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篇旅游文写道,徐霞客在贵州晴隆的威山,看见了海市蜃楼,听到了宛如琴音的水滴声。这天,徐霞客还游览了两处,一处是颇具写实风的晴隆甘泉碑,一处是徐霞客走过的曲折路。
(公元1638年)四月二十七,徐霞客下了威山,经原路来到茶庵,恰巧遇上巡按冯士俊冯大人巡察。
空旷的山野间,扛着族旗的人穿关隘、越山坳,倍添光彩。徐霞客跟在这差役车骑杂乱的队伍后,回到安南卫城,这五里路,走了很久。他到陈家客栈喝了水,穿过安南卫城,走到延绵的山岭峡谷间。
这里,东面地势平坦,开垦成农田。西面下坠成深坑,细小水流从坑中缓缓流出。北边山崖下坠处,就是所谓的乌鸣关,当地人称呼老鸦关。
路旁有座茶庵,路中飞泉夹道洒落,涓涓细流到了这里,变成奔腾之势。庵下山崖环绕,峡谷狭窄,极尽倾斜深陷之势。
徐霞客曲曲折折下山走了半里,道路被溢出的泉水浸透了,道旁圆形石碑上,题写着“甘泉胜迹”。碑旁的亭子已经倒塌,高大的石碑还在,碑文说,嘉靖年间,有和尚在此施舍众人茶饭,因岭下汲水艰难,和尚就挖地找到这股泉水。
据旧志书记载,甘泉是岭上溢出来的,并非和尚的功劳。不过,徐霞客觉得这碑文至少有写实的成分,或许那和尚疏挖引流至此,不能说他没有功劳。还好碑文并没有神化成:和尚禅杖一拄,龙王搬家。
徐霞客沿石阶向西南下山,到达峡口,沿西面山崖山脚,转向西行,北面石崖突兀而起,排列在高空,从上往下压。南面坠成壑谷,向下盘绕,土丘纵横,垦犁成田地。他往西走半里,北面山崖裂缝间,山泉婉转下泄。山泉前,架了一座桥。泉水落在桥内一侧,再从桥下泻入峡谷中。
徐霞客坐在桥上,仰望这股山泉,崖壁石缝歪斜弯曲,泉水如同叶片般,或者如同云彩坠落,时隐时现,这又是瀑布的一种变形。
徐霞客走过的那条古驿道,晴隆人马怀冲于公元1928年至公元1936年间,修修停停,建成了一条24道拐的公路。
24道拐在抗战时期,成了重要的物资运输线,如今演变成了晴隆旅游景点之一。而甘泉胜迹,至今仍是晴隆的景点之一。
不知徐霞客后面行程如何?
敬请关注“景致记录”看古今美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