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荷,莲蓬,紫苏和野生郎中

阳了了 2024-08-13 03:00:40

立秋已过了几天了,还是想写写青桐。

书上说到了立秋的时辰,太史官站在树下叫一声:“秋来了”,树上就会飘下一片叶子来。怎么会有如此神奇的事情?这段我写过多次,还是觉得不可思议。

落叶的树是梧桐,中国梧桐,就是青桐。我以前没见过青桐,后来在迎枫桥弄偶遇了一株,忽然就发现很多地方都有青桐:十全街往二郎巷方向有一株,上方山往茶磨屿方向有几株。大概是以前不认得,故而见了也不识得。识认青桐的方法也简单,青桐的树干与旁的不同,是绿绿的,又直直地一条上去,叶子都簇生在上面。若是年纪大些的青桐,树干不绿,但是它的叶子和花果也有特点,这时节花已经枯成褐色,挂在叶子间,远望便认得出来。

青桐的花不好看,没枯的时候也不好看,很不起眼。中国文学里,写到桐花,都是白桐的花,写到叶子,却是青桐的叶,这是有默契的。

青桐可以做琴。以前的琴都是用青桐做的,弦用蚕丝,故叫丝桐,丝也桐也。后来自唐朝雷威起,始斫峨眉松制琴,颇不错,“妙过于桐”。峨眉松虽名为松,其实就是杉木。我有杉木琴,也有青桐琴,对它们,我是一视同仁的。

今年立秋,弄堂里和山上的青桐,有掉一片叶子下来吗?我很好奇。如果家里有桐树,我非守着看看不可。

与青桐比,紫薇可是长得太慢了。

紫薇是矮小的花,这几年也没看见它长高多少。门口有好几株紫薇,每到此时,大家必然会去摘几朵来插在水瓶里。是淡紫淡红这个色系,有的浓一些,有的浅一些,看得多了,虽然还是想起“紫薇花对紫薇郎”这一句,也不以为意,只是知道,一年又过去了一半。

往年这时候还有大朵的木槿开花,今年太热,也不知道它们开花了没有。

紫薇、木槿开花的时候,暑气最盛,人易中暑。

某人又中暑了。一中暑,就得劳烦我这个野生郎中给他刮痧。前几年买了一块形状奇怪的青海玉,从来没戴过,因为温润凑手,倒做了专门的刮痧板。

刮痧的手艺,来自我的母亲。所谓久病成医,小时候每一中暑,母亲就拿一把有靠背的椅子,让我对着椅背坐好,拿两块毛巾,备一碗凉开水,毛巾一块用来拭水,一块让我咬着(因为会很痛),她拿一把喝汤用的汤勺就直接在我背上开刮。

刮痧真是小孩子的酷刑。我妈手作钳子状,蘸了熟水(我后来猜想,蘸水是打湿皮肤减痛用的,又因为出痧其实是微细血管破裂,皮肤不能用生水),狠狠地扭下来,脖子前面来一道,两边各一道,脖子后面再来三道。扭完脖子刮后背,就用那种瓷做的汤勺,刮起来生疼,我现在想起来还哆嗦。刮完以后,皮肤上会有熟杨梅那样的紫红色,我们叫杨梅痧。刮出了痧,人是会舒服一点。

我妈的刮痧不知道跟谁学的,大概也是祖传手艺,现在我也是个野生刮痧师了,自己感觉有点像是中暑的症状了,昏昏沉沉的,就自己给自己来一下。

今年热得出奇。已经十来天了,温度一直在39度以上。无论何时走出去,甚至半夜,空气都是温的。

新学了一道伏天补气的紫苏叶煮蛋,倒也不难,就是稍微繁琐。

紫苏叶洗净,入锅。鸡蛋洗净。锅里水没过蛋,大火煮开,转小火20分钟。捞出蛋,轻轻敲碎蛋壳,再放回锅,煮5分钟。关火,焖10分钟。紫苏叶捞出不要,汤倒出来盛一碗,加一勺红糖,放进剥好壳的蛋,就好了。

紫苏这名字怪好听的。但紫苏汤不如绿豆汤好喝。

绿豆汤只有两种:苏式绿豆汤和普通绿豆汤。

苏式绿豆汤是和普通的绿豆汤不一样的。普通的绿豆汤只用绿豆加水煮开,苏式绿豆汤是一杯干,一杯水,干的那杯里面有糯米饭、绿豆、糖冬瓜、红绿丝、蜜枣,水的那杯是冰镇薄荷水,冰冰凉凉的,吃的时候,薄荷水倒进干的那杯就行,所以苏式绿豆汤是拿来吃的,不是喝的。

苦夏的日子里,一杯苏式绿豆汤,就算解决了吃饭问题。

读倪云林的《云林堂饮食制度集》。细看他的荷花茶,与芸娘是不一样的,云林的荷花茶,不用茶包,直接把茶放在花心里,反复三次,应该是要饱吸花气,然后再晒干。

还是芸娘的法子简净。我做荷花茶,都是用芸娘的法子:茶包盛茶,放进荷花芯里,第二次取出来泡茶。

除了做荷花茶,近来又得一好玩的莲蓬玩法,把莲蓬里的莲子掏空,放上灯,好象个橘子灯的模样,莲子孔又是标准的圆形,灯光可以从中透出,想出这个主意的人真是妙极了。挖出来的莲蓬还可以吃,青青嫩嫩的,很适口。

荷叶荷茎也可以用,荷茎用针刺破,倒上酒,便是碧筒饮,可以从茎的另一端吸着喝,酒沁了荷香凉气,别有风味。

如此看来,荷这植物,真是暑月的宝物。未开时,可以做茶器。开了花,可赏各种亭亭。茎可以用来做酒器,叶子可以包肉包鱼烤,嫩莲子可以吃,老莲子可以入药。莲蓬可以做灯,倒吊起来风干,又是个秋冬的清供。“人间六月偏宜暑,为有倾城花解语”,这句,转送给荷花吧。

立秋已过了几天,秋意要渐渐上来了,莲蓬与荷花都要渐渐过季,做荷花茶和莲蓬灯,要抓紧呀。

0 阅读:3

阳了了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