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论与王夫之:再说道脉传承

渊海探心 2023-10-17 21:45:42

昨天清晰整理了华夏的道脉传承,

一些粉丝留言说,朱总司令和毛主席真的也是这一系的吗?

今天我先就伟人的思想里重要的组成部分来简要的阐述下,

实际上,在伟人思想成型期,

湖湘文化中的最重要的船山(王夫之)对伟人影响甚深,

特别是如果看了伟人青年时期的书信和文章,

就可以知道其思想最根本的东西是来自哪里。

主席的老师和岳父是杨昌济,

他深受谭嗣同和王夫之的影响。

杨本人自己热衷研究船山的著作,

并且将中西方各派的学说与船山学派的学问结合起来教给学生们。

王夫之曾经说过:

“行可以兼知,而知不可以兼行,君子之学,未尝离行以为知也。”

这是对王阳明心学造成过失的弥补,

(至于为什么,后面有机会会继续讲,

简单来讲,晚明之失,在于心学的知行分离,解构皇权)。

王夫之的话,翻译成现代常用语就是:“实践出真知”。

主席在青年时代深受王夫之的影响,

养成了“知了就要行”“重在行事”的实干精神。

不仅主席深受影响,

他还在1914年亲自组织过船山学社,

专门讲王夫之的学问,

并且非常推崇王夫之朴素的唯物主义和民族意识,

这是主席后来整个思想的底色。

其中,船山朴素的唯物主义源自于张载的气学。

这个今后有机会也会讲讲。

所以,昨天说的华夏文明的道脉,

不绝如缕,默默流传。

主席从1920年到1921年居住在船山学社,

并且记载了一大网篮的笔记,

其中都是研究心得。

新中国成立后,主席回长沙宴请亲友,

其中杨昌济的好朋友曹典球先生就说:

“船山星火昔时明,莽莽乾坤事远征”,

说出了主席思想的渊源。

最能在主席著作中反应这一点的就是实践论。

王夫之说:“见闻之知,止于见己闻,而穷于所以然之理”

“视听之明,可以摄物;心知之量,可以受物”。

也就是说,人类可以通过五官的感受器,

接受世间万事万物的信息,从而用心来产生感性认识。

人类对外界事物的认识是从感受器接受到的信息开始的,

认识起源于感觉,这是认识的初级阶段。

到了高一级,则受“德性之知”的影响,

用来指导人的行为和实践。

所以,王夫之说:

“知行相资以为用”,

“夫人必知之,而后能行之;行者皆行其所知也”,

“君子之知,以审行也”。

这里面更深刻的阐明了知行的关系,

当然,主要是刻画知对行的反作用力。

那么主席的《实践论》中主要说:

“认识的过程,第一步,是开始接触外界事情,属于感觉的阶段。

第二步,是综合感觉的材料加以整理和改造,属于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阶段。

只有感觉的材料十分丰富(不是零碎不全)和合于实际(不是错觉),

才能根据这样的材料造出正确的概念和论理来”。

这就是主席对认识的来源和认识的两个过程的论述。

在知行关系上,王夫之更注重行,或者说实践,

就是开篇说的那句“行可兼知”。

再加上“知以行为功,行不以知为功;

行可得知之效,知未可以得行之效”。

再对比《实践论》中说的:“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

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

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

这是一部分渊源讲解,看得人多的话后续会再好好阐述。

2 阅读: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