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是2025年2月12日,星期三,农历是正月十五日,这也是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
这一天,不仅是春节之后的又一高潮,标志着春节的结束,同时也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美好的祈愿。

在元宵节当天就有不少的习俗和禁忌,老辈人就说了,每逢元宵节不管多忙‘1要走,2要吃,做3事,2禁忌’,家旺人更旺。那么,这其中究竟藏着怎样的奥秘呢?让我们一同来了解下吧。
先来看看“1要走”。指的是在元宵节当天要“走百病”。这一习俗由来已久,在元宵当天的傍晚时分,妇女们相约出游,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或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她们身着华服,欢声笑语,在月光与花灯的映照下,构成一道独特的风景。走在街头巷尾,将过去一年的烦恼与病痛统统抛却,带着崭新的姿态迈向新的一年,这一走,走出的是对健康的期许,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虽然说走百病有点夸张,但是经历过繁忙的春节,人的心情可能也比较压抑,此时出去走走,出了一身汗,情感得到了释放,心情也舒畅了,自然身体就好了,也就少生病了。所以元宵节到了,大家不妨和好友、家人们一起出去走走吧!去公园、河边,或者是小区里走走都是可以的。
然后是“2要吃”。说的是在元宵节当天,有两种食物应该吃,首当其冲的自然是元宵。一颗颗圆润饱满的元宵,在锅中翻滚,恰似生活的美满团圆。元宵的馅料丰富多样,甜的有黑芝麻、豆沙,咸的有鲜肉、荠菜,每一口都是家的味道。
一家人围坐,品尝着这软糯香甜的元宵,温馨的氛围弥漫开来,亲情也在这一食一酌间愈发深厚。

除了元宵,有些地方还讲究吃汤圆。汤圆与元宵虽形似,但制作工艺略有不同。汤圆口感细腻,更像小家碧玉般温婉。吃汤圆,同样寓意着团团圆圆,是对家庭和睦、幸福美满的深情祝愿。
接着就是“做3事”。在元宵节当天,也是比较忙碌的,其中重点就是闹元宵,而要闹的话就要做一些事,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三件事。
其一为赏花灯。夜幕降临,大街小巷华灯初上,五彩斑斓的花灯争奇斗艳。有象征吉祥如意的龙凤灯,活灵活现;有讲述神话故事的人物灯,栩栩如生;还有可爱俏皮的动物灯,憨态可掬。
人们穿梭在灯海之中,仿佛置身于梦幻世界,感受着节日的热闹与喜庆。

其二是猜灯谜。灯谜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谜。这不仅是一种娱乐活动,更是一场智慧的较量。
当人们绞尽脑汁,最终猜出谜底时,那份喜悦与成就感油然而生,也为节日增添了几分文化气息。
其三是看舞龙舞狮。舞龙者高举巨龙,上下翻腾,似蛟龙出海;舞狮者则模仿狮子的各种神态动作,或跳跃,或嬉戏,为节日增添了浓浓的欢乐氛围。这一舞,舞出的是生机与活力,是对新一年的美好展望。
最后是“2禁忌”,一忌吵架。元宵佳节本是阖家欢乐的日子,若因琐事争吵,不仅破坏了节日的祥和氛围,还可能影响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在这一天,大家应相互包容,和和气气,用笑容与理解传递温暖。

二是忌杀生,同时也忌讳倒污水、垃圾。传统观念认为,正月十五是天官赐福的日子,这样的日子宜放生祈福,而忌讳杀生的。
同时将污水、垃圾倒掉,就如同倒掉了福气与财运。所以,这一天要妥善存放垃圾,待明日再清理,寓意留住福气,财运亨通。
元宵佳节,是传承千年的文化瑰宝,每一个习俗、每一项禁忌,都饱含着先辈们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期许。

在这一天,无论多忙,都别忘了“1要走,2要吃,做3事,2禁忌”,让我们在传承中感受节日的魅力,祈愿家旺人更旺,开启新一年的幸福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