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4%关税还没生效,家具厂商先涨为敬:到底是美国割韭菜,还是自己人捅刀子?
家人们,最近又出了个让人惊掉下巴的事儿!美国对咱中国家具加征104%关税这事儿还八字没一撇呢,国内一些家具厂商倒好,已经火急火燎地宣布涨价了。这操作,简直让人直呼看不懂!

美国人的大刀还没砍下来,自己人先自乱阵脚?不知道的还以为这些国内厂商是美国关税政策的“忠实拥趸”呢,生怕割消费者韭菜的速度赶不上趟儿。今天咱就来好好扒一扒,这波涨价潮到底是“合理自卫”,还是“趁火打劫”?顺便瞅瞅,在这场中美贸易博弈的大戏里,到底是谁在把老百姓的钱包当“提款机”!

咱先来理理时间线:5月14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大张旗鼓地宣布,打算对中国部分家具产品加征最高104%的关税,不过目前还在走流程,没正式实施呢。结果5月20日,国内好多家具品牌就被爆已经“提前调价”了,部分产品涨价幅度高达10%-20%。

网友们对此的评论那叫一个绝:“美国加税还是‘未来式’呢,国内涨价都已经是‘现在进行时’了——这哪是卖家具啊,分明是厂商在帮美国试探中国消费者的承受底线呢!”
更离谱的是,有些厂商给出的涨价理由,简直让人笑掉大牙:说是“原材料成本上涨”,可国际木材价格最近明明是下跌的;又说“人工成本增加”,但家具行业工人工资这几年基本就没动过;还扯什么“汇率波动影响”,人民币对美元最近也还算稳定啊。

说白了,他们心里想的就是:“反正美国迟早要加税,不如咱先涨一波,等真加税了,还能再涨一次,这钱赚得不要太轻松!”
二、厂商涨价,真的是因为美国关税?先给大家泼盆冷水,美国这104%的关税,短期内对咱国内市场的影响真没那么大。一方面,美国市场对中国家具的依赖度其实并不高。

中国家具出口到美国的占比也就大概15%,大部分还是在国内销售。那些真正依赖美国市场的厂商,早在前几年贸易战的时候,就跑去越南、马来西亚建厂了。
现在还在国内生产的,基本都是靠国内市场吃饭。所以说,“美国加税导致国内涨价”这个逻辑,根本就站不住脚,纯粹是瞎扯!

另一方面,厂商涨价的真实动机,说白了就是跟风和试探消费者底线。这波涨价,更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借势营销”:先制造焦虑氛围,大喊“美国要加税了,以后肯定更贵!”,让消费者心里慌慌的;然后开始试探消费者,看看涨个10%有没有人反对,要是没人骂,那就再涨;最后就等着收割一波,反正刚需消费者早晚都得买。

就说某知名家具品牌,5月初就开始放风,说“因美国关税压力,可能调价”,结果一周后就直接涨了15%。但是看看他们去年的财报,净利润增长了30%,现金流充足得很,根本就不缺钱!这不是明摆着拿关税当幌子,趁机涨价赚钱嘛!

在这场涨价闹剧中,有三方势力各怀鬼胎。部分厂商,那就是浑水摸鱼、趁火打劫。明明主要市场在国内,却非要拿美国关税当涨价借口,这本质上就是在透支消费者的信任,以后谁还敢买他们的账?
经销商呢,就知道制造恐慌,说什么“再不买就要涨价了!”,这话术是不是跟“双11最后一天”的套路一模一样?就是为了逼你赶紧下单,好加速清他们的库存。

还有一些自媒体,为了博眼球,疯狂渲染“家具要暴涨”,也不去核实数据,纯粹就是在制造焦虑,骗取流量。
最可怜的就是消费者了,成了唯一的冤大头。美国加税,中国厂商涨价,最后买单的却是中国老百姓?这是什么奇葩逻辑,简直就像“隔壁老王结婚,我随份子”一样荒唐!

那咱消费者该怎么做呢?首先,千万别被“涨价焦虑”给忽悠了,美国关税对国内家具价格的影响微乎其微,可别着急当韭菜。
其次,多对比线上线下的价格,很多厂商线上价格还没动呢,去电商平台比比价,可别被线下销售的花言巧语给带偏了。要是预算有限,还可以考虑二手家具或者找本地木工定制,不仅更划算,还能避开品牌溢价。

最后,咱要用脚投票,谁涨价狠,咱就不买谁的,让市场好好给他们上一课!
结语美国加税还没生效,国内厂商就急着涨价,这到底是“未雨绸缪”,还是“趁火打劫”,答案已经一目了然:关税就是个借口,利润才是他们的终极目标。

消费者能做的,就是保持清醒的头脑,千万别被这些焦虑营销给割了韭菜。毕竟,有时候真正坑我们的,不是大洋彼岸的对手,而是身边这些“自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