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市文昌街道建设社区积极探索党建引邻聚民心、机制促邻定民心、服务暖邻贴民心、阵地惠邻舒民心、活动近邻乐民心“五邻”工作法,不断提升本领意识,有效推进社区治理。
党建引领聚民心。不断拓展党的组织有形覆盖,把党组织建在网格、党员嵌入网格中。构建“社区党总支+小区党支部+网格党小组(9个)+党员中心户(24户)”的四级组织架构,实现组织触角全覆盖。建立诉求响应闭环机制,类似化解居民矛盾纠纷隐患65条、解决各类诉求60余件,收集社情民意100余条,办结率达93%。
机制联邻安民心。围绕居民要知晓、居民要参与、居民要监督、居民要满意的“四要”标准,建立健全社区党组织、小区党支部、物业公司、职能部门“四方”联动机制,搭建问题收集、协商议事、分办落实、监督反馈平台,进一步把阵地使用好、把群众凝聚好、把自治保障好、把问题解决好,推动形成“民事民商、民事民议、民事民管”治理格局。
服务暖邻贴民心。紧扣“力量下沉”和“在职党员干部进社区”行动,结合“红色治理季”、“党员亮身份”推进宣传政策、协调处理网格事务等工作。召集小区物业、在职党员干部、热心居民不定期开展“夜话物业”,建立由物业服务人员、在职党员和小区退休党员共37人组成温情服务队,提供小家电维修、换季清洗电风扇、义诊、代购、代办等,惠及群众700余人次。

阵地惠邻舒民心。坚持“资源整合、共建共享”原则,打造小区内部党群服务站2个,完善服务内容,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健康咨询、文化展示、运动健身、议事决策等公共服务,搭建起多元共治的桥梁和纽带,让党员、群众随时随地能找得到组织、享受便利服务。
活动近邻乐民心。树立“社区靠群众、群众靠发动、发动靠活动、活动靠带动”的工作理念,通过不限定形式、不追求规模开展系列“睦邻活动”,切实营造了良好的节日氛围,增强了邻里互动,拉近了干群关系,让居民群众在活动中从“陌邻”变“睦邻”,由“旁观者”变为“参与者”,促进睦邻关系和谐,让“生人社会”变“熟人社会”。(陈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