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秦军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国危在旦夕。平原君赵胜奉赵王之命,前往楚国求救。他打算从门客中挑选二十个有勇有谋的人一同前往,可挑来选去,只选出十九人,还差一个。
这时,一个叫毛遂的门客站了出来,主动请缨。平原君瞧了瞧他,一脸疑惑:“先生在我门下几年了?” 毛遂答:“三年。” 平原君摇摇头说:“有才能的人,就像锥子放在口袋里,尖儿立马就会露出来。先生在我这三年,却从未听闻您有什么作为,还是算了吧。” 毛遂不卑不亢地回应:“那是因为我今日才请求被放进这口袋。若早把我放进去,我早就脱颖而出,岂止是露出个尖儿!” 平原君见他言辞恳切,便答应让他一同前往。
到了楚国,平原君与楚王从清晨谈到中午,楚王始终犹豫不决,不肯答应出兵救援。毛遂按捺不住,手按佩剑,大步走上台阶,高声说道:“合纵抗秦的事,利害关系明摆着,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为何从日出谈到日中还定不下来?” 楚王怒目而视,喝问:“你是何人?敢在此放肆!” 毛遂毫不畏惧,紧握剑柄逼近楚王,历数楚国的辉煌与当下的困境,强调合纵抗秦对楚国的益处。楚王被毛遂的气势和言辞所打动,最终答应与赵国合纵,出兵救援。
毛遂本是平原君门客中毫不起眼的小人物,在关键时刻却凭借非凡的勇气和自信,主动争取机会,最终成功说服楚王,解了赵国之围。这个故事充满话题性,它让我们看到,身处困境时,勇气和自荐的重要性。在生活中,很多人或许就像毛遂一样,怀才不遇,但只要有勇气展示自己,抓住机遇,平凡人也能创造奇迹,实现逆袭,这便是毛遂自荐故事带给我们跨越千年的共情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