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系”落子青岛,山东低空经济迎来“国家队”

一个述房斋 2025-04-01 12:36:39

3月28日,2025星图低空云发展大会在青岛召开。

会上,中科星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青岛成立中科星图低空云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其低空经济总部,并正式落户青岛,双方将围绕低空技术研发、基建配套、场景拓展等多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央企国家队的下场,标志着山东低空经济再添“核动力”!

中科系入场

作为中科院旗下空天信息领域的“头号选手”,中科星图的入局标志着低空经济进入“国家队”主导阶段。

这家拥有GEOVIS数智低空大脑、星图云开放平台等核心技术的企业,将依托山东腹地,实现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的跃迁!

一方面,中科系将依托自身空域动态建模能力,在山东打造全球领先的“算法工厂”,以突破“低空经济”技术壁垒;

另一方面,依托青岛流亭机场的数字仿真试验场,孵化无人机监管、空域网格化等领域形成产业标准,提供可复制推广的技术范式。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与山东的合作,采用“分税收+卖服务”模式,跳出单纯政府补贴的桎梏,转为市场化自循环。

山东产业升级的“空中引擎”

中国民航局预测,2025年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1.5万亿,2035年突破4.5万亿。

而山东青岛兼具空域资源、制造基础和场景优势,成为此次中科系青睐落地的原因之一。

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山东早有长线布局,因而兼具多重优势:

如早早出台《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的顶层设计优势;如高端制造、核心技术和健全配套叠加的全产业链生态优势;如海陆空立体的场景优势等。

而低空经济也显而易见的极大推动山东的产业升级:

从研发端、服务端推动山东从传统装备制造向高附加值环节攀升,实现产业链从“制造”到“智造”的全面升级;依据地区发展不同全方位激活全域动能提升区域协同;更直接的是,可以实现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双提升......

山东机遇

山东省出台《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提出2027年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并建立济南、青岛“双核引领”,东营、日照等市多点支撑的格局。

此次中科星图低空云项目携6.67亿投资入场,将为山东低空经济带来三大增量:

首先,技术外溢。1200+学科领域的技术转化能力,推动山东本土企业向无人机整机制造、航电系统等高附加值环节攀升;

其次,就业拉动:预计新增研发、运维、飞行管理等岗位超2万个;

第三,资本集聚:中科系与青岛共建产业基金,吸引社会资本投入低空基建。

更值得山东关注的是,低空经济的发展更为山东带来了全域协调发展的全新样本。

如青岛依托中科星图总部和胶州湾试验区,专攻低空经济技术研发和场景应用;济南借助济钢防务、中科卫星大力发展空天信息产业和低空物联网络;日照可依托自身优势产业,落地发展低空旅游和海洋监测产业集群。

这种区域协调发展的全新样本,不仅群力发展助力全域“水涨船高”,还可“一市一策”,避免同质化竞争,形成互补生态。

此次中科系入局,只是一个山东低空经济多年发展的一个缩影,也是一个契机。

从青岛的“算法工厂”到日照的海洋监测网,从济南的无人机物流到滨州的碳纤维生产线,山东通过“技术-场景-资本”三重闭环,书写着“向空图强”的新篇章。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