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一位47岁的女医生躺在手术台上,坚持要求医生为她拔掉所有健康的牙齿。这已经是她第三次"自我牺牲"在此之前的几个月里,她已经切除了完好无损的阑尾和扁桃体。
近半个世纪后的2021年11月5日,96岁的她平静离世,她用67年的从医生涯和一副假牙,换来了中国慢性重型肝炎死亡率从85%降至38%的医学奇迹。
少年立志学医途
"只想读书,不想嫁人!"这句掷地有声的话语,出自一个15岁浙江女孩之口。1940年的天台县,正值抗战艰难时期,许多适龄女孩都已嫁作人妇,但陈菊梅却倔强地选择了另一条路。
生于1925年的陈菊梅,从小就展现出与众不同的特质。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她的父亲靠打银器维持一家七口的生计。虽然全家挤在半间房里,但在母亲开朗乐观的影响下,这个清贫的家庭却洋溢着温馨与希望。兄妹五人都有幸获得了读书的机会,这在当时实属难得。
1945年的那场高考,陈菊梅为了省下路费,她徒步走了三天,跋涉数百公里赶到考场。然而命运弄人,这次考试成绩因故被取消。对于一向成绩优异的陈菊梅来说,这无疑是个沉重的打击。但她并未就此放弃,在老师的推荐下,她成功考入了浙江医学院医疗系。
医学院的求学生活并不轻松。为了牢记人体构造,陈菊梅在床头挂了一副真人骨架,每天反复触摸、默记,直到将206块骨头的位置和名称烙印在脑海中。这种近乎执拗的学习态度,为她日后的医学事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1950年,陈菊梅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上海市第二人民医院传染科工作。正是在这里,她与传染病防治结下了不解之缘。当时的中国,传染病防治领域几乎是一片空白,每年因肝炎死亡的患者数以万计。面对这样的现状,年轻的陈菊梅暗自立志要为改变这一局面贡献力量。
1955年,国家决定选派优秀医学人才赴苏联深造。陈菊梅虽然不懂俄语,但她以惊人的毅力,在极短时间内突破语言关,成功通过考核。
在列宁格勒儿科医学院攻读传染病学博士期间,她完全沉浸在学习中,将所有时间都奉献给了教室和图书馆。三年时间,她就完成了常人需要四年才能完成的学业,成为新中国第一批传染病学博士。
苦心医研献身躯
1972年的冬日,解放军302医院的手术室里,主刀医生的手微微颤抖,因为躺在手术台上的不是别人,正是医院里德高望重的陈菊梅大夫。更令人不解的是,这位47岁的女医生要求拔除自己一口完好的牙齿。
这已经是陈菊梅第三次主动要求切除健康器官了。短短几个月内,她先后切除了阑尾和扁桃体。面对同事们的不解与劝阻,她只是平静地说,这些会反复发炎的器官影响了她的工作效率,还不如一次性解决后顾之忧。
其实,在这些"任性"的决定背后,是陈菊梅对科研工作近乎偏执的专注。自从接手肝炎攻关任务以来,她就将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研究中。当时的中国还是"肝炎大国",每年因肝病死亡的患者高达数十万,这个沉重的现实让她寝食难安。
1969年,陈菊梅带领医疗队来到陕北黄龙县,开展为期一年的义诊工作。当地医疗条件极其落后,很多重症患者因为缺乏麻醉药物而无法及时手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她和同事们研究出了一个替代方案,但需要进行人体试验来验证安全性。
在这个危急时刻,陈菊梅主动请缨,要求先在自己身上试验。当麻醉药物注入体内的那一刻,她的意识逐渐模糊,最终陷入了长达三天的昏迷。醒来后的她没有丝毫抱怨,反而立即投入到方案的改进工作中,最终帮助当地医院解决了这个棘手的问题。
这一年的下乡经历让陈菊梅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艰苦的生活条件和繁重的工作让她瘦了整整二十斤,严重的营养不良更是让她的身体每况愈下。但她仿佛感受不到身体的疼痛,回到北京后又马不停蹄地投入到了研究工作中。
功夫不负有心人,陈菊梅发现病人在服用某种安眠药后,肝功能指标竟然有所改善。这个偶然的发现让她欣喜若狂,立即组织团队开展研究,最终发现了其中的五味子。
经过反复试验和改良,陈菊梅研制出了治疗肝炎的新药"肝得安"。这个突破性的发现很快在医学界引起轰动,她也因此被誉为"中国降酶第一人"。但她并未就此止步,而是带领团队继续攻关,先后研制出"复方鳖甲软肝片"等多种治疗肝病的新药。
在陈菊梅的努力下,中国慢性重型肝炎的死亡率从85%降到了38%,创造了世界医学史上的奇迹。
银发征战显本色
2002年末的北京,寒风凛冽。当大多数人都在为即将到来的新年做准备时,一则突发消息却打破了祥和的气氛:广东佛山爆发了一种不明原因的传染病。
更令人敬佩的是,在得知民众迫切需要防治指南后,陈菊梅带领团队连续奋战三天三夜,编撰出了全国第一本《非典型肺炎防治手册》。当时的北京,街头巷尾弥漫着浓重的熬醋味,板蓝根脱销断货,而这本手册的出现,无疑给惶恐的民众吃了一颗定心丸。
2008年5月,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疫情防控形势严峻。此时的陈菊梅已经83岁高龄,但她再次请缨出征,带领302医院的专家组奔赴灾区。在那里,她和其他医护人员一样,住帐篷、吃干粮,丝毫没有因为年龄而要求特殊待遇。
从灾区归来后,她又马不停蹄地整理经验,编写了《地震灾区医院院内感染预防指南》和《地震灾后传染病防治手册》两本实用手册。这些凝结着她毕生经验的著作,至今仍在灾后防疫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009年,84岁的陈菊梅被诊断出患有帕金森病。即便如此,她仍坚持工作,每天早上都准时出现在医院里。
为了方便她工作,医院特意安排了专车接送。但倔强的陈菊梅常常婉拒,坚持自己走路。她说,只要还能动,就要像个战士一样坚持。
直到2015年,91岁高龄的陈菊梅才正式退休,退休时她的职位是中国文职干部的最高位置特级干部,这一职位在文职军人中几乎无人能及,被誉为“文职将军”。她享受着与上将相当的待遇
2021年,陈菊梅病逝,享年9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