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率湘军灭掉太平天国后为什么不趁机反清、过一把皇帝的瘾?

远易爱提问 2024-10-31 14:26:33



东南半壁无主、老师岂有意乎?神所凭依,将在德矣,鼎之轻重,似可问焉?

我给大家翻译翻译这两句话的潜台词:老师/大帅,我太想进步了,您就带着我们进步吧;您要是进步到一半不行了,我们可以替您进步,或者把您捆了交上去,也算是进步了。反正无论如何,我们是要进步的,您们全家人的生死,我们是不管的。

曾国藩(1811年-1872年),攻占天京是1864年,彻底平定太平天国余党还要再过几年。曾国藩已经是个50来岁的老头子了,他还能再活几年?就算是能推翻满清或者划江而治,得便宜的也是他弟弟曾国荃(1824年-1890年),曾国藩自己的儿子曾纪泽(1839年-1890年)、曾纪鸿(1848年-1881年),在1864年前后一个二十来岁、一个十来岁,军事才能更是没有,指望他们跟北方的满清争夺江山?要是曾纪泽能早出生10年,或许还有这个可能,这就是人性。

另外,别忘了,在1864年前后,左宗棠(1812年-1885年)掌握着楚军、李鸿章(1823年-1901年)掌握着淮军,其他地方大员骆秉章、沈葆桢、刘铭传等人也是心向满清。北方还有僧格林沁、荣禄等人。曾国藩就是有想法,他的铁杆嫡系也就是湘军那一部分,石达开、杨秀清、陈玉成、李秀成都办不到的事情,曾国藩何德何能能超过这些个人?曾国藩可是长时间都是太平军的手下败将。

就算曾国藩能留下李秀成为己所用,也不过是能获得浙江和江西的部分地盘而已,加上湘军大本营湖南,想成事的本钱还是太小。一旦失败,那可是全家抄家灭门的下场,收益和损失严重不对等。

要说曾国藩完全没有反心,那也不尽然,他肯定在内心也盘算过自己和满清的实力对比。但是,曾国藩是进士出身,还当过庶吉士、入翰林院,他的那一套官场之道,只有在满清的框架内才能如鱼得水,真要是跳出这个系统重建一个,他没有那个能力。

很明显的例子,对于两江总督这个职位的把持,曾国藩就得心应手,一个“刺马案”,让两江总督马新贻死的不明不白,想彻查还差不下去,这就是曾国藩为官之道。反例是天津教案,让曾国藩跳出满清这个体系,跟洋人打交道,他确实力不从心。

总结,曾国藩不反清,一是他年龄太大,继承人能力又不足;二是实力不够;三是他没法跳出现有体系施展自己的能力(所谓的能力适配性)。因此对比利害得失,还是当忠臣的好,毕竟“文正”的谥号还挺值钱的,清朝268年一共才8个文正,比皇帝都稀少。

0 阅读: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