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902eee94731b68e39ccb56e09b3cf89.png)
湖北“新春第一会”提出,大力实施枢纽提能战略,整体提升支点的开放辐射力。全省上下以建设陆海空三大“丝绸之路”战略枢纽打造“九州通衢”,以离岸在岸一体化推动“九州通商”,以高标准制度型开放推进“九州通融”,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枢纽节点。
新时代九州通衢大通道穿山越海畅达全球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7743aaaa3d282dfc0340393d64cc8c7.jpg)
2月8日,石化机械四机公司举行科威特ZJ90DB/3000HP深井钻机项目首套钻机发运仪式,“荆州造”万米超深井钻机被拆分成不同部件,由车队运送至港口出海。据悉,后续还有5台相同的超深井钻机将陆续运送,预计今年内全部到达科威特投产使用。(视界网 叶力铭 庞坚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戴辉 胡祎
2月9日,襄阳市襄州区双沟镇唐河双沟航运枢纽工程施工现场热气腾腾。船闸深基坑内,塔吊在高空挥舞长臂,“抓”起模板材料,吊运至布满脚手架的建筑前。岸边,一辆辆工程车列队穿行,紧张装卸作业。在泄水闸工段,底部设施已施工完毕,21个闸墩一字排开,蔚为壮观。
这里是湖北南北大通道之一——汉湘桂内河水运大通道建设的一个缩影。
全省“新春第一会”提出,加快建设“轨道上的湖北、水运上的湖北、航线上的湖北”,以建设三个丝绸之路打造新时代“九州通衢”。
湖北是长江径流最长的省份。如今,长江下游12.5米深航道通达南京,6米深航道通至武汉,长江干线高等级航道全面建成,形成了一条“联通川渝湘、畅行鄂赣皖、通达江浙沪”的水上高速路。
“全面构建以长江黄金水道为核心的集疏运体系,将让长江黄金水道加速释放出‘黄金效益’。”湖北省港航事业发展中心党委书记、主任王伟介绍,除了正在推进的汉湘桂内河水运大通道湖北段建设外,一系列水运重大工程正在加紧推进。协调加快三峡水运新通道前期工作,推动项目尽快开工建设。积极推动长江武汉至宜昌段4.5米深航道建设,进一步提升长江黄金水道能力。今年,湖北重点打造“五主十重”现代化港口体系,进一步提升武汉阳逻港、荆州盐卡港、黄石棋盘洲港等港口功能,优化对外开放枢纽布局。
“加快建设水运大通道,推动湖北由水运大省向水运强省迈进。”王伟透露,将构建以长江黄金水道为主轴的东向大通道,强化与上海港、宁波舟山港等合作,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构建以汉湘桂湖北段为核心的南向大通道,加强与北部湾港口群合作,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构建以三峡翻坝转运体系为核心的西向大通道,强化与重庆港、宜宾港等长江上游港口合作,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构建以汉欧班列为核心的北向大通道,加强与河南、陕西、内蒙古等内陆地区合作,积极融入新“丝绸之路”建设。
沿江高铁湖北段是湖北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加快建成支点的重大工程。长江沿岸铁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马春山表示,将继续高标准推进武汉至宜昌段、合肥至武汉段、宜昌至涪陵段以及武汉枢纽直通线4个项目建设。年内,确保武汉至宜昌段按期开通,为建设“轨道上的湖北”作出更大贡献。
“新春第一会提出建设‘航线上的湖北’,体现了湖北省委、省政府对民航事业发展的高度重视。”湖北国际物流机场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罗国伟表示,鄂州花湖国际机场作为湖北空中出海口,将进一步织密联通全球的航线网络,联动供应链、畅通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从物流服务能力提升、特色产品打造、产业项目集聚等方面多点发力,持续深耕国际国内航空货运市场,加快打造成为国际一流航空货运枢纽,为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提供空中运力支撑。
“新春第一会提出,大力实施枢纽提能战略,整体提升支点的开放辐射力,为地处秦巴山区、汉水谷地的十堰增强对外辐射力提供了重大机遇。”十堰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文春表示,将加快建设“四省通衢”区域交通中心,畅通铁海、铁水联运示范线路,打造“农村客货邮+低空物流”交通强国试点,深化交通运输大规模设备更新,持续提升城市开放辐射能级。
新时代九州通商“扬帆出海”融入世界经济大循环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bda7093920584f924e27e911f0b89d6.jpg)
武汉阳逻港灯火通明,卡车列队等待转运到港的集装箱。长江干线2024年港口货物吞吐量预计达到40.2亿吨,首次突破40亿吨大关。长江航运发展呈现出韧性更强、量质齐增的良好局面。(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柯皓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朝霞 实习生 邵祎洁
卸货、理货、收运、安检、组板、装车……2月5日,2.65吨生活用品、服饰等跨境电商货物,在武汉光谷航空超级物流中心完成海关申报及前置安检等流程后,转运至花湖国际机场,直飞菲律宾、科威特、毛里求斯等国家。
离岸、在岸业务,是外贸市场扩量增容的两大抓手。“新春第一会”提出,大力开拓离岸、在岸业务,以离岸在岸一体化推动新时代“九州通商”。
“持续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加速构建跨国供应链体系,全面推动离岸和在岸业务协同发展。”湖北国贸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加强海外经贸园区联动与海外仓建设,紧密结合我省优势产业,把中间品贸易链条延伸到海外,进一步开拓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市场,实现外贸业务质的突破和量的大幅增长;加大对跨境电商自主品牌的培育,为我省产业链出海积蓄力量,加快10家跨境电商市内展示店布局建设,引进更多优质跨境商品优化市场供给,将跨境购品源生活广场打造成跨境电商物流集散中心。
在马来西亚,由湖北地矿海外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投建的马来西亚经贸合作区综合楼正进行内部装修。去年9月,该合作区获认定为省级境外经贸合作区,重点引导相关产业“扬帆出海”。
“合作区已引进一家年产值近亿元的当地制造业企业,招商引资形势良好。”该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周永伟信心满满地说,园区正构建湖北—马来西亚离岸贸易平台,借助数字化技术优化贸易流程,实现贸易环节的高效协同,开展转口贸易、离岸转手买卖等业务,带动湖北乃至全国产品出口,力争成为湖北面向马来西亚甚至东南亚市场的“桥头堡”。
推动数字贸易创新发展,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卓尔智联集团总裁齐志平表示,卓尔智联集团将加速推动AI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在细分产业的推广应用与服务创新,建强湖北产业互联网总部,进一步壮大农产品、黑色金属、化工塑料、纺织服装等数字化交易平台,拓展交易规模,努力打造白糖、茧丝、咖啡、辣椒、再生塑料等大宗商品交易全国单项冠军;做优做强华纺链,提升湖北服装纺织产业智慧化水平,同时深度拓展数字贸易行业在地合作,推动卓尔产业互联网服务实现“更大规模、更强影响、更深链接”,加快打造全球数字贸易平台。
省贸促会主任胡中海表示,将持续办好“贸促大讲堂”“商会沙龙”等活动,依托湖北国际商会广泛开展会员企业培训和交流活动,帮助湖北外向型企业提升合规能力,发展跨境电商、中间品贸易等新业态新模式;抓实“链博会”“两湖对话”“走进非洲”等重点经贸活动,深化与湖北外向型企业、国际商协会、跨国公司等的联系与合作,助力稳外资稳外贸,持续扩大湖北国际“朋友圈”,助力湖北融入世界经济大循环。
外贸的稳定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有力支持。天风证券党委书记、董事长庞介民表示,将搭建湖北联通世界的金融桥梁,广泛链接全球资源,积极与国际金融机构建立紧密合作,创新服务模式,优化资源配置,促进资金等要素流向湖北,助力湖北企业“走出去”、境外资源“引进来”。
新时代九州通融
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4edbf31333ffd384bf260e947d19223.jpg)
一架B767-300型全货机从鄂州花湖国际机场起飞,前往印度新德里。(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薛婷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爱虎 通讯员 武关轩
标有东本储运的大货车满载驶入,直抵货站月台,工人们开始接驳转运。2月8日16时44分,鄂州花湖国际机场南区,一派繁忙景象。
鄂州花湖国际机场,这座备受瞩目的“航空城”,无疑是湖北制度型开放的耀眼名片。春节期间,鄂州花湖国际机场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强劲发展活力。
顺嘉航空地面服务有限公司市场部主管杜雪介绍,1月31日至2月7日,鄂州花湖国际机场平均每日进出航班达3至5趟,吞吐货物一二百吨,同比实现倍增。
在湖北,有武汉天河国际机场、鄂州花湖国际机场、宜昌三峡国际机场、恩施机场常态化开行进出境航班,还有襄阳机场和武当山机场获得过临时开放。从这些机场起飞的一架架飞机,如灵动的空中纽带,穿梭于天际,紧密连接着湖北与国内外市场。这些飞机承载的不仅是货物、人员,更承载着资金、信息、技术,是湖北积极融入全球经济的生动体现。
在距离货站约200米的海关查验区,武汉海关所属鄂州海关查检科的赵超、娄梦丽身着制服,手持查验工具,对一批来自广州的服装、眼镜等产品认真查检,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存在的问题。
“事实上,并不是全部的进站货物都需要人工查验。”鄂州海关相关负责人介绍,经过多年的智慧海关建设,货代公司或进出口企业在网上申报信息,海关工作人员在后台审核,只要相关信息匹配,对不需要查验的货物进出港实现秒通关。他说,“我们将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让快速通关成为常态,进一步提升通关效率。”
零查验或少查验,是获得AEO(即经认证的经营者)企业的一项便利,有了这个金字招牌,在国际市场上可以一路绿灯,为企业节省大量时间成本。目前,武汉海关已帮助170家企业获得AEO认证,其中包括2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今年,对于AEO企业培育工作,我们将在量的合理增长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质的提升。”武汉海关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制度型开放坚定支持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
这几天,湖北港口集团旗下的汉南港传来好消息:汉南港区获批临时开放。这意味着,陆港多式联运更加畅通,汽车离境出海更加便捷高效。对于湖北的众多车企而言,在家门口装船,每辆车成本可降低1000元,这让产品更具成本优势,将为企业赢得市场发挥关键作用。
武汉经开综合保税区及港口物流园主任杜海坤介绍,此前,开展汽车出口业务需运到沿海港口,报关退税程序繁琐、耗时较长,有时船期没到或仓位不够的情况下,汽车或需要停放等待两三个月,周期较长。
武汉海关表示,将做好基础保障,落实口岸查验人员配备,助力汽车从汉南港出发,驶向全球各地,向世界展示“湖北制造”的风采。
近年来,湖北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通过制定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和吸引力的政策措施,如简化行政审批流程、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快速落实退税政策等,吸引了众多国内外企业的目光。这些政策举措有力提升了湖北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的竞争力。省发展改革委法规处(营商环境建设处)负责人表示,湖北正在积极谋划一批新政策新举措,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让湖北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以高标准制度型开放推进新时代“九州通融”。
更多内容详见2月10日湖北日报03版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049d1c76913fe01efa9882416fdd60b.jpg)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