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堂记事|胡守连和他的花迹

响堂 2023-06-12 10:05:23

胡守连是个很有意思的人,他的“瓦库”和“花迹”也是很有意思的店,粗中有细,厚重质朴中藏着细腻心思。在南京的餐饮江湖中,老胡是个绕不过去的人,作为一众名店的主理人,他朋友极多,曝光极少。今天的《响堂记事》邀到他做一番畅聊,是因为响堂将在6月份迎来一家新店——位于沿山大道的“花迹·山野”。

如果你的工作和事业在南京,第一次和合作方见面,往往不是在办公室,而是在“瓦库”——一个喝茶的地方。南京的第一家瓦库在富春江东街,2009年开业,金融、地产圈的朋友们应该都还记得当年一房难订的盛况,十多年过去了,老胡依然被朋友们戏称为“初代网红”。彼时的胡守连,正在一家电力设备企业负责北方市场,事业得意、交游广阔,一次在西安偶遇一家小店,成片的瓦、青石砖地面、老旧的桌椅、复古的吊扇…一种淡淡的由瓦意酿成的“磁场”迎面而来,随后老胡与这家店的设计师——西安“建筑诗人”余平结识,彼此都是性情中人,索性把“瓦库”开到老胡的家乡南京。由此南京多了一处喝茶会友小酌聊天的风雅所在,也多了一位特立独行的文化商人。

从电力行业转行餐饮,异业跨界的老胡将瓦库打造成了一个高度符号化的多元社交空间,但年过40的他,并不止步于此。“每个人都有一个庭院梦”,2012年,老胡开始关注度假酒店这个新业态,便着手选址,辗转多次,才选定在老门东一座明清时期正统的三进式老宅院上进行修筑。虽非科班出身,但胡守连一直对空间设计兴趣浓厚,对于整体空间细节的打造亦是用心至深,从院落墙头的植物花卉到北方炕砖松木老料,从床头的睡前读物到客房的茶杯花瓶...皆是“花”与“迹”的融合与碰撞。直到2015年7月,老胡的第一家“花迹”酒店在老门东开幕。此后的几年间,他的花迹文旅一路前行,至今已有十多家餐厅、度假酒店和综合体遍布南京,老门东、熙南里、小西湖、无想山、大行宫...十四年深耕沉淀,花迹和同时代的诸多同行者一起,经历了飞速发展的城市进程,嫁接了城市文化与商业、开创出新的消费场景,而老胡,也成为后进晚辈心目中的“老一代”。

· 花迹/瓦库主理人 老胡

老胡今年刚过五十。老家在江浦石桥,是村里最早考上大学的人,大学毕业后在北京、河南经商多年,北方的生活经历浸润出的气质和高壮的身材让他看上去是北方大汉,但骨子里依然镌刻着南京“六朝古都”的文人气蕴,我们的聊天中,老胡使用频率最高的关键词是——阳光、空气、自然、质朴。“我很喜欢的一位设计师叫杰弗里.巴瓦,他的每件作品都是对地段环境的有诗意的解释。” 他心目中的“一家好店”是台湾的食养山房,他最欣赏的同行,是“新荣记”的主理人张勇。老胡的朋友圈里,更多是作家、画家、设计师和诗人,比起生意场上的应酬,他更喜欢在工地上带着年轻的设计师一起和工人钻研材料和工艺。

老胡承认自己不再年轻,但他自信自己对潮流的洞察和对趋势的判断——不论是旧物还是建筑,时间久了,会发现那些依附于它们背后的故事与回忆,才是更加繁杂而又令人迷醉的珍宝。最近几年,乡间旅行是胡守连最大的爱好,用他的话来说——“我大部分时间都在到处鬼转”, 虽说没有明确的目的,但花迹的很多设计灵感、美妙菜式却往往来自旅途中的偶得。

十多家不同业态的店,对于一个主理人来说已然是一盘不小、更不轻松的生意,但他并无过多的自得,也并不焦虑,胡守连具备一种在普通商人身上很难看到的淡然和松弛感——“与世无争”的高手,都是时间的朋友。

“我在江浦的农村生活了十多年,那段回忆是很难忘的,太阳落山之际瓦片之上生起的袅袅炊烟、门前的小水塘里抓鱼抓泥鳅、夏夜睡竹床摇蒲扇捉萤火虫……质朴又美好!” 花迹首次来到浦口,选址响堂,老胡也终于把自己的店开回了家乡。

置身响堂,仿佛打开了时空阀门,依稀看到过往的时光,就像《百年孤独》里写的那样,它会让你想起童年里推铁环的日子……

抛去一些情怀上的因素,响堂本身一些绝佳的地理因素也是不可忽视的,近郊、独立、原生态是它相较其他乡村的独特buff,一山一田,繁花在前,在这里与山野森林做伴,与清风绿树为伍。

当我们驱车驶入山野间,窗外是蓝天绿树和看不见尽头的林荫小道,停下来沉浸在天然氧吧中,猛吸一大口负氧离子,完全治愈系,花迹·山野就坐落在游客中心一隅,质朴静谧、细腻美好,予人以无穷的松弛感。

隔绝城市的熙攘浮躁,返璞归真到生活本真的模样,花迹·山野就像是森野秘境中一个小小的乌托邦,贩卖着诗情画意的乡村画幅,亦不失人间烟火的温润美好。

· 花迹·山野效果图

花迹·山野的设计贯彻了老胡的基本理念:阳光、空气、自然、质朴。餐厅每一个空间尽可能的创造可打开的窗户,阳光透过窗户倾泻于屋内,镶嵌绿植之间,叶罅的光影摇曳在屋顶,梦幻美好,电影截图的氛围感有了。

砖与木构成餐厅主体。地砖颜色沉稳深浅不一,部分墙体由深浅不同的老红砖垒成,作为场域的过度与轮换,看似寻常,但其中纵横的交错颜色搭配让空间更有层次。餐厅一二层内大面积木质的窗棂、装饰、藤编的椅子、随处可见的绿植...尽显原木的本色和自然的肌理。舍弃一切繁奢,回归自然纯净,有着一种不可复制的美。

花迹·山野内的一些细节设计更让人由衷体会到老胡的用心,从景德镇淘选合适的陶瓷,到杭州寻觅木质的特色家居...老胡的寻觅之旅,就像是太多电影的桥段,是一次心动的邂逅,是一次曼妙的奇遇。

当然,一间兼顾乡野氛围和充分高级感的餐厅除了雅致惬意的空间,在菜品上自然也是下足了功夫,而一道菜品是否美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优质的原材料,经验丰厚的老胡当然深谙此理,所以他的他的寻觅之旅,亦是一次索求美食的朝圣。

为契合山野的印记,老胡经常耗时数月跋山涉水在乡下旅行,走遍全国大小乡村和山川江河寻访好食材,以安徽、江西一带的天然优质食材为主。在绩溪找寻上乘的黑猪肉,号称为“荆州黑铁”的绩溪黑猪最早可以追溯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它们生长缓慢,肉质香嫩可口,被胡适先生称为“香而不俗,肥而不腻”,除此之外,还有老胡从各地遍寻而来的石斑鱼、竹笋、鳝鱼等原生态食材。

俗话说高品质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朴素的烹饪方式,在花迹·山野以蒸、煮、炖等突出食材本味的家常味为主,烹饪过后的新鲜食材被保留了原汁原味,让饱受重油重盐折磨的味蕾得到舒缓。从乡野到餐桌,从舌尖到心灵,还原食物的初心,唤醒记忆中家的味道。

明厨亮灶也是花迹·山野的一大特色,将备菜、蒸煮等过程放在明档内,食客的视线落点将上桌前的美味一目了然,真·干净放心。

比起传统的餐厅,花迹·山野是一个很难被定义风格的空间,它像一幅土木砖石的西北风勾兑江南清新淡雅风的神奇画卷,也像诗情画意与人间烟火相融的情感载体,只有你来了这里,才能真正体验其中滋味。

花迹·山野将于6月开门迎客,届时诚邀大家前来体验真实的乡野味道,感受独有的静谧美好,给心灵和身体好好放个假!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