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腾势品牌的深度思考

热眼看巴蜀 2025-03-26 03:53:31

近日,比亚迪旗下高端品牌腾势汽车的旗舰SUV——腾势N9正式发布。我全程观看了这场发布会,经过几天的思考,我对腾势品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以下是我的一些观点,希望能抛砖引玉,引发大家更深入的讨论。

我一直认为,按照腾势目前的管理和发展模式,很难承载比亚迪走向高端的使命,也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广泛认同。如果继续这样发展,腾势品牌可能会浪费比亚迪的口碑和资源,而找不到继续存在的意义。

可能有人会提到腾势D9的热销,认为这是比亚迪在中高端市场取得的成功。然而,我认为腾势D9的成功并非完全归功于腾势品牌的实力,而是与当时混动MPV市场的需求和供给关系有关。当时市场对混动MPV的需求爆发,相关车型都享受到了红利,腾势D9也不例外。这并不是凭借自身实力碾压竞争对手的结果,也并非比亚迪对腾势品牌期望中的那种成功。

早在腾势N9的消息传出时,我就根据公布的相关数据,从智能化、机械技术、产品价格、销售渠道、品牌美誉度等方面,将其与问界、理想等品牌进行了详细对比。当时我预估腾势N9的月销量大概在1500台左右。如今腾势N9正式发布,我认为这个预估依然较为准确。

腾势品牌目前存在的一个重大问题是,以赵长江为首的品牌团队在管理中并没有为腾势品牌的发展带来增量价值。从腾势N9的发布会来看,大部分时间都在讲解技术,如天神之眼、易四方系统等。这些技术虽然来自比亚迪集团,但腾势团队在这些资源基础上并没有做出更多提升和增量。如果只是简单地将比亚迪集团的技术应用到产品上并量产,那腾势品牌的存在就显得有些多余。

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腾势Z9的双冰箱设计让人感到困惑。后排的冰箱无法拆除放倒,这种细节反映出腾势团队在产品设计上存在很大问题。从这一点可以看出,腾势团队在产品定义和细节把控上存在不足。

尽管腾势Z9的外观设计得到了一些认可,但腾势N9似乎证明那只是一个偶然的成功。在外观、内饰和产品定义方面,腾势团队并没有为品牌创造正向的附加价值。很多人讨论腾势的营销,但营销是基于产品的。如果产品本身存在问题,营销也很难取得成功。

腾势品牌的第二个重大问题是技术成本与用户价值的错位。比亚迪在技术上确实有突破,很多技术也有价值,但技术成本和用户价值之间存在错位。换句话说,比亚迪用过高的成本创造了用户并不需要的价值。而在智驾等用户真正需求的技术上却又投入不足、相对落后。

腾势官方将品牌定位为“科技安全新豪华品牌”,发布会也重点强调了科技和安全。然而,科技可以创造安全,但安全并非全部。如果过度依赖科技来创造安全,反而说明产品本身存在不足。

目前市场上很多车型并没有比亚迪所谓的高端技术,但安全性能并没有明显缺陷。用户会思考,花了这么多钱购买这些高端技术,到底获得了什么?是接近90公里的麋鹿测试?还是150公里的爆胎安全?是会造成轮胎和路面磨损的易三方杂技表演?还是需要启动专用模式才能使用的在窄路掉头功能?这些功能虽然有用,但需要用户付出较高的购置成本和使用成本,最终产生的用户价值却微乎其微。这不就是技术成本与用户价值的严重错位?

腾势品牌的第三个重大问题是不重视基础价值,盲目标新立异。腾势产品定位不清晰,核心本质是盲目标新立异,以奇取胜,而忽视了产品本身该有的基础价值。

什么是盲目标新立异?从发布会可以看出,腾势一直在强调技术的先进性,如超窄路掉头、易三方停车、高速爆胎安全等。这些技术虽然很厉害,但用户会问:为这类难得一用的功能多支付几万甚至上十万,真的有必要吗?

什么是基础价值?就是用户价值。用户价值在于满足用户90%的用车场景和需求,并为之匹配相应的产品定义和技术,同时付出相应的成本。一个品牌如果不思考基础价值,就会迷失在为了创新而创新的怪圈中,陷入卖方思维。即使看似产品很先进,但是依然难以获得用户的信赖。这种怪圈导致的最终结果,就是造出了像Z9 GT、N9这种定位模糊,难以锁定受众的车型,品牌期望的销量与实际用户需求之间存在很大差异。

腾势品牌的第四个重大问题是大企业病。赵长江在发布会最后感谢了王总的战略指导,这个细节值得深思。这是公开的谄媚奉承?还是王真给与了指导?王总的战略指导到底是什么?难道腾势品牌陷入今天的局面,就是王总指导带来的结果?王总的指导未免水平太低了吧?这种在发布会上谄媚奉承的行为,反映出整个集团的管理氛围。这种氛围不利于真正的创新和突破。真正的创新不仅仅是技术,还包括产品和品牌的突破,而不是依赖集团的路径,无法摆脱现状。

腾势品牌的第五个重大问题是形式主义。在发布会中,高管们在介绍外观设计和内饰设计时,详细讲解了设计灵感来源和理念。这种风气在很多汽车品牌中盛行,但其实并没有多大意义。如果设计得到了大众的认可和喜爱,那么进行解读是正常的。但如果设计本身并不被大众接受,那么这些解读就显得毫无意义。沉浸在形式主义的品牌,很容易出现设计失误。汽车设计不仅是美学和艺术,更是经营和务实的艺术。以小米手机为例,批评和建设性的意见是必不可少的。

如果让我给腾势品牌提一个建议,我希望王总能够壮士断臂,将那些只会谄媚奉承者拿下,找一位真正有能力、对行业有深刻理解的品牌总经理来管理腾势团队吧。给予其充分的权力和独立运作的权限。品牌需要成长为独立的、有个性的个体,而不是成为第二个“比亚迪”。

这几天,有一条腾势赵长江测试腾势N9自动泊车的视频在网上热传,腾势N9的表现真是让人一言难尽,反应迟钝还多次压线。难道这就是赵长江所讲的碾压问界、理想的最牛皮技术?如果真是这样,这样的牛皮技术不要又如何?

0 阅读:9

热眼看巴蜀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