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贸易战升级:马士基与白宫通胀观点对决

来获 2025-03-06 17:36:59

随着北美国家间贸易战愈演愈烈,一场关于关税与通胀的激烈争论正在上演,航运巨头马士基公司发出警告:对墨西哥和加拿大实施的新关税,以及随之而来的报复性措施,将不可避免地推高美国物价。白宫却坚称通胀并非当前经济的主要威胁。这一截然相反的立场,不仅揭示了贸易政策的分歧,更暴露了全球供应链和消费者市场面临的潜在危机。

“任何关税的短期影响显然都会引发通胀”“从本质上讲,这就是通货膨胀”马士基北美区总裁在加利福尼亚长滩TPM会议上接受采访时明确表示,作为全球第二大海运承运商,马士基的看法具有重要分量。这一观点与白宫的乐观态度形成了鲜明对立。

零售巨头塔吉特和美国商会等商业团体同样表达了忧虑。塔吉特首席执行官警告,农产品价格可能在短期内快速上涨;而美国商会则直言,关税“只会提高价格”。这些声音共同指向一个事实:关税正在对供应链和消费者成本构成显著威胁。

特朗普政府在午夜宣布,对墨西哥和加拿大商品征收25%的关税,对加拿大能源产品加征10%的关税,并对中国商品加征10%的关税,措施即刻生效。作为回应,加拿大宣布将在21天内对超1000亿美元的美国商品征收25%的关税;墨西哥的报复性关税将于3月9日公布;中国则计划从3月10日起对美国商品加征关税。

面对全球贸易关税的持续升温,马士基预计通胀影响将在中长期内延续。“这种影响预计最终会减弱。”关税带来的不确定性可能促使部分生产回流,但供应链的调整需要时间。

尽管贸易战带来诸多挑战,马士基仍对美国消费者的韧性充满信心,“美国消费者和市场展现出极强的适应能力。过去六个季度的强劲消费表现,是美国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这一观察为贸易战中的经济前景注入了一线希望。

受益于美国市场的消费活力,越来越多的国际零售商正积极布局美国,寻求增长空间。这一趋势进一步凸显了美国消费者在全球经济中的核心角色。与马士基及零售商的担忧相反,美国商务部长在接受CNBC采访时表示,关税不会引发通胀,并透露政府将从4月2日起实施对等关税政策。财政部长支持这一观点,通胀风险因而有限。

美国商务部长强调,全球各国对进口产品征收的关税普遍是美国的两倍多,认为美国在贸易中处于“被利用”地位。但这一概括性比较忽略了细节:许多国家对食品、服装等特定品类征收高关税,以保护本地产业或调节消费。

印度是对美国商品征收最高关税的国家之一,长期以来受益于制造商在中国以外的产能扩展。马士基近期宣布将在印度投资50亿美元,重点发展码头和内陆物流。然而,特朗普政府威胁对印度加征关税,引发了对全球供应链稳定性的担忧。尽管短期内可能有波动,但印度的战略地位及其在平衡中国产能中的作用,将确保其长期影响有限。

贸易战和关税问题始终是航运行业的焦点,若消费者需求回落,货运订单可能减少,尤其是在客户提前应对新关税时。

0 阅读:28

来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