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赵国得了块宝贝 —— 和氏璧。秦昭襄王听说后,派人给赵惠文王捎话:“我愿意用 15 座城池换这块玉。” 赵王心里直犯嘀咕:秦国强,赵国弱,答应吧怕被骗,不答应又怕挨打,急得直搓手。
这时,宦官头目缪贤推荐了自己的门客蔺相如:“这小子脑子活,上次我犯了事想逃到燕国,他劝我主动认错,结果不仅没被罚,还得了赵王宽恕。” 赵王赶紧召见蔺相如。
蔺相如一开口就给赵王吃定心丸:“秦国要是不给城,那错在他们。我们把玉送去,若他们耍无赖,我保证完璧归赵!” 到了秦国,秦王拿到玉只顾和嫔妃们显摆,绝口不提城池的事。蔺相如心里暗骂 “老狐狸”,却堆笑说:“这玉有瑕疵,我指给您看。” 秦王把玉递回来,蔺相如立刻抱着玉退到柱子边,头发都气得竖起来:“您根本没诚意!要是逼急了,我连人带玉一起撞碎在这柱子上!” 秦王怕玉碎了,赶紧命人拿地图圈了 15 座城。
蔺相如知道这是缓兵之计,当晚就让随从扮成乞丐,揣着玉从小路逃回赵国。后来秦王得知,反而觉得蔺相如胆识过人,没杀他,还客客气气送回赵国。
几年后,蔺相如因功当上相国,武将廉颇却不服:“我在前线拼命,他凭一张嘴就爬我头上?见了他我得好好羞辱一番!” 蔺相如听说后,天天躲着廉颇,连上朝都称病。随从们觉得丢脸,蔺相如却说:“秦国不敢打赵国,就是因为有我和廉将军。要是我们内斗,国家就危险了。”
廉颇知道后,羞愧得不得了,光着膀子背着荆条就去请罪。蔺相如赶紧扶他起来,两人从此成了生死之交。
蔺相如的智慧,不在于耍心眼,而在于看清大局:国家安危面前,个人面子不值一提;面对强敌时,勇气不是蛮干,而是用巧妙的办法守住底线。千百年后再看这段故事,让人忍不住想:有时候 “退一步” 不是软弱,反而是更强大的担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