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拉松的世界里,有一种挑战体能与意志极限的赛事 ——24 小时马拉松,它远远超出了传统马拉松的范畴,因其超长赛程,常被人们称为 “魔鬼马拉松”“地狱马拉松” 。
在这项极限挑战中,诞生过许多令人惊叹的成绩。希腊的 “钢铁人” 亚尼斯堪称传奇,他以每公里四分四十五秒的速度,持续奔跑了整整二十四个小时,在一天之内跑完了 303 公里的超长距离。而来自美国的 37 岁女跑者卡米欧夫人同样表现亮眼,24 小时内跑出 262 公里的成绩,成功打破两项女子世界纪录。他们的壮举,让 24 小时马拉松进入更多人的视野。

亚尼斯-柯罗丝
那么,连续跑步 24 小时,人体究竟会经历哪些变化呢?
刚开始跑步 30 分钟时,身体内部悄然发生着积极的变化。此时,身体开始启动脂肪燃烧机制,肌肉也仿佛被点燃,将储存的卡路里高效转化为能量。这个阶段,跑者往往活力满满,步伐轻盈,身体机能正逐渐被唤醒,为后续的运动做好准备。
当跑步时长达到 3 小时,情况开始有所不同。虽然心脏在持续的运动刺激下,变得越来越强劲,泵血能力不断提升,为身体各器官提供更充足的氧气,但与此同时,运动伤害的风险也在增加。长时间的重复动作,对关节、肌肉和骨骼都是不小的考验,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现拉伤、扭伤等状况。
跑步 5 小时后,膝盖疼痛可能会找上门来。这是因为膝盖在长时间的冲击下,承受着巨大压力。不过,这段时间的坚持也带来了一些积极改变,肌肉在不断的锻炼中变得愈发结实,身体的代谢率提高,体重也会有所下降。
8 小时的连续奔跑,跑者会明显感到倦怠感袭来,仿佛身体里的能量快要耗尽。而且,严重的肌肉痉挛也可能相伴出现,肌肉突然的收缩疼痛,让人备受折磨,每迈出一步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到了跑步 10 小时,补充卡路里成了迫在眉睫的任务。身体在长时间的运动中,能量储备大量消耗,如果不及时补充,身体就会陷入危险状态,可能出现低血糖、头晕目眩甚至昏厥等情况。
当跑步时长达到 20 小时,无论是否是专业跑者,腿脚和膝盖都会遭受严重疼痛的折磨。此时,身体已经极度疲惫,肌肉、关节都在发出痛苦的信号,意志力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坚持跑完 24 小时,之前跑步带来的那些诸如增强心肺功能、提升代谢等好处,似乎在这一刻都消失不见。身体处于极度透支的状态,急需大量的睡眠来修复受损的组织和细胞,同时也需要补充充足的卡路里,让能量储备恢复到正常水平。

24 小时马拉松,是一场对体能、耐力和意志力的极致考验。那些敢于踏上赛道的跑者,在挑战自我的过程中,展现出了人类对极限的不懈追求。但这样的极限运动也提醒着我们,在追求挑战的同时,一定要充分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做好充足的准备,科学合理地参与运动,才能在享受运动乐趣的同时,保障自身的健康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