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拳报国之志,需要以实际行动彰显,而不是空喊口号,钱学森就是一个将爱国主义情怀彰显在行动中的人,新中国成立后,钱学森毅然决然踏上归国路,无论美国当局是折磨他还是软禁他,他都始终没有打消回国的念头。当他克服百般阻拦,如愿以偿的踏上归国之船时,一封神秘电报提醒他时刻提防自己的安全,不要下船,除非船只抵达中国。钱学森的回国之路充满了危机,但幸运之神永远会眷顾正义的一方,后来,敌人的刺杀和各种计划也没有得逞。
之后,在钱学森等人的百般努力下,我国的国防面貌焕然一新。在钱学森归国的时候,美国人用了怎样的手段阻拦?钱学森经历了怎样的磨难?我国又采用了怎样的方法帮助他回国?
来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一、少年有成,多年在美工作的钱学森一直心系中国。
1911年出生在上海的钱学森,从小就在学习方面展示出了异于常人的天赋,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他本人又对理工类学科充满浓厚的兴趣,因此他注定会在理工类学科上创造非凡的成就。
19岁时,成绩优异的钱学森考入了国内交通大学机械系,在大学的每一次力学考试中,他都能取得优异的成绩。1934年,大学毕业的他,凭借自身的不懈努力拿到了清华大学庚款留学的名额。次年,她又如愿以偿的踏上美国,在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深造。
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获得航空工程硕士学位后,他从事的是空气动力学和导弹科学研究,在新的领域,不断有新的成就的他也被美国著名的航天工程学家冯·卡门看中,成为冯·卡门的学生。
得到新老师的指导,钱学森进步飞快,只用了极短的时间就出炉了涉及空气动力、固体力学、火箭等多领域的学术文章。28岁时,钱学森已经是世界顶尖的空气动力学家之一,而他也是屈指可数的能自由进出美国五角大楼的华人,他在美国众多科研项目中都是中流砥柱般的存在。
钱学森一直有一颗报国心,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听闻新中国成立的消息,远在美国的钱学森坐立难安,历经千辛万苦才得到回归祖国的机会。
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带领家人登上了“克利夫兰总统”号轮船,在海上航行了20多天后,终于再次踏上中国大地。
1956年初,钱学森发挥自身特长提出《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钱学森的这份报告受到了中央的极大重视,后来,中央也根据他的提议,成立了航空工业委员会,他随之被任命为委员。1956年5月26日,钱学森被任命为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
钱学森投身中国军工高端科技领域后,国民党的一些投机分子心怀不轨,时刻想着用各种手段暗杀他,他的身边每天都潜伏着许多危险。1960年,我国外部环境更加恶化,中苏关系异常紧张,台湾国民政府也一直叫嚣着重返大陆,而正在帮助中国研究高科技军备的钱学森,更成为他们刺杀的首要目标。
中央出于对他的安全考虑,给他全天候配备保镖,除此之外,还让专门的人员给他试菜,以防止不法分子从中投毒。
钱学森不仅仅是一个个体,他对我国的科技军工有巨大贡献,很多国防规划正提上日程,如果钱学森稍有不测的话,很多计划都会胎死腹中,国家也必然会遭受重创。
有国家的保驾护航,钱学森等人的科研项目很快就取得了重大突破,我国只用了极短的时间,就取得了里程碑式的发展,发射了第1枚仿制的近程导弹。
1964年6月29日,第一枚东风2号中近程导弹试射成功,虽然这枚导弹取得成功,然而钱学森是一个要求非常严苛的人,他觉得这枚导弹还有很大进步空间,其后又做出了更多的改进工作,在他的带领下,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的两弹结合试验成功,接下来,我国的第一颗原子弹、氢弹、人造卫星也都孕育而生。
钱学森归国之时,中国大地满目疮痍,国防事业的基础几乎为零,在他的带领下,中国科研人员克服百般困难,在极端的条件下,壮大了我国国防实力,在民族危难存在之际,做出了卓越贡献。
时至今日,钱学森提出的新型导弹概念、钱学森弹道等仍然是中国国防科研重器,仍然在我国国防事业上发挥余热。
二、一路上危机四伏,历经千帆,钱学森终于回到国内。
钱学森学生归来,直到为中国带来中国科研成就。都是家喻户晓的事情,然而很多人都不知道,钱学森的归国路异常艰险。
新中国成立之初,钱学森就萌生了回到祖国的想法,按照常理来说,中国人回到自己的祖国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然而在那个特殊的年代,美国国内反共主义思潮盛行,萌生回到祖国想法的钱学森,也成为了美国政治家口中的共产党员,钱学森成为美国的怀疑对象后,遭到了一系列的不公正对待,被吊销了一切参与美国军事研究的证书。
吊销证书对钱学森来说无可厚非,毕竟他已经打定主意带领家人回到祖国了。
然而1950年的时候,朝鲜战争爆发,本就敌对的中美,关系直接降到了冰点。美国奋然侵略我国主权,我国多次警告都被美国无视,美国人变本加厉的侵害我国边境人民和财产安全,无奈之下,我国只能被迫派遣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
钱学森在美国科研领域影响力过大,当他提出回到祖国的想法时,美国的金布尔直言:“钱学森的力量能抵得上美国装备优良的五个师,如果钱学森执意回到中国的话,还不如把他枪毙了。”在做出这样的表态后,金布尔也已经做好准备,随时阻拦钱学森回到中国。
当时,要想从美国直接回到中国是不可能的事情,只能借道其他国家,钱学森历经重重艰辛,拿到了回国的票后,便带领家人匆忙的收拾好行囊,然而等到他们正打算离开时,美国移民局突然发出通知,不允许他们一家离开美国境内。随之,他们一家人的行李都被美国海关检查了一遍。
除了阻止他们离开美国,美国联邦调查局更将他们全家人监禁起来。
被监禁的半个月时间中,钱学森被单独带到别处进行调查,每天,他都被关在暗无天日的房间,不得和家人见面,唯一能和他接触的只有美国联邦调查人员。在美国当局的折磨下,钱学森每天吃不好、睡不好,短短的半个月时间,便消瘦了30多斤。
钱学森被美国当局无端扣押后,他的老师以及同学,四处想办法采取各种行动营救他,当地的媒体人也从舆论上下功夫,最终在众人的努力下,钱学森被保释出来,然而虽然他会保释出来,仍然没有得到自由,美国当局对他的监禁丝毫没有松懈,隔三差五找他谈话还是他的生活常态。
时间一恍,钱学森已经被美国当局折磨了5年之久,在钱学森被折磨的5年中,国家一直想办法帮助他,然而并没有起到多大效果,更有甚者,我国释放了大量抗美援朝上俘虏的美国人,希望能用这批战俘换钱学森回国,然而美国人缺少诚意,拒不让我国相关人员和钱学森交谈,也总是说钱学森不想要回到祖国,敷衍了事。
钱学森回国一事就此僵住,1955年,事情才出现转机。当时被监禁在家的钱学森正在阅读中文报纸,在报纸上偶然看到了自己的同乡叔叔陈叔通和毛泽东的合照,他知道可以利用陈叔通的身份帮助自己回国。
钱学森让太太蒋英秘密的写一封家信给远在比利时的四妹,而写信给四妹是假,其中掺杂给陈叔通的信件是真,四妹拿到信后,知晓其中的意思,给陈叔通的封信辗转万里,终于来到了国家领导人手中。
我国也将这封信件作为证据,和美国展开了新的谈判,希望每个人可以释放押解的大批中国留学生,钱学森的名字也赫然在内,我国为了促进这笔交易完成,承诺释放我国境内的所有美国人,先释放的是一批美国飞行员。
我国先表诚意,加之有信件为证,美国再也无法抵赖了,1955年8月4日,钱学森终于得到了自由。
在钱学森即将踏上归国路时,加州理工学院的院长曾经对钱学森说:“你从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回到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你是怎么想的?”听到这样的提问,钱学森则表现得非常淡然:“只要能回到我的国家,就算是种苹果我也心甘情愿。”
在钱学森即将乘上轮船回到国内时,突然收到了一封来自于国内的信件,心上的署名是他的父亲,他的父亲在信中写到:“踏上轮船那一刻起,只要没有抵达祖国大地,就不要下船,以免被他人算计。”收到这封信件后,钱学森也一度以为是他父亲写给他的信,也全然照这封信上的提醒做,在乘船的过程中没有下过船,直到抵达祖国大地。
钱学森后来自己在回忆录中写到:“在乘上克利夫兰总统号后,在抵达一些盟国的港口时,很多人都会选择离开船只去岸上购买物资,然而看到其他人离开船后,我没有与之为伍,因为自己的心里十分清楚,只要一直待在克利夫兰总统号上,我的人身安全一直都受到美国的保护,如果我离开克利夫兰总统号,埋伏在港口的特务,一定会想尽各种办法除掉我,因此即使再看到别人在港口购买物资时有多羡慕,有多难受也都得一个人承受,也都得憋着。”
10月8号,在海上航行了20多天之久的克利夫兰总统号抵达了中国香港,当时中国香港仍然在英国的管辖下,因此香港也是一个不太平的地界,要在当天傍晚轮船才驶入我国境内。
当时上级早已知道全学生即将抵达深圳罗湖桥头,早早的就派遣相关人员排查周围的不安因素,尽可能保障钱学森等20多名科学家的安全。
而在提及穿越连接深圳和香港的罗湖铁路桥时,钱学森的儿子钱永刚说:“母亲之前就告诉我,罗湖桥是一段不太平的路,如果你发现情况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一定要挡在你父亲身前,护他周全。”
好在钱学森等人经过罗湖桥时,并没有出现什么异样,在深圳短暂休息后,钱学森一家人都来到了上海,在上海见到父亲时,钱学森提到了那封电报,然而他的父亲说从来没有发过电报,父亲的否定回答让钱学森百思不得其解,但是他也没有过多深究。
直到钱学森晚年,这封信件的真相才被揭露出来,原因则是当年国际形势非常复杂,外交部考虑到我国和很多资本主义国家都处于敌对状态,便发这封电报给他提醒。
三、总结
钱学森的事迹告诉我们,科学没有国界,但是科学家有国界。钱学森是中国人,因此当他踏出中国土地,远赴美国留学之时,他就已经做好准备,学成归来,报效祖国了。在美国生活多年,也许他也对美国产生了情感,但是也仅仅限于那是他学习的地方,真正令他魂牵梦绕的地方是中国大地。
以钱学森为代表的一大批爱国科学家,克服千难万险,毅然决然的回到了极贫极弱的中国,开辟了一系列伟大的事业,他们身上的奉献精神,开拓创新精神,一直深深的镌刻在我们后代人心中,而我们新一代青年,也应该铭记这些为我们新中国建设做出极大贡献的人,也应该时刻像这些人一样,有一份光,发一份热,让我们中华民族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