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叶深秋凝景象,蝉噤荷残偶见霜。
岁月悠悠,时光的脚步从不停歇,转眼又是一年寒露时。
古人常以“寒露洗清秋”来形容这一时节的清丽。
寒露之美,在于它那份不加雕饰的自然与纯粹。
的确,枫叶渐染,层林尽染,简直美不胜收,点点露珠,晶莹剔透,美得让人心动。
赏秋之美,品诗之韵,让心灵在诗意的海洋中遨游。
〔1〕
月夜梧桐叶上见寒露
唐·戴察
萧疏桐叶上,月白露初团。
滴沥清光满,荧煌素彩寒。
风摇愁玉坠,枝动惜珠干。
气冷疑秋晚,声微觉夜阑。
凝空流欲遍,润物净宜看。
莫厌窥临倦,将晞聚更难。
深秋的夜晚,稀疏的梧桐叶上,一轮明月高悬空中,皎洁的月光倾洒而下,映照着晶莹剔透的露珠。
圆润的露珠,在清辉下滴沥滴沥地洒落,闪亮的光线,为寂静的夜晚增添了几分生动与神秘。
秋风吹拂,担心梧桐叶上像玉一样的露珠,随时可能坠落;树枝每一次摇动,又让人担心凝结的露珠会因此消失不见。
空气中弥漫的寒意,让人误以为秋天已经接近尾声;四周寂寥无声,让人意识到夜色已深,万籁俱寂中,唯有清冷与静谧与人相伴。
仰望夜空,月光流遍空气中,俯视大地,被露水湿润的东西,都能很容易被看见。
不要因为长时间的观看景色而感到厌倦,如若黎明破晓,将这些美好的聚在一起就更难了。
这是一首词藻优美,意蕴悠长的寒露诗,诗人从视觉、听觉、触觉三个角度,勾画出一幅清冷而幽美的画面,流露出一种“喜露、惜露”的情绪。
最美的秋天在眼前,最美的风景在身边。
〔2〕
咏廿四气诗·寒露九月节
唐代·元稹
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
千家风扫叶,万里雁随阳。
化蛤悲群鸟,收田畏早霜。
因知松柏志,冬夏色苍苍。
寒露有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这首诗,巧妙地将“寒露三候”融入诗中。
寒露时节,天气转凉,露水更寒,诗人惊讶地发现,秋天已接近尾声。清晨醒来,望向窗外,只见菊花已次第绽放。
秋风起,家家户户的门前屋后,落叶纷飞,铺满了小径。抬头望向远方,只见万里晴空之上,大雁成群结队,随着太阳的指引,飞往温暖的南方。
水中的牡蛎已经成熟,传说那是鸟儿掉进水里演化而成;农人们正在田间忙碌地收割庄稼,担心霜的到来会损害庄稼。
这时候才会发现松柏的志气,无论是寒冬还是酷夏,它都是郁郁苍苍。
由此,才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松柏的坚韧与不屈。它们无论是在寒风凛冽的冬日,还是在烈日炎炎的夏日,都能保持那份苍翠与生机。
〔3〕
池上
唐·白居易
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
兰衰花始白,荷破叶犹青。
独立栖沙鹤,双飞照水萤。
若为寥落境,仍值酒初醒。
秋风携带着丝丝凉意,缓缓吹过。寒露时节,露水凝结,一点一滴凝结在草木之上,闪烁着凄清的光芒,增添了些许的寒意。
兰花渐渐失去往日的艳丽,花朵开始泛白;荷叶的边缘虽然已经破损不堪,但依然保持着那一抹青绿色。
一只白鹤独自栖息在沙洲之上,成双成对的萤火虫在水面上低飞,闪烁着微弱的光芒,为清冷的环境增添了一缕生机。
什么样的情况,才算得上是萧瑟、寥落呢,那就是刚刚从酒醉中清醒过来的时候。
秋风瑟瑟,寒露微凉。凉风、寒露、兰衰、荷破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清冷、寂寥的意境。
〔4〕
木芙蓉
唐·韩愈
新开寒露丛,远比水间红。
艳色宁相妒,嘉名偶自同。
采江官渡晚,搴木古祠空。
愿得勤来看,无令便逐风。
木芙蓉,也叫芙蓉花,拒霜花,晚秋时节开户,霜侵露凌之时,却丰姿艳丽,占尽深秋风情。
深秋时节,寒露初降,,木芙蓉在这萧瑟寂寥之际,独自傲然绽放,其艳丽的花色,远胜于水中荷花。
木芙蓉虽然拥有艳丽的色彩,足以让世间万物为之逊色,但它从不与谁争宠斗艳,而且好听的名字,不过是偶然的巧合而已。
夜幕降临,江边的渡口逐渐安静下来,只有古祠前的木芙蓉在秋风中盛放。
多么希望以后能常常来到这里,欣赏木芙蓉,不要让它在秋风中孤独地摇曳,过早地凋零残败。
〔5〕
嘉定巳巳立秋得膈上疾近寒露乃小愈
宋•陆游
小诗闲淡如秋水,病后殊胜未病时。
自翦矮牋誊断稿,不嫌墨浅字倾欹。
诗人陆游在立秋的时候胸膈得了疾病,到了寒露的时候,基本痊愈,于是写下这首诗,篇幅虽短,但意蕴悠长,表达自己无比畅快的心情。
这首小诗,如同秋日里的一池清水,宁静淡泊,没有半点尘世的喧嚣与浮华。病愈之后,竟然感觉生活比没有生病时更加美好。
生病期间,自己动手裁剪纸张,一比一怀地重新誊写之前的诗稿和文稿,回顾过往,寻得一份乐趣与寄托,并不介意墨色深浅是否适中,也不在乎字迹是否端正美观。
秋天会离开,春天会回来,愿你在春华秋实的岁月里,成为更好的自己。
晝暖夜涼感寒意,寒生露凝結成霜。 薄霧彌漫如紗衣,宛如大地披銀裝。 氣爽風淸秋意濃,蕭瑟秋色天泠淸。 辭靑悄至露水涼,落葉飄零秋氣寒。 鴻雁知寒往南遷,雀鳥深秋歸不見。 層林盡染漫山紅,金秋田野遍地黃。 身臨其境賞紅葉,静享佳茗品秋茶。 百花凋謝桂花香,金蕊玉瓣菊綻放。 霜風秋雨風蕭蕭,孤寂寞落夜沉沉。 秋夜仰天望明月,望穿秋水相思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