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也开始着急了,不过这一次他们不再高高在上

人言财经 2024-09-19 21:03:16

在经济观察报的一篇引人深思的文章《断供房贷被冷处理》中,我们看到了房贷断供现象的另一面。

随着断供人数的增加,银行的坏账率也在急速上升。法拍房市场的萎靡不振,使得这些坏账难以平账。面对这一挑战,银行开始采取更为人性化的策略,以期将风险扼杀在萌芽状态。

房贷客户被银行分为五类:优质类、稳定类、关注类、重点关注类和已断供类。

其中,优质类和稳定类客户风险较小,而重点关注类和已断供类客户则成为银行的重点关注对象。

银行不再高高在上,而是开始与贷款人进行更为友好的沟通,甚至采取了三种具体办法来缓解贷款人的压力:暂停还贷、先息后本和银行帮助找工作。

这种转变,无疑是银行对当前经济形势的深刻认识。他们意识到,大规模集中断供的风险可能即将到来,因此采取了更为温和的措施,试图将这一风险推迟。

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在维护银行自身的利益,同时也是在保护那些即将面临断供风险的贷款人。

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各种社会矛盾开始显现,包括社保、医疗、官民关系、职场问题、地缘政治和房地产市场等。

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经济发展的放缓,过去被掩盖的矛盾现在开始浮出水面。

银行的这种策略,实际上是在权衡各方利益,试图找到一种既能减轻贷款人压力,又能维护银行利益的平衡点。这种做法,与国家层面降低存量房贷利率的努力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减轻购房者的贷款压力。

然而,银行的日子也不好过。坏账率的上升已经接近净利差,一些城商行甚至出现了倒挂现象。

如果进一步降低存量房贷利率,银行可能会从盈利转为亏损。因此,银行在采取这些措施时,也是在进行一种风险和收益的权衡。

在这种情况下,银行的策略实际上是在寻找一种“轻”的处理方式。这种“轻”有两种理解:

一种是带来的后果较轻,比如让贷款人慢慢还贷,而不是逼死他们导致坏账;另一种是选择阻力更小的方向,比如延迟退休年龄,而不是改变体制内外的养老金差异。

这种策略的核心,是看贷款人的统战价值。如果贷款人的破坏性很强,特别是眼前会造成强大破坏的,银行会主动拉拢;相反,如果贷款人是老实人,不会说话,不管怎么欺负都会兢兢业业干活,这类人就完全没有统战价值。

最终,承担发展后果的,往往是这类没有统战价值的人。因此,银行愿意放下身段,冒着自身亏损的风险来给予宽限,说明这批即将断供的人的统筹价值已经到了一个相当高的程度。

我们可以预见,如果经济继续保持当前状态,银行可能会采取更为激进的措施,比如免除利息,让贷款人直接还本金。

当然,如果真的到了那种地步,即使只还本金,对于许多贷款人来说也是非常困难的。

在这个时代,每个人都可能成为经济发展的代价。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但那些被压碎的花花草草,又有谁会在乎呢?

银行的策略转变,不仅是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应对,也是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危机的预防。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受影响的一员,因此,我们需要更加关注经济形势的变化,为自己的未来做好准备。

0 阅读:0

人言财经

简介:专注资本市场和商业逻辑,一家说人话的硬核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