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模型开源狂飙:3个月10万+衍生模型,AI圈卷疯了!

梦想视角 2025-03-26 19:37:02

开源大潮来袭,中国AI进入“白嫖”时代?

最近两年,中国AI圈最火的关键词除了“大模型”,就是“开源”。从阿里云、DeepSeek到阶跃星辰,各大厂像过年发红包一样,疯狂甩出自己的AI模型代码,生怕别人不用。

比如,阿里云通义千问的Qwen系列,全球下载量已经突破2亿次,衍生模型数量更是夸张到10万+,直接成了全球最大的开源模型“家族”。DeepSeek更狠,搞了个“开源周”,5天连发5个代码库,还升级了DeepSeek-V3,让开发者直呼“这波福利比双11还香”。

这架势,像极了当年互联网的“免费大战”——只不过,这次卷的不是补贴,而是谁更开放、谁更便宜、谁能让开发者“真香”。

为什么突然这么卷?四大“天时地利人和”

FutureLabs的专家胡延平总结得精辟:中国大模型疯狂开源,是因为AI行业正处在四个关键节点:

“手机也能跑AI”(端侧智能崛起):现在连个人电脑、手机都能本地部署AI,谁还愿意天天联网等云端响应?开源模型让“单机版ChatGPT”成为可能。

“千行百业,各有各的卷法”(企业定制需求爆炸):金融、医疗、教育……每个行业的数据和需求都不一样,闭源大模型就像“统一发放的校服”,而开源模型则是“私人订制高定”。

“AI生态进入拼积木时代”:头部公司搞基础模型,中小企业做细分应用,分工明确,就像乐高——你提供砖块,我来搭城堡。

“从‘能用’到‘好用’”:大模型终于不再是“人工

智障

”,而是真正能干活了,用户自然爆发式增长。

说白了,开源不是做慈善,而是抢占生态位的最快方式——就像当年安卓开源干翻塞班,现在中国AI厂商也在赌:谁的开源生态最强,谁就是下一个AI时代的“安卓”。

影响有多大?技术普惠+行业洗牌

这场开源狂欢,带来的影响远超预期:

技术差距快速缩小:以前总觉得中国AI落后欧美,但现在,开源让全球开发者都能参与优化,中国模型的性能直逼GPT-4。

中小企业“原地起飞”:以前搞AI动辄千万预算,现在用开源模型,成本直接打骨折。有创业公司调侃:“以前是‘有多少钱做多少AI’,现在是‘有多少想象力做多少AI’”。

行业格局大洗牌:闭源巨头(比如某度)被迫转型,而像DeepSeek这样的新玩家,靠开源+低价策略,用户量单月破亿,直接让“AI六小龙”集体失眠。

最搞笑的是,外媒都开始酸了:“中国这波开源,不是为了内卷,而是为了让全球一起卷”。

未来会怎样?开源VS闭源,谁能赢?

目前看来,开源势头凶猛,但闭源也没完全认输:

开源派认为:AI应该像互联网一样,全球共建共享,否则“任何一个公司掌控的基础模型,别人都不敢用”。

闭源派则坚持:核心能力必须握在手里,否则怎么赚钱?(参考某水果公司的商业模式)

但现实是,混合模式可能才是最终答案——就像特斯拉既开源专利,又靠软件订阅赚钱。中国AI厂商也在摸索:基础模型开源,高端服务收费,既赚口碑又赚银子。

结语:AI的终极目标,是让每个人都能“炼丹”

这场开源浪潮,最让人感慨的是——AI终于从“神坛”走向“民间”。

以前,大模型是巨头们的“核武器”,普通人连摸都摸不到;现在,哪怕是个大学生,都能基于开源模型搞出个AI应用。这大概就是技术的魅力:越开放,越强大。

最后,用一句2024年的热梗总结:“以前:AI是‘未来已来’;现在:未来已来,而且开源了,速领!”

0 阅读:0

梦想视角

简介:再小的个体都有梦想,每一个梦想都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