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名为“对等贸易和关税”的备忘录,宣布将制定一项全面计划,对全球贸易伙伴实施“对等关税”,以消除美国长期以来的贸易失衡,促进美国经济增长。备忘录称,此次美国政府将要审查的,不仅是贸易伙伴国的关税税率,还包括非关税壁垒、市场准入限制及汇率操纵等其他各项非对等贸易关系。国际舆论认为,以一国之力挥舞“关税”大棒,试图改变世界经济规律,重构所谓“对美国不公平”的国际秩序,恐怕只能是徒劳。
声称以所谓的“对等关税”对抗“不对等关税”
“对等贸易和关税”备忘录声称,美国是世界上最开放的经济体之一,其平均加权关税税率也是全球最低的国家之一。与其他主要经济体相比,美国对进口商品设置的贸易壁垒较少。国外市场的封闭限制了美国的出口,国内开放的市场则导致了大量进口。多年来,无论贸易伙伴国是盟友还是对手,美国一直遭受着不公平的待遇——2024年逆差规模达1.2万亿美元。
除备忘录外,白宫同时发布了一份说明,列出了部分不对等关税带来的影响,如:巴西对美国乙醇征收18%的关税,而美国对巴西乙醇仅征收2.5%的关税,这导致2024年美国对巴西乙醇出口额(5200万美元)仅为进口额(2亿美元)的1/4。美国对印度农产品适用最惠国关税税率,平均为5%,但印度对美国适用的最惠国关税税率平均为39%。印度还对美国摩托车征收100%的关税,而美国对印度同类产品仅征收2.4%的关税。欧盟禁止进口美国48个州的贝类,却可以向美国出口所有贝类产品,2023年美国对欧盟贝类贸易逆差达2.36亿美元。此外,欧盟对进口汽车征收10%的关税,而美国仅征收2.5%的关税。
说明中说,这些非对等的税收政策每年对美国企业造成的损失高达20亿美元。“对等关税”政策将打破长期以来美国人“被占便宜”的局面。
按照特朗普的指示,美国财政部、商务部、贸易代表办公室等多个部门将在未来几周内加紧研究,针对美国的每个贸易伙伴制定专门的关税税率。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关税数据,美国的主要贸易伙伴中,印度、巴西、越南的平均加权关税税率最高,或将成为受“对等关税”冲击最大的经济体。
在特朗普签署“对等贸易和关税”备忘录后,印度莫迪政府下调了32类商品进口关税,并承诺扩大对美国能源和军备的采购。然而,莫迪的举措并未换来预期回报,“对等关税”如同一盆冷水,让印度“以让步换合作”的幻想破灭。
对一些国家征收数字服务税不满
除关税外,特朗普政府还将矛头对准了“隐形贸易壁垒”,包括数字服务税、增值税和严苛监管等。其中,加拿大和法国的数字服务税成为重点关注的对象。
法国于2019年7月24日通过《数字服务税法案》,征税对象为全球年营业额超过7.5亿欧元且在法国境内营业额超过2500万欧元的境外大型数字企业。但为避免双重征税和贸易争端,法国政府承诺,如果达成有关数字服务税的国际协议,那么法国的数字服务税将被废除。
加拿大紧随其后,于2020年也推出了数字服务税。不过,鉴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双支柱”国际税改的推进,加拿大政府于2021年10月决定暂停实施该税种,为在经合组织进行的数字服务税国际谈判留出时间。然而,直至2024年1月1日,经合组织仍未能就数字服务税达成国际协议,于是,加拿大政府于2024年6月20日通过《C-59法案》,引入税率为3%的数字服务税,并于2024年10月1日开始实施,追溯适用至2022年1月1日。加拿大的数字服务税适用于全球年收入超过7.5亿欧元,且在加拿大境内年收入超过2000万加元的大型跨国科技公司。据估计,数字服务税将在5年内为加拿大带来59亿加元(1加元约合5.1096元人民币)的财政收入。
法国和加拿大的数字服务税均以跨国科技企业的数字服务收入为征税对象,而全球最大的数字平台企业(如谷歌、苹果、元宇宙、亚马逊等)几乎全部来自美国,引起了美国政府的强烈不满。
美国政府在“对等关税”说明中指出:“美国没有开征类似的税种,然而贸易伙伴却向美国公司收取了所谓的数字服务税……加拿大和法国每年利用这类税收政策,向美国公司征收了超过5亿美元的税款。”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进一步指出,此类“结构性壁垒”叠加合规成本(如调整财务系统以应对数字服务税),每年将导致美企损失超50亿美元,进一步挤压了企业的利润空间。对此,特朗普直言“加拿大将成为一个非常有趣的案例”,并表示或将以“对等关税”进行反制。
特朗普对加拿大的强硬态度引发了加拿大企业的不安。加拿大商会执行副总裁马修·霍尔姆斯表示:“当加拿大成为美国政府‘最关心的问题’时,往往意味着风暴将至……我们头上仍然悬挂着达摩克利斯之剑,我们必须随时准备好应对接下来可能发生的事情。”
“对等关税”或将反噬美国自身
欧盟委员会在第一时间发表声明,指出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政策是朝着错误方向迈出的一步,它将加剧经济不确定性,破坏全球市场的效率和一体化。加拿大、德国、日本、韩国等盟友也纷纷表示反对,认为“对等关税”将破坏多边贸易体制,美国及其贸易伙伴都将因此遭受巨大损失。
美国智库卡托研究所贸易专家林西科姆认为,美国政府的“对等关税”计划反映了“对全球经济运作方式的根本误解”。美国长期以来是其主导的国际秩序的最大受益者。从经济数据来看,美国保持着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地位。美国经济以服务业为主,消费对经济贡献率超过80%,长期实行低关税旨在吸引廉价商品以维持国内消费市场。这是美国的主动选择,而非受到“不公平待遇”。
分析人士称,特朗普政府征收“对等关税”的理由看似是“追求公平”,实质上是向自己的部分支持者兑现诺言。这些支持者认为自己被现行国际秩序忽视或边缘化,认为全世界在剥削美国,认为发展中国家抢走了美国人的工作机会。与支持者们的欢呼交织在一起的,是反对者们的沉默或者抗议。
一些美国经济学家、政府官员及企业代表也警告,采取“对等关税”后,美国通胀水平可能进一步提高,还可能对制造业、零售业等多个行业造成严重冲击。目前,美国国内通胀水平已经出现反弹苗头,美国劳工部2月1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1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上涨3%,为2023年8月以来最大涨幅。
根据德意志银行的测算,美国仅需将有效关税税率提高3.3%,美国消费者就将面临最高0.5%的额外价格通胀。更重要的是,这里的测算并不包括美国贸易伙伴的报复措施,以及美国政府正在考虑的对特定行业和特定国家加征关税的影响。此外,美国智库彼得森研究所也曾指出,仅考虑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商品加征25%的关税,以及对中国商品加征10%的关税,就相当于对每个典型美国家庭每年加征1200美元的税收。很显然,“对等关税”将会进一步侵蚀美国家庭的消费能力。
正如纽约大学经济学教授约瑟夫·福迪所说:“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最终将损害美国人自身的利益。”这把悬顶之剑,或许终将刺向挥剑者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