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嫂子生第一胎,在孩子出生后三天我妈去了。
当时哥哥家还没有请住家保姆,只有一个月嫂照顾孩子,嫂子的月子则是由她娘家姐姐伺候的。
我妈才去了两天,就和嫂子说:我看这个月嫂不太行啊!你看看她多浪费?给孩子擦嘴,擦手都要用卫生纸,那么大一卷子白花花的纸,在我们农村都不舍得用,但是她却仅用一天就完了。
嫂子笑了起来,说:妈,没事, 一卷纸值不了几个钱,又不贵,用就用呗!
但是俺家老太太偏偏就不干,心想我孙子的皮肤那么娇嫩,就跟那没煮熟的鸡蛋白一样,晃晃悠悠的,换谁会舍得用那么粗糙的卫生纸去擦鸡蛋白啊!
老太太不懂网购。
跑遍了小半个杭州城,最后才在很远的郊区找到家布匹店,那里有卖那种乳白色的土纱布,买了大概五六斤。
回家后全部都截成了方方正正的小手帕,就像之前那种白纱的棉口罩一样,好几层。
我妈是又洗又烫,然后放在大太阳下面爆晒,告诉月嫂,以后再给我孙子擦嘴巴,就用这种软纱布擦,脏了就换,洗干净后用热水消毒,晒干还可以继续用。

此后嫂子家就再也没人用卫生纸擦嘴了。
现在家里三个孩子,包括我哥哥和嫂子,一家人出门兜里都必须要装个白色的小方巾。
擦嘴,擦手都用方巾。
嫂子到现在都不会用面巾纸或者湿巾纸。
她说我妈做的纱布软手帕特别好用。
在她的影响下,我和弟媳妇也从来没用过湿巾和面巾,我们擦脸用毛巾,出门包里就带着我妈坐的小纱布手帕,既方便又健康,还经济实惠,可以反复利用。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之前八十年代时候的老式卫生纸,一刀一刀的,说白不白,说黄不黄,挺柔软那种。
我从小到大就是用的那种纸,是我妈特意去批发的,特别便宜,她买一次都是两大摞,十斤起步,既实惠又方便。
后来我们兄妹三人都结婚了,家里就剩下她和我爸了,用纸量不大,不过她也学会了网购,主要还是心疼钱,想着给我们淘换点便宜货,几乎每隔半年都要发几十斤的老式卫生纸,一家寄上十斤。
刚开始我嫂子可嫌弃了,说:现在人也不缺那点卫生纸钱,城市里那些雪白发亮的纸都用不完,谁还用这种老土的东西呢?一扯就断,不耐实。
但是我妈特别固执,非得说现在的纸就没有过去的好,你看现在的纸很白吧!告诉你,那是加了增白剂的,老式的纸是不是颜色发黄?那才是正经的,木头的颜色不就是发黄嘛!
她一番歪理,谁也说不过她。
刚开始的时候,嫂子根本不愿意用我妈寄的老式纸,也不让孩子们用,为了不浪费,那种纸也就我哥一个人用。
但是时间久了,她也慢慢开始用了,而且隔不了多久就要给我妈打电话:妈,家里的厕纸没有了,你从老家再给买点寄过来吧!

我妈说:你自己买嘛!现在网络多发达。
嫂子撒娇:不行,我买的没有你在老家买得好啊!你都用了一辈子了,你懂,还是你买吧!
说起来好笑,谁能想到我哥哥开那么大的公司,嫂子名下资产过千W,在她的名牌包包里,却永远装着农村婆婆做的小手帕,厕所里还在用八十年代的卫生纸呢!
说完我嫂子 ,再来说说我。
我妈可是帮了我的大忙了,要不是有她这个固执己见的老太太,指不定我家孩子现在什么样呢?
老朋友们都知道,我生我家孩子的时候遭老罪了,结婚三四年都没有怀孕,好不容易有孩子了,几个月的时候又被检查出得了子宫肌瘤。
胎儿长它也长。
好多人都说我这辈子要不了孩子了,肚子里长了鸡蛋那么大的肉球,这种情况下咋可能再生孩子呢?
怀胎十月,我可谓经历了千辛万苦,曾经自己悄悄写过遗嘱,为了这个孩子,我可以连自己的生命都愿意放弃的。
如此艰难才得了个儿子,你说能不宝贝吗?
我们一家人真很不得把这孩子捧在手掌心宠着。
两个姐姐家的孩子都是断了母乳就吃奶粉的。
前二十年最流行的婴幼儿奶粉就是伊利和三鹿,有袋装和桶装的,为了让我家孩子不落后于他人,公公每个月都要给他孙子买四桶幼儿奶粉。
他说:你姐姐们家的孩子都是吃的袋装的,可是我就要给咱家孩子买桶装的,桶装的配方和袋装的肯定不一样。而且,她们让孩子喝到五岁,我准备让我孙子喝到十岁。
那时候我公公每个月的工资不到三千块钱,可是光买奶粉就得四五百,还不说其他的玩具,衣服了。
总归在孩子小时候,公公婆婆也是特别费心,每个月至少有一千块钱是花在我儿子身上的。
可是就在他为能让孙子天天喝奶粉而骄傲的时候,我妈来了。
看见家里一摞一摞的空奶粉罐子,我妈眉毛都拧成一团了,当即喊来我和女婿说:咋回事啊?怎么家里这么多的奶粉罐?是孩子身体不好了,还是咋了?
女婿还挺自豪,说:不是的,妈,主要是我爸,他听说我两个姐姐的孩子都天天喝奶粉,所以就让咱家孩子也喝的,我给你说啊!妈,这个奶粉可好了,比母乳营养都高,孩子越喝越聪明。

看着眉飞色舞,连说带比划的女婿,我妈撇了撇嘴,说:喝啥奶粉啊!浪费钱,我们农村的孩子要断了奶,就要教他好好吃饭了,多吃点鸡蛋和瘦肉,孩子一样很聪明。
那个冬天,我妈来家里住了三个月,俺家孩子连一口奶粉也没有喝,我爸从农村老家收的土鸡蛋和鹅蛋,让班车司机帮忙捎了过来。
我和老公都在上班,孩子就由姥姥全权负责,我妈每天按时给孩子做辅食,鸡蛋黄,鹅蛋黄,小面条和蔬菜粥。
开年的时候,两个姑姐看到孩子吓了一大跳,说:为什么你家孩子变化这么大?乍一看我们都不认识了,才一岁多的娃看着比我们两岁的都长得壮,白白胖胖的,见人就笑,咋就那么机灵可爱呢?
说得也是,大姑姐家的二胎儿子比我们家的大两岁,那孩子一天三四遍喝奶粉,根本不正经吃饭,总是觉得她家娃娃不够活波,有点木木呆呆,面色也不好。
此后我们就听了老妈的话,不给孩子喝奶粉了。
为此,两个姑姐没少数落我们,说:现在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多好,营养全面,一分价钱一分货,那么贵的价格肯定是要比你们吃的那些鸡蛋,鹅蛋的好太多了。
亲戚们的意思就是我们贪便宜,不舍得花钱,不让孩子喝奶粉了。
婆婆也曾经多次内涵:就这一个儿子,却连奶粉都不舍得让喝,看她家孩子以后能聪明到哪儿去。
就这样,一晃过去了十几年。
结果谁也没想到,那年出名的三鹿奶粉就出事了,哎呦,可把两个姑姐给急坏了,他们两家的孩子可都是喝那奶粉长大的。
姐夫们表面上装得云淡风轻,背地里暗戳戳发牢骚:喝什么奶粉啊!瞧瞧人家的孩子,就光吃鸡蛋黄和家常饭,不也长得跟风吹的一样嘛!又高又胖。

对啊!
我们家孩子就是长得好壮实,现在已经一米八五了,而且学习成绩名列前茅,从小到大都读的公立好学校。
但是再反观两个姑姐家的几个孩子,也不知道是不是喝奶粉的原因,要么不长个儿,要么就是爱生病,还不太爱说话,学习成绩也不拔尖。
想想都后怕,当年那个奶粉幸亏我们没有坚持喝。
这还真得感谢我那倔强的老妈。
不光我家孩子不喝,就包括这两年,嫂子和弟妹生的三胎侄女,她们也都是以母乳为主,断奶后就开始慢慢添加辅食,买一桶奶粉差不多能喝大半年。
我妈养孩子的宗旨就是:以吃饭为主,喝奶粉为副。
我们兄妹三人,总共有七个小辈,个个都长得精神抖擞,男孩个子没有低于一米八的,我觉得这和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
二十年前就有尿不湿了,但是在我老妈的建议下,我们家的孩子都只是晚上用,白天从来不用,也不花钱买尿布。
俗话说:破家值万贯!
我们小时候穿的旧秋衣秋裤,还有一些棉布的床单和被罩,好多都旧得透亮了,但是我妈都没有舍得扔,洗洗晒晒,用的时候再拿出来烫烫,就是孩子们的尿布了。
弟弟家的三胎闺女才刚两岁,也只是冬天的时候偶尔用下尿不湿,像现在春节一过,天气暖和了,弟妹就不让孩子用了,专门买了个小洗衣机,就是给孩子洗尿布的。
尿布洗干净后,挂在院子里暴晒,就跟那万国旗一样。
有时候想想,我们虽然生活在新时代,但是育儿的方式还跟八十年代一样。

可是家里有个固执的老妈,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
本来嫂子是有点不情不愿,行动上执行挺好,但是心里却不服气。
俺家老太太有时候也确实太霸道了些。
不过前天看了315,嫂子态度却突然大转变起来!
电视还没看完呢,拿起电话就给老妈打过来了,说:哎呦我的妈啊!看来姜还是老的辣,你厉害啊,老太太,有先见之明呢。
我妈还一头雾水,满脸懵呢,问:
“你嫂子这是咋了?今天不说我老茄子了,给换成老姜了。”
要不就应着了那句话呢,家有一宝,如有一老啊!
老妈性格倔强,但是她却没有一点坏心眼,对子孙后代那是实踏实地关爱。
而我的嫂子和弟妹也做得很好,明知道老人的思想陈旧,行为固执,但是人家却懂得包容,在一些不触及原则的情况下,该让就让,该哄就哄。
由此才有了我娘家如今的幸福生活吧!
爱是双向的,是包容的,尤其是婆婆和儿媳妇之间,多点体谅和理解,希望大家都能幸福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