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巨婴”!别让你的善良,助长了别人理所当然的“依赖”。

瑞哥要说 2025-02-13 20:35:12

一个人究竟值不值得跟他深入交往,你就记住一条非常简单的判断标准,你看他有没有意愿去独立完成那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儿。

什么是力所能及的小事儿?点个外卖、倒个水、手机充电、拿个包裹这些。但凡是这个人没病没灾儿,不缺胳膊短腿的情况下,能自己搞定的,我们统称为小事。

那你可能经常能观察到一种现象,就是很多人在碰到这种小事的时候,他的第一反应往往不是自己干,而是使唤人。

12岁以前你说你心智尚未成熟,麻烦爸妈也就算了,热恋期你撒个娇耍个赖我也忍了。但如今都到了一起生活的时候了。

你这儿连最基本的小事都还得频繁的麻烦别人,那我只能说这是一种典型的巨婴人格,而你一旦搭上这种人,以后的生活就会非常痛苦。

你不要以为都是一些小事儿,顺手帮帮忙的就算了,这里面其实有玄机,你会发现一开始你帮他帮的心安理得,举手之劳,无伤大雅,但是越往后就越别扭。

首先是需求升级,刚开始确实是端茶递水之类的小事儿,然后就会发展成什么深更半夜让你煮面、削苹果、洗衣服之类的折磨。

越往后就可能演变让你翘班陪她美甲,让你生着病陪她逛街,甚至让你倾家荡产满足他的各种私欲。而所有这些到最后通通都会变成他嘴里的小事儿。

久而久之呢,就是你这儿无微不至照顾他,他却拿你当他妈,或者是你宠她宠得像公主,他拿你当二百五。

当然如果只是请求也就算了,关键据我观察,他们嘴里说出来的往往都是要求,是那种你不满足我就是不爱了,就是不高兴,然后就是撒泼打滚,甚至拉上周围的人给他陪葬。

那我可能说的稍微有点夸张,但意思确实是这么个意思,巨婴脑子里想的从来都是你应该如何如何,你怎么不这样那样,而从来不会花一秒钟去思考我自己应该怎样怎样。

他们宽以待己,但是严于律人,指责起对方那是振振有词,理直气壮,而到了自己这儿,却是各种借口和理由。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那些经常喜欢抱怨的人,其实也属于巨婴人格的范畴,因为频繁抱怨也就意味着他自己无法独自处理那些负面情绪,以及导致他产生负面情绪的事儿。所以他必须得绑上别人,让对方来帮他一起消化。光消化还不够,他们还得归因。

逐渐的,你会发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巨婴在生活中遇到什么坎儿,出现任何的不痛快,最后都得落在你的头上。上班迟到被领导骂了,那是因为你没能来送他。

逛商场丢了手机,那怪你没能来陪他。25岁没坐上保时捷,28岁没住上豪宅,30岁没能环游世界,这些都得怨你没能力、没资源、不努力。

然后你说我发奋图强开始努力了吧,那边又会埋怨你没时间送他上班,没时间陪她逛街,那我估计可能有人到这儿就不满意了。

不是俩人在一起不就应该相互麻烦的吗?有必要算的这么清楚吗?凡是说出这种话的人,要么你是理解能力有待提高,要么你就是巨婴。

既然你自己都在说相互麻烦,也就是这个事儿应该是有来有回,且总量大体相等,不能是单方面的付出。

今天帮你倒了水,那明天你是不是能帮人充个电,或者人家出了力,你这能不能出点钱,咱们起码争取来个动态平衡。而且既然是麻烦,那对方是不是有权拒绝?如果拒绝了,你这能不能心平气和的接受?

我知道有时候从某个小细节来判断一个人多少有点武断,但是今天说的这个就以往的经验还是非常准确的。一个人惯常对于那些小事的态度,往往能反映出他最基本的独立精神和思维方式。

但是问题不管你有没有能力解决,但是你起码得要一个对自己对他的意愿和勇气,而且是一个人在社会里的关系中的重要的特质。

另外不管对方看起来有多无所谓,也请不要把人家帮你做的那些点滴小事当成是理所当然,因为他完全可以不做。

很多时候,日积月累,人容易陷入一种习惯性的麻木,痛苦可以,麻木舒适也可以,我们心安理得的对已经拥有的一切甘之如饴,却完全没有察觉到眼前的这些便捷。

其实都是建立在别人大大小小的牺牲之上才能达成的,所以,如果你不懂得珍惜,那就请做好随时失去它的准备。

0 阅读:0

瑞哥要说

简介:追光的人. 终会光芒万丈, 也许有一首歌正是为你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