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情感文化小陈
每个人的心里都住着一个庄子,他的故事总能给人醍醐灌顶般的顿悟。
当你我被过多的东西捆绑,活得越来越累的时候,不妨汲取庄子的智慧。
诚然,庄子在先秦诸子百家中,是最与众不同的,也是最接近神的人。
一个人强大无比的三种境界,看看有没有你?
一、一切皆为我所用。
庄子曾说:“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人们都以为,只有那些看似有用的东西,对你我才有价值。
但在庄子看来,世俗认为无用的事物,也可为你我所用。
《庄子·逍遥游》里讲过一棵樗树的故事。
惠子对庄子说:“我有一棵樗树,树干臃肿,树枝蜷曲,虽然很大,却是大而无用。”
庄子摇了摇头,反驳道:“你可以悠闲地在树下散步,逍遥地在树下躺着,它给你遮风挡雨,怎么还不算有用?”
其实这世上,根本没有一无所用的事物。
只不过很多人一叶障目,发现不了事物真正的价值。
比如:人生中那些苦痛的经历,内心脆弱的人遇到它,就只会抱怨连连,感叹人生无望。而内心强到可怕的人,只会把其看做是成长的阶梯,满怀信心地去迎战一切困难。
正所谓,一切经历,皆是成长。
人生发生的所有事情,并不会都对你有利。
但你却可以调整应对的姿态,让一切都有利于你。
就像作家李梦霁在《允许一切发生》里所写的:真正的强大不是对抗,而是允许一切发生。生命不过是一场日趋圆满的体验,尽兴此生,输赢皆有意义。往后的日子里,请每天告诉自己,凡事发生,必是来丰富我,成就我。如果暂时事与愿违,那一定是另有安排;如果它来者不善,那也一定能为我所用。
所有经历,皆为恩赐。
在与它们相遇的过程中,你我的心量和边界会不断扩大,内心也会越来越圆融通达。
二、拥有大局意识。
《庄子》里有一个养猴人和猴子的故事。
养猴人给猴子分食物,对猴子说:早上三颗,晚上四颗。
猴子一听,都很不乐意,觉得少了,所以都很愤怒,龇牙咧嘴。
养猴人改口说:那就早上四颗,晚上三颗。
猴子一听,都很高兴了。
丝毫没有发现,自己还是只能得到七颗食物。
这就是你我熟知的成语“朝三暮四”的出处。
你看,你我看这个故事的时候,都觉得特别好笑,笑这群猴子太傻,无论是朝三暮四,还是朝四暮三,一天下来,都是一样多的。
可猴子的喜怒,却很明显。
从整体来看,喂的食物总量,根本没有变化,变化的只是形式。
这世间的很多事情,同理。
那些能影响你,让你愤怒不已的事情,当你从一个更大的角度去看,它就不会让你愤怒,当你将时间拉长,你会发现你所谓的大事,对于这个世界、他人来说,不过微不足道的小事。
如果你有了这样的角度和意识,你还会为之感到烦恼吗?
从自己的角度来看,你我得到了就欢喜,失去了就悲伤,成功了就开心,失败了就痛苦。
然而,对世界来说,你得了,别人就会失去,你成功了,就标榜着别人的失败,所以,它是平衡的,根本就没有所谓的得失,只是从这个形态变为另一个形态,从这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
《庄子·齐物论》中有这么一句话,叫作:“照之于天。”
是在提醒你我,要学会从客观的角度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要总是局限于个人的狭隘思想。
对此,庄子提出了一个解决办法,那就是“莫若以明”。
也就是说,人不要总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而是要学会跳出圈子,站在上天的角度去看待世间万物,同时,也要学会换位思考。
三、不着力即差,凡事顺其自然。
《庄子·养生主》中有一个故事,庖丁为梁惠王宰牛,只见他手起刀落,既快又好。
梁惠王看后连声夸赞,并问他:“你的技术怎么会这么高明?”
庖丁放下刀子,回答:“我刚开始宰牛的时候,看见的无非是一头头完整的牛。现在,我看见的再也不是一头牛了。宰牛时,我不必用眼睛去看,就清楚哪里是关节,哪里是经络,从哪里下刀、要用多大的力气,全都心中有数。”
庖丁停顿了一下,接着说:“技术高明的厨师每年会换一把刀,是因为他们用刀子去割肉。技术一般的厨师每月换一把刀,是因为他们用刀子去砍骨头。现在我的这把刀已经用了十九年了,宰了数千头牛,而刀口却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牛身上的骨节是有空隙的。可是刀刃却并不厚,用这样薄的刀刃刺入有空隙的骨节,那么在运转刀刃时就会留有余地。因此我这把刀用了十九年还和新刀一样锋利。”
梁惠王说:“从你的这番话里,我学到了很多有益的东西。”
苏轼临终之时,曾给后人留下一句话:着力即差。
意思是,凡事越是用力,越容易事与愿违。
庄子在写《庖丁解牛》时,也道出了同样的深意。
一般的厨师在解牛时,看到骨头,就用蛮力砍断,因此一个月就得换一把刀。而庖丁却懂得,以无厚,入有间的道理。他每次解牛时,只会顺着牛的筋骨去下刀,所以他的刀用了十九年,还依然锋利如新。
这不由让我想到了一句话:顺水推舟,一日千里。
人生中的很多事情,你越是较劲,越是用力,对自己的伤害就越大。
但你若懂得顺其自然,按照事物的规律去做,反而能支撑自己走得更远。
小陈寄语
强大无比的人,就像那深邃的星空,外表沉静,内里却蕴藏着无限的能量。
他们以一切为舟,以大局为帆,自由自在地乘风破浪,却又不显山露水,低调而深远。
《庄子·养生主》有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愿你我都能在有限的生命里,追求无限的精神境界,做一个内外兼修、强大无比的人生赢家。
哲学家陈鼓应说:凡中国文人,到了四五十岁年纪,都会不自觉成为庄子的粉丝。
古往今来,无论帝王将相、世家官宦,还是文人墨客、贩夫走卒,都会把《庄子》作为修身的典籍。
李白称其为:“吐峥嵘之高论,开浩荡之奇言。”
鲁迅赞其:“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之。”
史学家司马迁更是如此评价庄子:“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
诚然,庄子总能用通俗易懂的寓言故事,把复杂的东西,说透了,让人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