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顾宝宝,这10大育儿误区千万别踩!

新生儿护理 2025-04-21 21:49:23

初为人父人母,满心都是对宝宝的疼爱,可在照顾宝宝的过程中,一不留神就容易掉进育儿误区。这些误区可能会影响宝宝的健康成长,下面就来给大家详细讲讲这10大育儿误区,家长们千万别踩!

误区一:给宝宝把屎把尿

宝妈晓敏觉得,给宝宝把屎把尿能让宝宝早点学会自主排便。于是,宝宝一满月,晓敏就开始定时给宝宝把屎把尿。可时间一长,宝宝每次把尿时都很抗拒,而且到了该自主排便的年龄,反而比其他宝宝更困难。其实,宝宝在18个月到2岁左右,神经系统和肌肉控制能力才逐渐发育完善,过早把屎把尿,不仅可能影响宝宝髋关节发育,还会让宝宝对排便产生抵触心理。

误区二:辅食中过早加盐

宝妈丽丽听老人说,宝宝辅食不加盐,孩子会没力气。所以宝宝刚添加辅食不久,丽丽就在辅食里加了盐。结果宝宝吃了一段时间后,口味变得很重,而且肾脏负担加重。要知道,宝宝1岁以内,肾脏功能尚未发育完全,过早加盐会增加肾脏代谢负担,1岁后也应尽量少盐,以清淡为主。

误区三:摇晃哄睡宝宝

宝妈婷婷家宝宝哭闹不睡觉,婷婷就会抱着宝宝使劲摇晃哄睡。她觉得这样宝宝能快点入睡。但其实,宝宝的脑部还在发育中,过度摇晃可能导致脑部组织受损,引发“摇晃综合征”,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宝宝智力发育。正确的做法是,轻拍宝宝,哼些轻柔的摇篮曲,帮助宝宝放松入睡。

误区四:用母乳洗脸

宝妈琪琪觉得母乳营养丰富,用母乳洗脸能让宝宝皮肤更白嫩。可没几天,宝宝脸上就出现了红疹。这是因为母乳容易滋生细菌,残留在宝宝脸上会刺激皮肤,引发过敏等问题。给宝宝洗脸,用温水就可以。

误区五:发烧就捂汗

宝妈小萱家宝宝发烧了,家里老人说捂汗就能退烧,小萱就给宝宝裹了好几层被子。结果宝宝体温不仅没降,还出现了惊厥。宝宝发烧时,捂汗可能会导致体温进一步升高,引发高热惊厥等严重后果。正确做法是根据宝宝体温情况,适当增减衣物,帮助散热。

误区六:把食物嚼碎喂宝宝

宝妈萌萌觉得,把食物嚼碎喂宝宝,宝宝更容易消化。但大人的口腔中可能含有各种细菌和病毒,通过嚼碎食物喂给宝宝,很容易传染给宝宝,比如幽门螺杆菌等。

误区七:给宝宝睡硬枕头

宝妈思思觉得硬枕头能让宝宝头型睡好看。可宝宝睡了一段时间后,后脑勺磨得红红的,还影响了睡眠质量。宝宝的头骨还很软,睡硬枕头会影响头型正常发育,而且不舒服。应选择柔软、合适高度的婴儿专用枕头。

误区八:给宝宝穿太多

宝妈晓琳总担心宝宝冻着,哪怕天气暖和,也给宝宝穿很多层衣服。宝宝经常出汗,还容易感冒。宝宝新陈代谢旺盛,穿得过多容易出汗,毛孔张开,一旦吹风就容易着凉,要根据天气和宝宝活动情况,合理增减衣物。

误区九:滥用抗生素

宝妈丽丽家宝宝有点咳嗽,她就自行给宝宝吃抗生素。但咳嗽可能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不一定是细菌感染,滥用抗生素不仅对病情没有帮助,还可能破坏宝宝肠道菌群平衡,产生耐药性。宝宝生病,一定要先就医,遵医嘱用药。

误区十:过早让宝宝学走路

宝妈婷婷家宝宝刚满8个月,她就迫不及待地让宝宝学走路。可宝宝腿部力量不足,走路姿势也不正确。宝宝骨骼和肌肉发育需要一定时间,过早学走路可能影响腿部发育,导致罗圈腿等问题。一般宝宝10 - 14个月开始尝试走路比较合适。

照顾宝宝容不得半点马虎,了解并避开这些育儿误区,才能让宝宝健康快乐地成长。家长们一定要多学习科学育儿知识,用正确的方法呵护宝宝。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