...你...你也受苦了..."
就在他指尖触及石驴眼睛的一刻,一道细小的裂缝中突然渗出一滴红色液体,如血似泪,顺着石面缓缓流下。田处士用碗接住,一饮而尽。
第二天,田处士的病奇迹般好转。不出半月,便能下床走动,继续他与石驴的晨昏相伴。只是石驴眼中的那道"泪痕"再也无法消除,成了永远的印记。
有好奇者夜间潜伏在溪边,说曾见石驴眼中红光闪烁,与田处士对饮畅谈。但问及时,田处士只是笑而不答。
多年后,田处士无疾而终,村人将他葬在石驴旁。下葬当日,石驴眼中再次流下血泪,渗入泥土不见。翌年春天,坟头长出一株奇树,树干扭曲如驴,风过时枝叶沙沙,恍如低语。
而那血泪的传说,至今仍在青峰山一带流传。老人们说,那是天地间至纯至真的灵性,见不得人间不平事,故而化泪警示世人:贪心不足,必遭天谴;赤诚相待,金石为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