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掌握这三个强者定律,你将无人能敌

楚然谈情感 2025-01-08 14:32:34

文/情感文化小陈

翻开历史书,你我会发现,那些读懂《庄子》的人,都怡然自得。

李白读了庄子,写下“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苏东坡读了庄子,虽感慨“长恨此生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但却写下了千古名句“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越读《庄子》这本书,才发现庄子这个人,真的是可爱又通透。通透在于他深谙人性,道出了最精辟的三大强者定律。

一、心量定律

你我的烦恼,源自内在拥有的不足。

一个拥有全息宇宙观、内心世界丰富、内在自我满足感比较强的人,是不屑于在琐事上进行辩论解释的,他也不太愿意去刷存在感。

为了说明这点,《庄子》书中有一个故事,主人公是尧和舜,舜是尧的接班人。

尧做皇帝的时候,舜就在他旁边辅佐他。

有一天,尧跟舜说:“我一直想把宗、脍、胥敖这三个小国给灭了,每次上朝的时候一想到这几个小国还没灭掉,心里就觉得不舒服,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舜回答:“这三个小国的国君,就好像生存在蓬蒿艾草之中,您何必放心不下?过去听说有十个太阳一同升起,普照万物,更何况大道的光辉更胜过太阳。”

舜的意思是:“哥,您多大的人物啊,还为这点儿小事烦恼?您是与大道同齐的人,您就像是同时拥有十个太阳的能量场一样的人,怎么会为这点儿小事而烦恼呢?”

一言以蔽之,你我所有的烦恼都是因为内在所拥有的还不足,包括内在的成就感和自我认可度不够多导致的。

把自己放在一个大格局里,事就变小了。

二、无用定律

你我如今的生活是什么样?

教育卷,家教卷,工作卷,养老也卷。

卷来卷去,头发都卷没了。

要是你问庄子该怎么办?

他估计会说,躺平吧,顺应本性去活,不要违逆本性,不要过多焦虑,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老天就不会让你饿着。

假如他知道《圣经》中那句:“你看那天上的飞鸟,也不耕作,也不劳动,上帝尚且没让它饿si”,庄子或许就会说,你们好手好脚的,担心什么,难道还不如鸟吗?

他说,“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在《人间世》里,庄子讲了一个故事。

卫国的国君年轻气盛,做事独断专行,做人看不到自己的错误,又不爱惜百姓性命,颜回打算去“拯救”卫国,特向他的老师孔子辞行。

孔子说:你去了恐怕会遭到迫 害,推行大道,心不能乱,心乱了就会多虑,多虑就会自扰,自扰就会招致忧患,忧患降临,自身难保。人们孜孜求名声才导致道德败坏,人们总是争论是非才有了智慧和愚钝,你故意在暴君面前推行仁义和规范,就好像是用别人的丑行来显示自己的美德,最终会害人害己啊。更何况,名利这东西,就是圣人都没法摆脱,何况是你呢?

孔子说完,又问了颜回的想法,颜回说,态度端正,内心平静,始终勤勉忠心,行不行?

孔子回答,不行,你这样于事无补。

颜回又说,我内心正直,外表委曲求全,在内心时刻以前贤为准,在外俯首去就,和他人表现一致,行不行?

孔子回答,不行。

颜回不知所措,请孔子指点迷津。

孔子告诉学生,一个人除非不走路,走路的话就会留下痕迹,被世间人的逻辑驱使做事,就容易虚假作伪,被天性自然驱使去做某事,就很难有假,顺应万物变化,才是最好的做法。

庄子的意思是,要进入名利场却不被名利所束缚,要顺应万物变化而不刻意追求。

刻意所求,就是拂逆本性,而能够顺应本性的强者,心中是没有名利的,他做的一切,都是受本性驱使。

在世人将眼光都放在有用上时,庄子已经在无用上开辟了一片天地。

庄大佬看到了“有用”之处带来的名声、财富,他看到了这些东西带来的危害,树越有用,死得越早,而看似没有用的,却长成了参天大树,庄子又在无用之处找到了本性和自由。

对你我来说,庄子像是一道光。

在这个什么都要“规规矩矩”的时代,他告诉我们,你要遵循的规矩首先应该是“顺应本性”。

在这个人人都追求有用、害怕失败的时代,他却告诉我们,“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精神等级的差别,在于愿不愿意花时间在喜欢但无用的事上。

有用的东西,只是让你我活着,而很多无用的东西,却让你我成了自己,让你我内心安定,让我们活得有趣不无聊。

周国平也说:“吟无用之诗,醉无用之酒,读无用之书,无用之情,终于成一无用之人,却因此活得有滋有味。”

为什么无用之人,反而能把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因为很多事情,你不执着于某个结果,做了之后,对任何结果都坦然接受,心中就会欢喜常驻。

三、沉默定律

《庄子》里有个故事:呆若木鸡。

周宣王酷爱斗鸡,请斗鸡高手纪渻子来给自己训练斗鸡。

训了十来天,周宣王去询问训练成果。

纪渻子说:现在不行,他们还太骄傲了,出去必打败仗。

又过了十天,周宣王又去询问。

纪渻子说:还是不行,听见响声就叫,看见影子就跳,太过浮躁了。

又过了一段时间,周宣王又去询问。

纪渻子说:现在差不多了,别的鸡挑衅它们,它们也不会鸣叫,沉默低调,看上去像木鸡一样,这样的鸡才厉害,别的鸡根本不敢迎战。

中国人说:静水流深。

水越沉静,越是深邃,人越沉默,越有实力。

《庄子·知北游》中讲过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叫智先生的人想搞清楚,什么是道。

于是他一路向北,逢人便请教。

途中,他遇到一个叫“无为谓”的人,便向其请教:先生,如何才能知道,安道,得道呢?

可“无为谓”却始终一言不发,只是面带微笑地看着他。

智先生感觉自己受到了戏耍,拂袖而去。

走了不久,他遇到一个叫狂屈的人,于是,他又提出了那个问题。

狂屈说:这个不难,我且给你细细道来。

可当智先生准备洗耳恭听时,对方却憋红了脸,半天吐不出一个字来。

智先生大失所望,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后来,他见到了黄帝,张口就抱怨,“无为谓”和“狂屈”是两个骗子。

黄帝却说:彼无为谓真是也,狂屈似之,我与汝终不近也。

在黄帝看来,无为谓是真懂道,狂屈只是装懂道。懂道者不谈论道,谈论道者不懂道。而我们这些在背后高谈阔论的人,差得就更远了。

庄子借黄帝的口告诉世人一个道理: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很多时候,不说,比能说,会说,要高明得多。

庄子深谙人性,社会,自然的本质,并且将自己一生的智慧全部都写成《庄子》一书,此书被誉为中国千古奇书。

里面的文章,恣意汪洋,意蕴深厚,擅长用寓言来讽刺人性的本质,发人深省。比如著名的东施效颦,屠龙之技,随珠弹雀等等,深藏的智慧,更是影响深远。

3 阅读:178
评论列表
  • 2025-01-08 17:41

    作者大德[点赞][点赞][点赞]

楚然谈情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