硒香氤氲处山水亦有情——石台县以"舌尖经济"解锁乡村振兴新篇章

营看江淮 2025-03-22 03:53:22

晨雾未散的石台村落,炊烟袅袅升起。灶台上咕嘟作响的砂锅里,翻滚着白玉般的硒米粥,掀开木盖的瞬间,田野清香裹挟着柴火气息扑面而来。在这片被青山环抱的土地上,"中国原生态最美山乡"的美誉不仅是视觉享受,更化作味蕾上的诗意栖居。近年来,石台县深挖“美食+”潜力,让富硒米香飘四方、非遗大叶粑唤醒乡愁、硒餐盛宴引爆流量,走出了一条“以味引客、以食兴旅”的生态价值转化新路。

从田间到餐桌:生态食材实现华丽转身。

田间地头的富硒稻穗随风摇曳,农户们弯腰拾穗的身影与金色波浪构成动人画卷。"过去只知地里刨食,如今这黑土地里长出了金疙瘩!"68岁的王大爷捧着硒米笑得合不拢嘴。通过“硒餐标准化工程”,富硒米、高山茶叶、林下菌菇等特产不再局限于土特产柜台,已变身成为高端酒店的主厨秘方,“富硒”金字招牌的响亮助力生态食材进一步向旅游商品转化。富硒干渣肉入口即化的醇香,硒米糕咬下去绵软香糯的惊喜,让五湖四海的游客因一顿饭记住了这个皖南山城。

老味道有新传承:美食IP点燃文化共鸣。

“我们石台人啊,把日子都揉进这大叶粑里了。”艾草的青涩、糯米的甘甜,在一个个布满皱纹的手掌间化作治愈的味道。如今这道承载着年节记忆的传统小吃,不仅登上了石台人日常餐桌,更通过冷链物流变身“可带走的乡愁”,走进商超、走进千家万户,传统美食焕发出时代活力,唤醒漂泊游子的舌尖记忆,让人不用隔着屏幕就能咂摸出故乡的滋味。用土原料熬出真滋味可不止于此,一道承载山野风味的“螺蛳鸡”,以其独特的烹饪技艺成为餐桌上的新名片。取秋浦河畔鲜螺蛳与散养土鸡同炖,螺肉鲜嫩、鸡汤醇厚,被誉为“山水相逢的味道”。石台锅贴饺、一品锅等“山野味道”更被列入“必吃打卡清单”。最令人称奇的莫过于"跟着节气吃石台"的饮食智慧。立春尝蒿子粑、冬至品腊味锅......石台用节气饮食IP串联四季旅游热点。当骑行爱好者沿着秋浦河畔追寻"硒餐地图"的踪迹,在螺蛳鸡腾起的袅袅热气中,邂逅的不仅是山水胜景,更是农人捧出的赤诚匠心。当“石台味道”与山水画卷交织,这座皖南小城正用热气腾腾的烟火气,诠释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硒餐推介:让“石台味道”行走四方。

晨光熹微的东方红广场上,人声鼎沸,“好客石台 共享硒餐”美食嘉年华活动在此拉开帷幕,石台腊肉、富硒米酒等富硒产品亮相农特产品展销区。摄影家们举着长枪短炮,骑友们为美食驻留脚步,食客们带着满足的笑容与伴手礼归去,正如诗人笔下"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温柔注脚。石台文化旅游资源与自行车赛事相结合,以缤纷活动为引,串联起体文旅各个板块,深山美味突破地域限制,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骑行爱好者来石台旅游。富硒农耕体验园、稻田艺术观光区等新业态,更让游客从“看风景”转向“品生活”,形成“吃在石台、游在石台、留在石台”的消费闭环,让生态资源转化为可品尝、可体验、可带走的文旅IP。

夜幕降临时分的石台,灯光照映下的街道饭馆,那都是街头的“硒餐体验中心”,一箸一味,皆是风景。从深山到城市展台,从农家土灶台到电商直播间,石台人用对土地的敬畏之心,将自然的馈赠淬炼成跨越山海的味觉密码。当硒餐产业带动全县农户增收致富,当昔日普通的县城小餐馆迎来游客争相打卡,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乡村振兴的鲜活样本,更是石台人对土地最深情的告白——那些扎根大地的力量,终将在舌尖绽放。(刘菲 郑回香)

0 阅读:0

营看江淮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