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说卜筮,两个字连在一块。
实际上,卜是卜,筮是筮。
那么筮是什么?
筮也和卜一样,是古代的一种宗教活动。
人们通过筮的方式,
来占断吉凶,决定自己的行为动作。
最早的时候,大家占卜吉凶的方式非常多,
每个人或者每个群体都可以随时随地采用自己认为灵验的方式来问吉凶。
后来则越来越集中到卜和筮上,
于是产生专门从事卜筮活动的人员。
实际上,也是这些神职人员,
垄断了这类沟通天地神灵的职位。
那么卜筮的筮是什么呢?
礼记里记载的很清楚,
“龟为卜,筴为筮。
卜筮者,先圣王之所以使民信时日,
敬鬼神,所以使民决嫌疑。”
烧龟甲看其纹路走势为卜,
那么这里的筴又是什么?
再看《说文》中说:
“筮,《易》卦用蓍也,从竹巫。”
《曲礼》中说“龟为卜,策为筮”,
这里的策也是指蓍。
我们说的筹策,也就是用蓍草计算运算。
总体看,筮有几种含义,
第一,筮即是名词,也是动词。
名词理解是,筮是筹算,也就是筹码。
用竹子做的叫筮叫策,
用蓍草做的叫蓍。
第二,筮或者蓍是数学计算的行为。
这种计算方式,是用一个个筹码来进行。
实际上,可以说,
演化成后来的算盘,当今的计算机。
这个就是所谓的外数。
第三,就是决狐疑之事,以敬鬼神。
明吉凶。这就是所谓的内数。
第四,筮的起源和数有关,但也与巫有关。
一开始用竹,后来用蓍草。
总之,筮,包含两类内容,
一种是数学,一种是宗教。
从千年以来,从筮发展出了两类学科,
一种是应用数学,一种是求神问卜。
最开始,两科没有分化,
掌握数学历法的,也掌握占卜决断。
到了后来,就逐渐分化分科了。
正如同胚胎干细胞,具有无数可能性,
一旦分化后,就不可逆了。
成了承担某一项特有功能的细胞。
所有的人文、科学似乎都难逃这样的命运。
这里,筮也是如此。
最早掌握筮的人,
也就是巫,
他们是当时的知识阶层,
话语权的掌控,不是光一句迷信就可以说的,
必定带有一定的本事,
才能取信于人。
于是,筮中内数外数相交杂,
比如运算天文历法,指导农耕,
这些都是实打实的出成果,
自然,“科技”、“人文”“迷信”杂糅在一块迅速发展。
直到《周易》之时,
产生质变。
筮已经包含了大量的天之道,
也就是星球运行的法则,
同时包含大量的“民之故”,
也就是对应的人事验证。
所以才可以“通神”。
孔子才说:“是以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之故,
是兴神物,以前民用”。
筮与卦的结合,就是周易。
易是用卦画符号系统表现自己,
筮是用数学计算表现自己。
两者参杂,“方以知,圆而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