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愿让自己的亲妈进拘留所,也死活不还男方的彩礼,这姑娘要钱不要妈的三观也是震碎我了,这可是你亲妈呀,那钱本来就不是你的呀。
2月5号,上海高院公布了一个案例,男女双方经人介绍认识,2022年11月办了结婚仪式,接着就住到一起了,可他们没去办结婚登记。本以为两人能甜甜蜜蜜过日子,谁想到才过了俩月就因为性格不合分道扬镳了。
问题就来了,男方当初给了女方26万彩礼,这婚没结成,彩礼是肯定得要回来呀。于是男方就把女方告上了法庭,要求返还这26万彩礼。
法院判决很清楚,女方得把彩礼还回去,可是女方一家就像铁了心似的死活不执行,男方没办法申请强制执行,法院对女方苦口婆心的劝了一遍又一遍,这姑娘还是态度强硬,就是不还。
甚至还跟她妈说,大不了你先关进去一天,到时候我再救你,为了这26万彩礼,连自己亲妈的自由都不管不顾了。
最后在送她妈妈去拘留所的路上,这姑娘才慌了神,联系家人当场还了16万,剩下的10万最近也打到了男方的账户里。
彩礼本来就是男方对女方表达尊重和诚意的传统习俗,现在却成了矛盾的导火索。这背后反映出的可不只是钱的事儿,更暴露出法律意识和公序良俗的严重缺失。
按照我国法律规定,双方没有办登记结婚手续的当事人要求返还按照习俗给的彩礼,法院是支持的,这可是白纸黑字写在法律条文里的。
女方一家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这就是在公然挑战法律的权威。法律可不是摆设,不是你想遵守就遵守,不想遵守就当不存在的。
从公序良俗的角度来讲,男方给彩礼是奔着和女方好好过日子,组建幸福家庭去的,既然这婚没结成,女方就该主动把彩礼退回去,这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
本来为了点彩礼,宁愿让自己的亲妈被拘留,完全不顾亲情和道德,这种行为怎么说得过去呢?法律是底线,公序良俗是准则,只有两者都遵守,咱们的社会才能和谐稳定。
毕竟钱没了还能再挣,可亲情和声誉一旦没了,那可能就很难挽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