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马斯克和比尔盖茨会成为死对头?马斯克会害死1000万人,起码比尔盖茨是这么认为的。在马斯克率领的团队关闭美国国际开发署后。
比尔盖茨在倾覆湖海庄园,警告特朗普,如果马斯克不悬崖勒马,那么全球会有数百万艾滋病或者脊髓灰质炎患者丧命。
与此同时,马斯克对国际开发署嗤之以鼻,认为其完全无可救药,跟这样的机构一起,怎么能治理好国家呢?
而且马斯克还发布消息,暗示自己性命已经被盯上,但他依然不会放弃,准备带着近4000亿美元的身家跟美国的官僚机构硬刚到底。
不仅美国开发署,美国最高金融监管机构、消费者金融保护局一样要整顿。比尔盖茨的态度完全就是杂音。
由此可见,美国新旧两代科技旗帜矛盾已经是水火不容。他们用推文对轰,项目对赌。这场首富之战,究竟是理念之争,还是资本权力的赤裸博弈?
实际上在十年前,马斯克和比尔盖茨关系相当不错,两人曾经携手参加亚洲博鳌论坛,共同高呼AI要保证安全。
2017年,马斯克的特斯拉正值艰难时刻,而比尔盖茨接受采访表示,两人可能在能源替代上携手合作,这节能减排是大有可为。到这个时候,两人不说亲密无间,起码也是商业互吹,保持体面。
但2016年前后,马斯克开始试验自己的超级高铁,准备靠着胶囊车身加真空管道运行加磁悬浮这三大技术,将陆地运输客运速度提升到1200公里每小时。
当时这一设想震惊全球,而比尔盖茨却直言不讳:“1200公里等于2倍飞机速度,你这么快怎么不上天啊?”这精准吐槽,让硅谷钢铁侠罕见沉默。
2023年高铁公司破产,网友辣评盖茨嘴炮击落了马斯克的磁悬浮。尽管超级高铁失败,但两人的梁子已经结下。
2023年盖茨接受采访当场表示特斯拉的新能源车非常酷,所以他选择买保时捷Taycan,毕竟高端人士只开德系,这气的马斯克连夜发推说和盖茨聊天无聊到爆。
不过这还不算完,后面比尔盖茨还斥资5亿美元做空特斯拉的股票,而随着时间推移,这一数字膨胀到几十亿美元。
如果说是发生互怼,还可能是逢场作戏,那么重金看空就是撕破脸皮了。这件事令马斯克耿耿于怀。
几年之后,当特斯拉市值突破1万亿美元的时候,马斯克第一时间发推公开调侃比尔盖茨:“你的做空单子是否已经平仓了?”
到这个时候,别说资本圈了,连远在大洋彼岸的吃瓜群众都知道他俩关系恶劣,他们也随即开始了从商业到政治的资本对决。
比如OpenAI本是马斯克天使轮投资的项目,却被微软截胡成AI印钞机。马斯克对此公开批评:“原本OpenAI开源救国,如今却变成了微软的印钞机。”
2022年马斯克并购推特,盖茨联合IBM苹果断供广告,试图逼迫其让步,却被反怼:“想用钱来勒索我?祝你好运。”
在政治战略上,马斯克砸钱赌美国再次伟大,盖茨豪掷5000万压住哈里斯,是民主党最大金主之一,总统竞选变成了资本版内战的预告片。
为什么明明同为美国科技大佬,互相之间也没有太大竞争,马斯克和比尔盖茨却闹到不可开交?这背后的本质实际上是实体资本与金融资本的逻辑矛盾。
虽然我们印象中的比尔盖茨还是那位创立微软的科技先锋,但实际上的比尔盖茨已经是标准的资本操盘手了:其家族理财机构瀑布投资和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资产超过1000亿美元,横跨农业、能源、医药三大领域。
通过基金会构建全球治理网络,用慈善撬动政策杠杆,以投资组合调控产业走向。过去三年中,比尔盖茨实现了41%的投资回报率,远远超过标准普尔500指数的33%。
而与之相对的,马斯克依然是个实业资本家:用特斯拉颠覆汽车产业,SpaceX颠覆航天业,用脑机接口挑战生物科技边际。
它的资本积累路径清晰:技术突破、产能爬坡、市场垄断,最多偶尔搞搞数字币投资,投资总统大选。这样的立场区别决定了两者的商业思维不同。
在比尔盖茨看来,做空是资本市场的正常操作,特斯拉经营不行,股价下跌,做空很正常;而马斯克眼里,特斯拉不仅是自己的公司,还是自己的事业,你做空特斯拉,那就是跟我为敌,打起来也是非常正常的。
而从更高层面来讲,两者的利益也是完全对立的。比尔盖茨作为资本巨头,需要美国保持世界老大的政治和舆论影响力,才能保证自己的投资在全球畅通无阻。
因此他反对美国的战略收缩,反对裁撤国际开发署,这样才能掌控对外舆论和政治渗透的部门。
而与之相对的,马斯克作为实体资本家,想要推动制造业回流,最起码让自己的美国造车工厂能自负盈亏,就需要刀刃向内,裁撤冗官、冗员,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国外影响力根本不是问题,难道中国是因为害怕美国才允许特斯拉在上海建厂的吗?
显然,钢铁侠与软件皇帝在数字旷野厮杀,并不只是为了商业利益,更是两种资本形态的生存竞争。而这样的对决,谁会是赢家?很有可能都不是。
毕竟马斯克和盖茨的矛盾核心原因是美国实力的快速下跌,已经不能同时满足两种资本的利益,不管谁最终胜利,都不可能扭转大局。
毕竟在着火的房子里抢夺房产证有什么意义呢?难道不是应该先灭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